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巴菲特回懟馬斯克:技術不能解決一切問題;虛擬貨幣的結局將很慘

巴菲特回懟馬斯克:技術不能解決一切問題;虛擬貨幣的結局將很慘

北京時間5月5日深夜至5月6日清晨,巴菲特的家鄉奧馬哈再次變身為「投資者的麥加」。在2018年伯克希爾?哈撒韋股東大會上,沃倫?巴菲特與搭檔查理?芒格與來自全球的投資者進行將近6小時的互動問答,分享投資理念。

每年投資者僅有兩次機會能夠看到或聽到股神巴菲特對下一波投資機會和股市行情的看法:一次是他為伯克希爾?哈撒韋股東所撰寫的「致股東信」中,還有一次就是公司股東大會上發表的演說。同時參與者還可在將近6小時的馬拉松式開放提問環節,向巴菲特以及公司副主席芒格提任何問題,獲得巴菲特的寶貴意見。

在投資這個江湖裡,巴菲特的無敵是多麼寂寞。最新彭博富豪榜顯示,巴菲特以840億美元資產位居世界第三。

此次巴菲特股東大會盛況空前,來自全球各地約四萬人湧入奧馬哈的城中心體育館內,其中包括大約1萬名華人,來聆聽「股神」巴菲特和老搭檔芒格的投資聖經。在將近6小時的馬拉松式開放提問環節中,巴菲特和芒格一共回答了投資者關心的56個問題,涉及中國機會、退休與接班人問題、增持蘋果與科技股投資、加密貨幣、投資理念等等,兩位老人家甚至還回懟了特斯拉CEO馬斯克。

談中國機會

巴菲特4日在中美投資者論壇上表示,在過去幾十年里中國取得的經濟進步「完全是個奇蹟」。

他認為,中國經濟發展取得成功主要在於成功釋放了中國人的創造潛力,一個國家要發展就應該像中國這樣致力於釋放民眾創造力。巴菲特表示,「中國人聰明,勤奮,必然擁有美好的經濟前景」。

巴菲特還表示,其旗下公司將擴大對像中國這樣體量大、增長潛力大的經濟體的投資。

而在5月5日的股東大會上,有股東向巴菲特提問有關投資中國市場的問題。巴菲特稱,如果我有10億美金,我可能會去跟美國經濟體相當的市場進行投資,因為那些市場可能會更有機會,我會先去找這種機會,然後找到邊際利潤率比其它公司更好的(投資標的)。他說,除了中國和美國,你可能不會再到別的國家找到投資的想法,規模以及地理都是需要考慮到的。

巴菲特說,中國有很多機會,中國市場是年輕而龐大的市場,市場的年齡和有效率的成長是成正比的,老搭檔查理-芒格已經在中國找到他可以取得的「獵物」了。

巴菲特補充說道,「最終,中國會變成和美國一樣強大的經濟體,雖然這還需要一段時間。」

儘管面臨著成長的煩惱,但「中國擁有光明的未來」,巴菲特老搭檔芒格說道。他還指出,與美國相比,中國市場現在要便宜得多。

在回答一位來自中國的股東提問時,巴菲特笑稱今年8月是自己的黃道吉日,可以買買買!

巴菲特出生1930年於8月30日。他說,到今年8月的時候,我就88歲了,又是8月,所以是888,「8」是中國人最幸運的數字,所以你看88歲、8月,那個時候我們要併購某一個公司是最好的時機。

談中美貿易

來自中國的股東向巴菲特提問:中美貿易可有雙贏?巴菲特表示,美國和中國,是全世界有最大超級威力的國家,也是世界最大的經濟體系,而且這一現象會長久持續。我們有很多共同的興趣及利益點,而且我們真的是兩個非常龐大的經濟體系。大家也都非常關注這兩個國家,所以這是一個雙贏的局勢。兩個最聰明、最具智慧的國家,不會做一些非常愚蠢的事情,當然有時候這些小事情也會發生。

芒格則稱中美兩個國家都是非常進步的國家,當然中國的進步在經濟上是無法比喻的,非常不可忽視的。中國儲蓄的數字也是非常驚人的。這個國家也是我們非常尊敬的,有堅強勢力的國家,特別是儲蓄率絕對會因為這樣能夠推展得更快,不像美國,這就是今天中國發生的事情。我們兩個國家相處得其實不錯,我們兩個國家也都是非常具有智慧的,最後我們不希望看到的一件事是大家彼此之間發生鬩牆的事情。

被問及特朗普的稅收政策在生產界或者是伯克希爾公司在製造業上產生多大的影響?巴菲特表示,生產的成本還是會增加的,美國或者中國會來來回回地互相反映。巴菲特稱,兩個國家會把自己放在一個持續沒有辦法決定的現象,或者是讓他們自己在貿易戰中繼續掙扎,他們是絕對不會這樣做的,貿易方面應該反映出來的是我們的政策是在照顧到我們的人民。

被問及具備中美兩國經歷的年輕人怎樣才能更好奉獻自己?巴菲特表示,市場環境在中國和美國都會有一些,隨著時間的改變,有時候會有一雙無形的看不見的手,就是市場,來真正改變我們未來這一代的命運。

伯克希爾九年來首度虧損!

股東大會上,伯克希爾哈撒韋發布的2018年一季報顯示,該公司九年來首度虧損。儘管伯克希爾公司指出虧損主要是由於會計準則的改變,但是巴菲特最青睞的衡量凈收益的指標——每股賬面凈資產也出現了同比下降。

財報顯示,該公司一季度投資虧損62.63億美元,衍生品虧損1.63億美元,經營利潤盈利52.88億美元,合計虧損11.38億美元。

公司解釋稱,之所以一季度會發生明顯虧損,主要是由於會計準則的改變。因為這次會計準則改變,當期未實現的投資損益被記入損益表,而在此前,未實現的投資損益記入了資產負債表的權益部分,但未體現在損益表裡。

巴菲特表示,如果投資者們關注運營收益,那麼這個數字其實是創下歷史記錄的,該數字也是伯克希爾公司所重視的。巴菲特還表示,稅改對公司盈利也有提振。

談退休與接班人問題

在巴菲特股東大會的問答環節,記者問巴菲特是否已處於半退休狀態。

巴菲特回答說,我已經半退休幾十年了。他指出,公司副董事長Greg Abel和Ajit Jain他們投資方面都做的非常出色。他們每個人都管理120到130億美金的資產。現在的股本已經達到非常可觀的數字,長期的債券也是如此。他們現在經營的都非常好,當然自己本身還是付一部分的責任。巴菲特透露,伯克希爾集團各子公司的61位高級經理人都不會向他彙報工作,副董事長Greg Abel和Ajit Jain將負責他們的工作。

他表示,「Ajit Jain與Greg Abel升職後,情況並沒有大的改變,他認為,自己在最活躍的時候,就開始進入半退休狀態了。」

巴菲特的老搭檔芒格則在旁邊取笑說,「巴菲特非常善於什麼都不做。」

巴菲特回答了股東當前非常關注的一個問題:一旦他不再擔任首席執行官,伯克希爾哈撒韋在收購企業時是否會變得困難?伯克希爾哈撒韋在收購企業時以「選擇買家」的聲譽而著稱。在被收購之後,企業的管理者被允許以相對自治的方式繼續經營自己的企業。這一聲譽幫助伯克希爾哈撒韋以比私募公司等其他買家略低的價格收購公司。

巴菲特對此並不感到擔心。「這個聲譽現在屬於伯克希爾哈撒韋,」他說,「對於那些關心自己生意的人來說,我們當然是他們的第一選擇,未來也將會是第一選擇。」

伯克希爾哈撒韋同樣以在市場低迷期進行大型交易而著稱。在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伯克希爾哈撒韋資產負債表的龐大規模,讓這家公司拯救了類似高盛、通用電氣等企業。「當情況足夠糟糕時,你根本需要擔心它們不聯繫你打,」巴菲特說。

談增持蘋果與科技股投資

在被問及伯克希爾哈撒韋為何第三次減持IBM,同時卻繼續增持蘋果時,巴菲特說道:「我認為它們是兩家區別很大的公司,是兩種不同類型的投資決策,而我在前者的投資上犯了錯。至於後者,未來我們將會見證我到底是對了還是錯了。」

根據公開的資料,巴菲特從2011年3月份開始買入IBM的股票,根據伯克希爾.哈撒韋年報,截至2014年12月31日,伯克希爾?哈撒韋共持有7697萬股IBM股票,持股總成本131.57億美元,平均每股成本171美元,因為IBM近年大量回購股票,伯克希爾?哈撒韋所持有的股份比例也上升到7.8%。

可是巴菲特的這筆巨額投資並沒有帶來理想的回報,按2015年3月12日的收盤價,IBM股價為157美元,相比巴菲特的平均購入價格171美元,每股已經跌去了14美元,巴菲特浮虧10.8億美元,雖然憑藉IBM這四年的股息可以挽回7億-8億美元的損失,但是如果再考慮時間成本的話,這並不能說是一筆成功的投資。

巴菲特對蘋果上個月宣布的價值1000億美元的股票回購計劃表示十分贊同。巴菲特說,股票回購會減少市場上流通的股票數量,伯克希爾公司在蘋果的股份將自行增長。巴菲特表示,沒有看到蘋果可以用現金購買的可以增加蘋果公司收入的大型併購對象。芒格表示,他雖然不贊成所有的股票回購策略,但是這對蘋果公司來說是最好的選擇。

一位持有伯克希爾股票23年的股東問及巴菲特在美國錯過谷歌和亞馬遜,而中國也有騰訊和阿里巴巴這樣的公司,未來伯克希爾是否會考慮對高科技投資的策略改變時,巴菲特和芒格進行了反思。

巴菲特說:「事實上,我從一開始就關注了亞馬遜。我認為貝索斯做到了一件接近奇蹟的事情,而問題是,如果我認為一件事是奇蹟,我往往不會下注。」對於谷歌母公司Alphabet,巴菲特表示他一開始就看關注了股票,但不能確定在其目前價格的基礎上,前景能好很多。

而對於為什麼從來沒有買微軟股票的問題,巴菲特則回答稱,在早期的時候,對我們來說有一點很清楚,投資科技股就是一個很愚蠢的行為。當比爾蓋茨來到我們董事會之後,甚至在更早之前,因為我們私下是很好的朋友,雖然私下是很好的朋友,伯克希爾來買科技股,買微軟的股票,還是一個很大的錯誤。因為他們的收益起伏太大了,我和比爾蓋茨兩個人在這方面的解讀不一樣,會受到大家的一些質疑。他會告訴我他的見解,但我一直嘗試避免去做一些事情。我只會聽外部人的意見,自己沒有太多的專長,我一直在嘗試避免這一點。有一些我們單子上面沒有的東西,我們就不要去碰了。有很多人都不相信我們,說那麼好的東西,你們買一些公司,他就會馬上變得非常好,你不用花六個月的時間去買這樣一個股票。但有時候我覺得有些東西不是我們所必要的,如果我做了一個愚蠢的決定,會讓我們損失很大。

芒格補充說,亡羊補牢,猶未為晚,我們現在已經開始買科技股了。

巴菲特芒格回懟馬斯克

特斯拉CEO馬斯克曾在一個電話會議中提到:「我覺得護城河是一個非常愚蠢的概念」,參會者就此提問巴菲特「沃倫,好像整個世界都在發生改變,你覺得埃隆-馬斯克這一點說得對嗎?」

巴菲特在回答提問時表示,技術不能把所有業務全都攫取走,技術不能解決一切問題,它可能是一些年輕小孩的夢想。

芒格先回答了這個提問,他說,馬斯克說傳統「護城河」不對,最好的「護城河」是競爭力,這一點當然沒有錯。但一方面這個說法又是非常荒謬的,沃倫不是要挖河注水,他只是說一個經濟護城河的概念,我覺得馬斯克慢慢會適應他這個觀念的。

巴菲特隨後表示,我覺得有很多行業一直都踐行「護城河」這個真理,但競爭節奏越來越快了,現在越來越多「護城河」可能在受到更多侵略,很多產業不斷被襲擊。

他說,有時候這些「護城河」非常強大,你一直希望能抵禦其他人的進攻,一直在加寬「護城河」,當然馬斯克可能會帶來某些行業的顛覆,但我想他不會在糖果方面和我們展開競爭,我覺得他不是我們這方面的對手,在糖果業,我們是老大。

投資哪些產品?

有股東向巴菲特提問投資哪些產品?巴菲特說,我投的產品,希望你把產品送出去人們都想親你一口而不是打你一耳光。

他表示,都是對這種形式進行投資,來下自己的賭注,像蘋果的產品也是因為iPhone帶來了一種風潮,「我覺得這是很重要的」。也許這樣會判斷錯,但直到目前為止自己在美國運通和可口可樂的投資上判斷還是正確的。

巴菲特說,如果我們在可口可樂剛發明時就投資可能會做得更好,雖然那時看起來比較愚蠢。我們後來還是做了投資,現在還在喝可樂,我們沒辦法在很早期沒有證據時就作出很好的判斷,我們還是需要進行很久的分析,看看消費行為,看看消費品是不是在各種環境下都能很好地生存時再去做投資的決定。

他說,多出去走走看看就可以學到的一些知識,你可以對一些產品產生很好的印象,這種印象可以支持你對它進行細緻地分析,這是一個很好的方式,也是投資的一個很好的方式,就是你的本能。

巴菲特在回答提問時表示,消費品仍然是非常好的帶來投資回報的領域,全球在這方面的需求仍然很高,有些地方仍將保持。

航空業務是巴菲特和芒格在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年度股東大會中談論的話題之一。考慮到伯克希爾哈撒韋目前在該領域擁有超過100億美元的投資,這一點並不令人感到驚訝。

巴菲特表示:「這是一個競爭殘酷的產業。問題是它是否是毀滅性競爭的產業?在一些時候,航空產業的運力達到80%甚至更高。公平地說,在未來5年或10年內,它們的運力都將在歷史最高的運力運營。實際上,它們目前的投資資本回報率相當高。我認為它們的投資回報率超過了聯邦速遞和UPS。」

談到對電動車的看法,巴菲特稱,我有很多電動車領域的朋友,他們做得都很好。巴菲特股東大會中表示,無人車將給伯克希爾哈撒韋的保險和鐵路業務構成了真正的威脅。「對伯靈頓北方聖太菲鐵路運輸公而言,無人卡車帶來的威脅遠遠多於機遇,」他說。「如果無人車變得普及,那僅僅是因為它們更安全。這意味著汽車相關損失的總體經濟成本將會下降,這將會降低汽車保險公司GEICO的保費收入。」

談加密貨幣

巴菲特表示,很多人希望通過買賣加密貨幣致富,特別是看到自己的鄰居已經通過這個機會致富了,就會去投機,我覺得結果不會太美好。

他說,加密貨幣好像因為稀缺、只能挖出這麼多從而變得珍貴,但你仔細想一下,它到底能產出什麼東西?什麼都沒有。

他說,(對於加密貨幣)其實你都是依賴別人用更高的價錢來接盤,因為他們覺得他們還會賣給下一個人,以拿到更多錢,很多時候大家都在嘗試這種情況,而最後的結局都不是很美好。

巴菲特說,我覺得加密貨幣最後結果會很慘,因為它們沒有產生任何和這個資產相關的價值,而且你還會面臨一些其它可能很快會產生的新問題,包括匯率等,都是一些很棘手的需要解決的問題。

查理-芒格補充說,我甚至比你還討厭加密貨幣,對我來說,這簡直就是一種頭腦混亂的反應,很多加密貨幣的交易人,我覺得簡直太噁心了。好像那些人在交易一些完全沒有意義的時候,你說我也不能落後,我也要加入其中,這是什麼邏輯?

芒格:微信支付做得非常好

巴菲特的老搭檔查理-芒格在回答提問時表示,微信的移動支付在中國做得非常好,這對美國運通來說是一個小的陰影,會影響到美國運通的發展。

他表示,很多股票我們都是回過頭思考它的內在價值,但我覺得美國運通這邊還是慢慢能看到遠處的陰影,這就是中國微信在這個領域給它帶來的影響。

美國運通公司是國際上最大的旅遊服務及綜合性財務、金融投資及信息處理的環球公司。美國運通公司創立於1850年,總部設在美國紐約。伯克希爾持有其約17%的股份。

他同時表示,美國運通現在的業務做得非常出色,此外,美國運通也在不斷增加自己的凈值,從第一季度的財報看來它做得很好,在英國、日本、墨西哥,收益超過了15%甚至更多,而且還是以當地本國貨幣衡量的。

巴菲特最後強調,我們都不知道這個支付系統未來會變成什麼樣,也不知道自動支付會是什麼樣的,任何一個行業都在不斷變遷,我們以前也經歷過,我們以前甚至買過紡織品這種註定要失敗的行業,但我們現在在這方面也積累了很多經驗。

買股票只需長期堅持

巴菲特開場時首先介紹了包括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在內的12位出席此次會議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董事。

隨後,巴菲特便將話題引向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最新公布的2018年一季度財報。

根據財報,該公司一季度歸屬於股東凈虧損11.38億美元,2017年同期盈利40.6美元,為9年來首度虧損;歸屬A類股股東虧損6.92億美元,去年同期盈利24.69億美元。

對此,巴菲特表示,「所有這些出來的數字並不是完完全全展示我們商業或者生意上進行實際的狀況,而是我們現在營業出來的結果。」

巴菲特稱,這一次的結果比每個季度都差強人意,特別是在股票,還有一些其他的營收上的表現。在保險以及在支持保險的這些方面,利潤表現較好;鐵路公司也有增加。此外,美國稅改的發生,也對公司經營有極大的幫助。

在開始接受第一個提問前,巴菲特通過自己過往的一個投資故事來向與會股東介紹「應該怎麼樣去思考投資,而不是說老是去預測這個時期我們正在經歷什麼,而是要從長期去看」。巴菲特認為,買股票只需要堅持一個簡單的理念,「在你一生的投資行為當中,只需要有這樣一個宗旨,就是長期的堅持,你知道你做的是什麼」。

力挺美國經濟

就這一點而言,巴菲特表現出了他固有的樂觀情緒。他指出,在他的一生中,人們一直在說美國變得更加分裂。「這麼多年來,美國一直是斷斷續續的,但美國真的在進步。」他的回答中充滿了事實例證。(美國的歷史還沒有達到他年齡的三倍)

「這個國家真的很給力。」巴菲特說道。

巴菲特稱,只要你相信美國的這個市場,你如果不斷地去受到這些人的影響,老是去聽這些悲觀的消息的話,就會影響到你的投資。所以我們一直以來,美國的經濟一直都有很大的順風,作為投資者,你在這樣的順風環境下,你一直不會失敗。因為你一直投資美國的經濟,這種好處是無與倫比的。而不是說你要去買那些完全沒有產出的東西,這兩者是不能相提並論的。或者你會花很多錢雇那些投資的顧問,也是不會收到你真正可以拿到的收益的。

談房地產

巴菲特在談及對房地產的看法時表示,並不是一個特別賺錢的行業,「或者說你擁有一個房子,我覺得這是一個基本的行業,也是一個基本上大家投資的方向。」

巴菲特表示,美國大概有30%的貢獻在房地產的收入。「我們還會一直買一些中介公司,如果我們得到全美國10%中介公司的比例,還是不錯的一個想法,能夠讓我們在10%,有500萬的人能夠再繼續購房,這是我們的希望。」

巴菲特稱今天的房地產中介並不是特別賺錢的生意,擁有一棟房子,這是大家基本的投資方向,在美國,房地產收入的貢獻大概只有3%,一棟房子可能是20多萬,當然我們不和華爾街的資金做比較。羅里.普洛特要在舊金山附近買一個房子,結果他老婆一直在洛杉磯附近看房子,那個房子賣15萬,她只出7.5萬,那個房地產中介簡直要發瘋了,最後他還是找到了一個非常喜歡的房子,那個房子12萬。

談富國銀行這艘「漏水的船」

有股東提問:在長期漏水的船上,你們會不會考慮換到另外一艘船上?而不是一直堅持在這艘漏水的船上。現在富國銀行會計上有這樣的醜聞,如果富國銀行一直都是這樣一艘長期漏水的船,伯克希爾會覺得,應該什麼時候換一艘船呢?

巴菲特回答說,富國銀行這家公司也證明了他們這種所謂的激勵機制是錯誤的,這樣一種現象也是我們不想看到的。但他們之後是在這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去做的,我不知道他們具體是怎麼做的,做的怎麼樣。但是我想強調,如果我們去忽略這樣一個事實,就是富國銀行他們有一個這樣的激勵,激勵人去做一些比較瘋狂的事情,是我們想去制止的。

在伯克希爾,有時候人們做事做得不好我們是知道的,我也不知道在我們講話的期間,他們就已經在犯錯了,我們不希望去進行這種錯誤的激勵。

如果說我們找到了問題,我們必須馬上開始進行糾正,這是最關鍵的。富國銀行沒有這麼做,這是一個最大的錯誤。

所以,我想,今天你已經承認錯誤了,並且能夠及時解決,必須要馬上開始做,所以這件事情是一輩子在做的一些工作,已經能夠把這些讓人不愉快的問題解決,但有時候這些問題不是那麼好解決的,但我想,總歸是能夠做好的。很明顯,到底實際發生的事情是什麼?每一個組織裡面不時地都會做出一些極端的東西。富國銀行,我想在繼續運作的這一前提下,除了這一次的問題之外,在其他方方面面還是經營的不錯的。

希望能挑戰醫保「護城河」

有股東向巴菲特提問:最近有新聞說你和亞馬遜、摩根大通一起達成了一個合作來挑戰現在的醫保系統?

對巴菲特來說,醫療費用是一個他很喜歡的話題,他指出,醫保已經從1960年美國GDP的5%,現在已經上漲到大概18%的驚人數字,而且之後可能還會繼續上漲。60年代的時候,人均醫保支出只有170美金,現在已經超過1萬美金。每一美元都要花到實處,這個成本實在難以承受,而醫保已經成為影響美國競爭力的一個蛀蟲。

巴菲特說,如果這個三方合作最後能成功,我們是在挑戰現有這個非常僵化的產業系統,當然不只是就醫保論醫保,我談的是更廣泛的產業,我希望確保不犧牲醫療保健質量的前提下改善整個醫保系統。這不僅僅是從一個公司出發的動機,而是為改善整個系統而出發的動機。所謂醫保行業的「護城河」,我們也希望在今後真正把它挑戰下來,如果我們失敗,我們也希望有後繼者能成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商業周刊/中文版 的精彩文章:

全球近視人群數量顯著上升,教育是罪魁禍首?
中國房價加速上漲,三線城市是主力

TAG:商業周刊/中文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