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天涯》2018年第3期簡介及目錄

《天涯》2018年第3期簡介及目錄

天涯微信號:tyzzz01

天有際,思無涯。

《天涯》2018年第3期內容簡介

本期「作家立場」頭條,刊發了周曉楓、李修文、張莉三位風格獨特、個性鮮明的作家的對談,三人對各自作品《有如候鳥》《山河袈裟》和《眾聲獨語》的討論,妙論迭出,各自閱讀、思考以及寫作的秘密,就閃現其中。《現代政治的思想與行動》是日本著名政治思想史學者丸山真男的代表著作之一,近期中文版首次面世,我們刊發了這本書的序言,這是另一位日本著名思想家柄谷行人對丸山真男思想脈絡的梳理,指出「社會主義」才是丸山真男終其一生的追求。《天涯》此前曾刊發了阿乙的《智力活動》,反響很好,本期推出續文,仍舊是阿乙簡潔、鋒銳的文字,寥寥數語之間,開拓著寫作者思考的邊界。馬笑泉的《身體之道:國術》對中國傳統武術在近代以來的發展、武術與身體的關係,進行了別有意味的思考,他看到了「國術」與身體、與中國傳統文化千絲萬縷的關係。《莎拉邦德》是伯格曼拍的最後一部電影,本期陳希米專欄對這部電影進行剖析,也是對人性的探究與挖掘,富有詩意和哲思。作為在新疆和廣東之間不斷遷徙的一員,丁燕對遷徙的意義有著深刻的理解:這既是地理上的,也是精神上的,這種大幅度的移動變更,讓她進入到一個更為廣闊的精神世界,讓她不斷地整合與思考,將自己破碎的感官、記憶和經驗努力黏合成一個完整的形狀。薛憶溈《喬裝成「村姑」的天使》則講述了自己一本著作法文版出版過程中,他和譯者相識相遇的奇特經歷。

「牆門」是杭州話,類似於上海人嘴裡的石庫門。本期「記憶·重現」欄目《牆門春深》一文,何志雲追憶了他年少時在杭州城郊刀茅巷123號牆門的成長曆程,舊日情愫隨著溫情的講述,緩緩鋪開。

「小說」欄目頭條,包倬《路邊的西西弗斯》講述了公路旁邊的修車小工「我」所經歷的種種奇遇,各種無序之事的背後,似乎籠罩著一個闊大、神秘卻又無法掙脫的牢籠。所謂「路邊的西西弗斯」,是因為「我」和西西弗斯都是被懲罰的人,所不同的是,西西弗斯推的是石頭,「我」推的是廢舊輪胎。老於頭的《恐艾症》講述了感染科醫生的工作和情感經歷,洶湧、濃郁的情緒,藏在富有張力的細節之中,是有著多年從醫經驗的作者,才有的真實感受。楊沐的《天上邦達》,刻畫了「我」在西藏所遇到的有心臟病的卡車司機和他相好的故事,故事唯美又慘烈,人心在獨特的地域里,閃耀著獨特的光芒。陳再見的《法留》語言清麗,故事細膩,講了一位年輕的尼僧婉轉、多思的心事,給人別樣的醒悟。李落落的《至味》講述一個物質貧乏的鄉村少年的替考經歷,替考前的一場「至味」的招待,讓一個淳樸少年,剎那間看到生活中的某種真相,突然襲來的成長,讓一個少年感到了某種沉痛。曹軍慶的《天上的街市》講述「我」因迷路,走進一個因電信詐騙而發達、繼而衰敗的村子的經歷,對現實和人性不乏批判。

「散文」欄目,董繼平翻譯了美國作家埃諾斯·米爾斯的《荒野漫筆》,為我們描摹了河狸、柯利犬和兩隻幼熊的故事,充滿自然的野趣,這是這部作品的中文首譯。鄧躍東、姜博瀚和王雁翔的散文,情感真切,對故鄉和親人飽含深情。

「民間語文」欄目,《老農民自述》講述一個普通農民跌宕而溫情的人生。胡赳赳說文解字,帶領大家重新審視漢字的考據、義理和辭章。

「藝術」欄目,繼續進行「當代藝術的1990年代」的討論。本期刊發了舒群和楊小彥的文章,他們以親歷者的角度,追憶了《中國當代美術史1985—1986》的出版、「首屆廣州九十年代藝術雙年展」等重大藝術事件。

本期依然精彩,讀者不要錯過。

歡迎各位讀者繼續訂閱2018年的《天涯》。點擊下方圖片訂閱。

點擊封面一鍵購買本期雜誌

目錄

作家立場

004 周曉楓 李修文 張莉 對內心與世界的尊重

025 柄谷行人著 陳力衛 譯 丸山真男終其一生的追索

030 阿 乙 智力活動(續)

043 馬笑泉 身體之道:國術

050 陳希米 「答自己問」專欄之三:莎拉邦德

055 丁 燕 以遷徙之名

062 薛憶溈 喬裝成「村姑」的天使

特稿

069 何志雲 牆門春深

小說

082 包 倬 路邊的西西弗斯

095 老於頭 恐艾症

102 楊 沐 天上邦達

111 陳再見 法留

118 李落落 至味

124 曹軍慶 天上的街市

散文

134 埃諾斯·米爾斯著 董繼平譯 荒野漫筆

147 鄧躍東 水南橋北

153 姜博瀚 順著迷人的香氣長大

160 王雁翔 遠去的背影

民間語文

167 周瑜寶 老農民自述(2017)

180 胡赳赳 赳赳說字之一(2017)

186 黎吉珊 海南崖州民歌新編(2017)

藝術

「當代藝術的1990年代」討論小輯(續)

189 舒 群 我的九十年代

198 楊小彥 誰來改寫歷史?

環球筆記

204都市還有扶貧功能/《美國國家安全戰略報告》與中國/「殭屍」的海地起源/克爾芒戈與「黑人解放」/《洛杉磯書評》的拉圖爾訪談/惠特曼與屍體「標本」保存術/作為「鬥爭武器」的辛巴威流行音樂

作家素描:張煒 繪畫作者:向以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涯雜誌社 的精彩文章:

鄧曉芒:史鐵生的愛情觀、語言觀和哲學的總體評價

TAG:天涯雜誌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