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中國式婚姻,一張床上睡了六個人
我朋友在法院工作,之前聽他講過一件「媽寶男」離婚的案件,內容大致是:一位李先生,今年35歲是家中獨子,父母很是寵愛,所以從未讓他工作過,婚前靠父母,婚後仰仗妻子養家。
因為妻子婚後要創業,所以照顧孩子的重任只能交給丈夫和婆婆,但婆婆卻嫌棄兒媳婦創業太忙,不能很好的顧家,最後命令兒子必須跟她離婚。
而這位李先生,雖然與妻子感情沒有問題,還挺恩愛的,可還是選擇聽媽媽的話,要與妻子起訴離婚。
聽完這個消息,立春君真是替這位女士感到不值,身為男人吃軟飯不說,不在母親與妻子之間做好橋樑,就知道對母親言聽計從,真是連點獨立思考的能力、該有的責任都沒有。
這還讓我想起之前看過的一個婚姻調解節目,夫妻雙方也是在鬧離婚,但是時女方實在受不了了。
聽她描述,在他們結婚的第一晚,倆人正準備洞房之夜,結果婆婆五次三番的敲門,她開始並未在意,覺得許是婆婆比較關心他們倆,結果後來又過了一段時日,晚上睡覺睡到半夜,她發現丈夫老去婆婆那屋睡覺。
後來丈夫解釋說母親年歲大了,晚上想喝水啥的需要人伺候。她也覺得這是正常,但是每次她跟丈夫稍微親近一點,婆婆就大怒,說噁心。。。
半年左右的時候她懷孕了,去醫院檢查,醫生說有一點先兆流產的跡象,不過倒是沒什麼大問題,保養好一些就成,可是婆婆卻非讓她把孩子打掉:說這胎孩子不健康;又說她還沒退休,孩子生下來沒人帶,不想受這份累。
婆婆又先後發動了婆家幾乎所有親戚來勸她墮胎,甚至不惜找兩個醫生背景的親戚來給她講這個孩子為什麼不適合留下。
而且丈夫竟也加入到勸她墮胎的行列。
主持人問丈夫為何有此舉動,他說,他之所以加入是因為不想看到母親因為孩子的事情生氣。這胎不要還會有下一個的。
聽到這裡,真是後背一陣發涼,這三觀真是讓人折服,母親對他是有怎樣的教育,能讓他這麼背棄道德。
其實在我看來,女性與媽寶男在一起的那一刻,那位女士就像老公與婆婆之間的小三。
不但得不到愛情,還有可能讓自己遍體鱗傷。
有數據調查顯示,自2009年以後,80後「獨一代」的離婚率日趨上升。而這其中,70%是因為雙方父母不合理干涉導致。
一邊是不懂得退出的父母,一邊是不知道拒絕的子女。
原本兩個人的婚姻,變成了六個人的角斗場。
還記得之前考研名師張雪峰,他把結婚當成是一種對父母的「孝順」。
但在我看來,這只是在孝道掩蓋之下的自私軟弱怯懦。
我們在指責父母過多干涉我們的時候,你可曾想過自己擁有足夠的責任和擔當了嗎?
父母為什麼總以為我們是孩子?
因為當你做錯了事,就讓父母背鍋,爛攤子永遠靠他們收拾。
習慣的接受管理,遇到問題就想退縮,選擇逃避。
這樣的人,年齡是到了成年人,可心理上還是個巨嬰。
一個真正擁有有獨立人格的人,是有底氣拒絕父母不合理的要求,有膽量否定父母不恰當的干涉,也能勇敢的捍衛自己的婚姻,保護自己愛的人。
「世間所有愛都是為了聚合,唯有父母對孩子的愛,是為了分離。」
成長是一種分別,一種接替。
父母所教會我們的難道不正是成為一個真正獨立的人嗎?
最後希望每個父母都能學會退出。每個孩子都能自立門戶。
願所有人都能明白——睡6個人的床太擁擠,註定無法幸福。


※因為相遇,才會遇見
※《流星花園》復播:那些年我們追過 的杉菜,漸漸都活成了藤堂靜
TAG:立春以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