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國封建王朝為什麼跨不過300年這個坎?

中國封建王朝為什麼跨不過300年這個坎?

中國封建王朝有個特點,那就是無論是強國還是弱國,均沒有超過300年的,比如漢朝雖然號稱400年,實際上中間被滅過國,再比如宋朝,320年歷史也是分為北宋和南宋,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結果呢?

氣象變化說

著名氣象學家竺可楨對中國五千年氣象變化的研究發現,中國氣溫冷暖期與王朝的盛衰有著高度的一致性,當氣溫處於上升期或者相對溫暖的時候,往往是王朝的興盛期,反之則是王朝的衰敗期:第一個溫暖期:(公元前2000——公元前1000年)夏、商、西周;第一個寒冷期:東周;第二個溫暖期:兩漢;第二個寒冷期:三國魏晉南北朝;第三個溫暖期:唐朝;第三個寒冷期:五代十國兩宋;第四個溫暖期(相對溫暖,但不及之前溫暖):明朝;第四個寒冷期:(17世紀至19世紀)清朝。

氣溫變化圖

竺可楨認為,由於東亞是典型的季風氣候,當氣候溫暖的時候,降水量就會增多,北方游牧地區的水草就會比較豐美,游牧民族就相對減少對中原地區的掠奪,王朝的邊患也就少很多,相應的徭役、兵役也會減輕,逼迫老百姓造反的源頭也就遏制了,這時期的王朝就會相對長一點。

土地兼并說

持該觀點的人認為,自從商鞅變法後,古代中國的土地就變成了私有制,可以任意的買賣,其結果必然是土地逐漸向官僚和富商集中,久而久之,大量農民失去土地,但是封建王朝的財政來源仍然是原來的農民,農民的負擔就會不斷的增加,階級矛盾就會越來越嚴重,就算是統治階級通過「均田」、「限田」的措施限制土地兼并,也無濟於事。

古人耕作圖

土地兼并的另一個後果是地方豪強崛起,威脅中央政府的統治,最後封建王朝在農民的打擊下和地方豪強的威逼下走向滅亡,這個過程短則四五十年,長則百年就會出現,因此封建王朝始終撐不過300年。

人口爆炸說

一部分人認為,中國封建王朝自始至終沒有抑制人口增長的方案,反而以人口增加作為衡量盛世的標準,與古代底下的生產力對比,人口增長必然帶來無盡的隱患。比如,在西漢初年中國全國人口不到2000萬人,但是到了西漢中葉,人後增加至6000萬人,而西漢的時期中國的主要農作物並不多,基本上就是粟、小麥、水稻老三樣,當時沒有化肥,糧食產量非常低,所以當人口繼續膨脹,糧食就開始跟不上了。據研究發現,在玉米、番薯等高產農作物傳入中國前,中國人口峰值也就在7000萬左右。

中國人口變化

人口爆炸還有個影響是加大了社會風險,一旦出現天災,就會有大量的流民,流民向其他地方移民又會造成新的社會隱患,比如西晉時期入四川就食的流民就與當地人發生衝突,最後流民佔領益州建立成漢政權和晉朝對峙。

除了以上原因,還有很多說法,您覺得那種更有道理呢?歡迎評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漢朝 的精彩文章:

你不知道的河西走廊02 河西走廊系列之卧薪嘗膽
淺談古代人的厚葬

TAG:漢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