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被歷史劇嚴重神話的一個人物,他差點毀掉了大宋的錦繡江山

被歷史劇嚴重神話的一個人物,他差點毀掉了大宋的錦繡江山

公元1004年,遼軍南下攻宋,接連攻克數個城池,直逼開封,舉國惶恐。在數位大臣的建議下,宋真宗放棄抵抗,預備南逃,當時的宰相是寇準,他不同意宋真宗的決定,竭力建議宋真宗親自帶兵前往前線,歷史記載,宋朝打敗了侵犯的遼國,宋遼議和。在此之後,宋遼簽署了合約,這個條約規定宋每一年都要給遼國十萬兩白銀,二十萬匹絹。這就是歷史上鼎鼎有名的"澶淵之盟"

這件事情在中國歷史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現代人更是對宰相寇準神化,無論是電視劇還是小說,寇準的所作所為受到了人們的高度讚揚,正是他的勸諫,才抵禦了外族的侵略,保衛了中原之後幾百年的和平時光。

但是,在歷史中,這位赫赫有名的宋朝宰相,真的有那麼神奇嗎?

我們將其與另外一事件進行對比,雖然過程類似,但結果迥然不同。

"澶淵之盟"過後的幾百年之後,明朝有次事變也是十分有名的,那就是土木堡之變。

且看這兩段歷史,有很多的類似之處。比如說,戰爭的開端,是北方的游牧民族進攻中原,而兩位皇帝,都選擇了御駕親征,戰爭,也發生在了邊界上一座小城池裡。事情在此產生了變化,澶淵之盟算是宋勝,簽署了合約,而土木堡之變卻是大敗,明因為此次戰爭差點滅國。類似的事件,差不多的兵力,為什麼會產生不同的後果呢?

眾所周知,明軍可能是比宋朝的軍隊更加強力,但在差不多的歷史事件中,明朝的軍隊卻大敗,宋朝的軍隊卻贏了。其實,關於宋朝贏了的過程,有很多種說法,在一定程度上,說不定就是歷史的真相,其中有一種說法是,遼軍的大將蕭撻凜,作為當時遼國統治者蕭太后的同族人,因驕傲自大,看不起宋朝的軍隊,在一次因酒醉而起的輕率的軍事活動中,被宋朝的守軍一弩射中,墜死馬下。

而作為蕭撻凜的族人,遼的掌權者蕭太后因為這件事情受到了非常大的打擊,為這件事甚至罷朝了五天,並且之後與宋朝議和。而這件事,《遼史》中也有記載。

宋朝的成功,真的是一次實實在在的意外事故。倘若沒有這次意外事故,宋朝可能就像幾百年後的明朝一樣,瀕臨滅絕的邊緣。

如果說這次意外不會發生,那麼宰相寇準勸諫宋真宗去往前線,無異於是讓他去送死,並把宋朝百年基業拱手讓人,那麼宋朝將會提前三百年被消滅,之後的史書中,寇準也不會是將近於神化的存在了。

所以,寇準是在拿宋真宗和整個宋朝來做賭注,這樣想來,除卻奸佞的挑撥,宋真宗疏遠寇準也是情有可原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齋史話 的精彩文章:

劉禪降魏後說了7個字,司馬昭聽了捧腹大笑,阿斗也保住了性命
西遊記中的三大妖猴,除石猴與六耳獼猴外,還有一隻長相很兇

TAG:北齋史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