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道家鍊氣養氣修鍊功法

道家鍊氣養氣修鍊功法

道家保真全生、治病去痾,所賴者,神氣而已,

故道醫修持,首在鍊氣養氣。鍊氣有成,養氣有方,於己則全真延年,於人則驅疾保健。故鍊氣養氣為道醫最基礎的功夫。道家修鍊,煉精化氣,鍊氣化神,煉神還虛,所謂"上藥三品,神與氣、精〃,而三者之中,以氣為關鍵、為核心。因天地生化之機在於氣,人體生命之機,亦在於氣。精為氣母、神為氣子,故氣乃修攝煉化之樞紐。考道家種種修鍊方法,諸如吐納、存思、守一、內視、胎息、服氣、採氣以至道家最上乘功法內丹等,無不與氣機有關,實質均為鍊氣、養氣,只是方法有差別,有的直接用意於氣,如吐納、胎息及內丹等,有的雖似無意於氣,但仍為氣之作用,如存思、守一、坐忘等。故道家修鍊之本質,一言以蔽之,鍊氣、養氣而已。

鍊氣養氣,首先應知氣有先天氣與後天氣。唐代崔希范述內丹重要著作《入葯鏡》開首即云:「先天氣,後天氣,得之者,常似醉。」描繪出元氣結丹之美妙境界。所謂先天氣,指元始之氣,即化生萬物之本,亦稱元氣、祖氣、真氣,道書多寫為"炁〃。所謂後天氣,指呼吸之氣。元代混然子王道淵注云:"先天氣者,乃元始祖氣也,此祖氣在人身天地之正中,生門密戶懸中高處,天心是也。神仙修鍊,只是採取先天一氣,以為丹母。後天氣者,乃一呼一吸一往-來內運之氣也。呼則接天根,吸則接地根,呼則龍吟而雲起,吸則虎嘯而風生。綿綿若存,歸於祖氣;內外混合,結成還丹。自覺丹田火熾,暢於四肢,如痴如醉,美在其中,此所以得之者,常似醉也。」道家認為,先天真氣於人受胎之時,與後天之氣融合以成生命。故先天氣與後天氣均存於一身之中。《壽世傳真》云:"氣有稟於天地者,有受於父母者。稟於天地之氣謂之真氣。真氣者,人才受胎,便稟天地之氣,與人身之氣以類感類,合化以成人身。」後天之氣亦稱凡氣,"受父母之氣謂之凡氣。凡氣者,人初受形,因父母精血蘊結而成胎,自有溫暖之氣,至十月氣足,然後降生。一點凡氣,藏於下丹田氣穴,一身之氣,呼吸皆出於此。」可見先天後天之氣,聯繫緊密。道家鍊氣,則必須從後天之氣入手,採取烹煉,非呼吸之氣,不能成功;周天度數,非呼吸之氣不能運用。待到煉至成丹化神之時,先天之氣乃出為主事,所謂後天一氣返先天。故煉丹之候,重在後天,煉神之候,重在先天。先天無形,後天有形,有形易於把握運用,故鍊氣必自後天始,自有形而達於無形。

道家練氣,常用功法中有胎息法。此法早期道教即流行。《後漢書·王真傳)記東漢時已有人"能行胎息、胎食之方。〃所謂胎息,指胎兒於母腹中以臍隨母呼吸,而不用口鼻。這在常人當然不可能做到,因而流行之胎息法指口鼻極其輕微之呼吸,將呼吸煉至極為輕、細、綿、長,氣達丹田。葛洪於《抱朴子·釋滯》中對胎息有很好的說明:"得胎息者,能不以鼻口噓吸,如在胞胎之中,則道成矣。初學行氣,鼻中引氣而閉之,陰以心數至一百二十,乃以口微吐之。及引之,皆不欲令己耳聞其氣出入之聲。常令人多出入,以鴻毛著鼻口之上,吐氣而鴻毛不動為候也。漸習轉增其心數,久久可以至千,至千則老者更少,日還一日矣。」自魏晉以至唐宋,習胎息者,頗為盛行,有關胎息之著述婦《胎息經》、《胎息銘》、《胎息精微論》等,其著名者不下十餘種,大致為宋人編輯之《諸真聖胎神用訣》,輯錄修鍊胎息之道家經驗口訣三十餘家。(見《道藏》570冊),對胎息之玄理、要領、效驗作了充分論述。但對胎息方法之正確把握,仍不出葛洪之論述。宋文豪蘇軾亦精研胎息,並有切實體會。他亦認為如純然閉息,不但難為,且易傷生。他反覆體會孫思邈之論述:"吾默然而深思其旨,曰:夫閉氣於胸膈使息之出入,動而不動,氤氳縹緲,若熏爐之煙,烹鼎之氣,出入自如,無呼吸之者,此鴻毛可以不動矣。故心不起於念,雖過乎三百息,斯亦可也……吾雖勒也,然不閉也,其息至於數百,則出者加少,其不出者加多,內守充盛,血脈通流,上下相灌輸,而吾之養生之理得矣。〃(宋.曾糙《道樞.眾妙篇>)蘇氏之理解與葛洪之說完全一致,蓋均來自實際體驗,其關鍵正如《胎息銘》所謂"吐惟細細,納唯綿綿。」胎息為道家鍊氣中較普遍之功法,其根本特徵即呼吸之輕、細、綿、長,至今仍見於許多氣功法訣之中,為道家內丹養煉之重要基礎功法。

道家修鍊功法至唐以後有重大之發展,即「內丹〃功法之創造。內丹功法承繼道家傳統之守一、吐納、行氣、坐忘等修鍊方法之精粹,以人之精、氣、神作主要煉養對象,通過先天氣、後天氣的鍛煉,使三者在體內凝聚成丹。內丹一詞,始見於南朝《南嶽思大禪師立誓願文》云:"借外丹力修內丹,欲安眾生先自安。」唐末五代鍾離權、呂洞賓、崔希范、陳摶等著名道家為內丹理論的形成奠定基礎,宋元以後,內丹盛行,流派繁多,成為中國古代道家煉養最重要之體系。其基本原理為:"順則生人生物,逆則成佛成仙。」即認為太初無形無象之道,即真元之氣,此氣化為陰陽,陰陽再生成三,三衍生萬物,此即宇宙之生成,道家謂之順行,即有生有死,生生不息之道。道家創內丹,據上述順行生成之道逆而行之,即煉精化氣,鍊氣化神,煉神還虛,由三合二,由二合一,一歸無極,重返本源,修真成仙,永離死生。

內丹流派繁多,有先性後命之北宗,有先命後性之南宗,有倡陰陽同類雙修之東派,有於雙修之中強調清靜自然之西派。還有主張「中和〃之中派等等,各派主張雖有不同,但修鍊內丹之大體過程、步驟基本一致:第一階段曰築基,亦稱煉己,即重在補虧填虛,以調動人體生命潛力,發揮心神意念作用,熟練呼吸控制技能,亦即氣功之初步功夫。此一段以內氣通任督二脈出現小周天循環為主要標誌。第二階段曰煉精化氣,即煉三歸二(精、氣、神三者化為氣、..神),亦稱"初關〃。築基亦稱"道術〃,進入第二階段方可稱「仙術〃,其重點在於由元精化為元氣、元神,構成大葯,作為丹母。有採藥、封爐、煉藥、止火等四步。第三階段曰鍊氣化神,即煉二歸一(化氣為神),亦稱「中關〃。亦稱"十月關"或大周天。其法為運入定寂照之力培育元神,由有為過渡至無為。至此,可謂「丹成〃。宋代道家著述(丹經極論)描述此時境界云:「運丹生成之際,忽覺夾脊上沖泥丸,瀝瀝有聲,從頭似有物觸上腦。須臾,如雀卵顆顆自顎下重樓,如冰酥香甜甘美之味無比。覺有此狀,乃得金液還丹,徐徐咽歸,丹田不絕;五臟清涼,閉目內視,臟腑歷歷如照燭。漸次有萬道金光透體也。十月功足,聖胎圓成,調神出殼。〃

第四階段為煉神還虛(一歸無),又稱上關,為丹法最高境界,此階段純入性功,常定常寂,一切歸元,無遮無礙,萬象通明,與天地、宇宙合一。元神可從天門而出,離體成仙。《丹經極論》云:"存養既成,氣足神全,出入自由。身外之身即法身,聚則成形,散則成氣……隱顯莫測,變化無窮,千里萬里,須臾即到,過去未來之事,一一皆知,方可謂之陽神。」這裡當然有道家神秘的宗教色彩,但的確反映出道教追求永生的可貴精神。內丹實質上是一種高級、複雜的氣功修鍊體系,千餘年來,歷代數不清的追求永生的道家學者,在內丹的研究上下了極大的功夫,有許多可貴的心得和體會,保存在古代不下百種的內丹典籍著述之中,成為今日醫學、養生學和人體科學的極其寶貴的文化遺產。許多著名的道教醫家,內丹修鍊有成,功力深厚,以之濟世療疾,應手回春,奇蹟常現。故「內丹〃為道醫之至聖靈藥,信不誣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內丹 的精彩文章:

道家女丹功修鍊概要
一口氣讀懂陰陽

TAG:內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