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山那邊的朋友,你的一舉一動已經被我的雷達監測到了~

山那邊的朋友,你的一舉一動已經被我的雷達監測到了~


各位網友大家好,今天繼續給大家連載20年前解放軍出版社的專著《戰爭離我們有多遠:張召忠點評軍事革命》






克勞塞維茨說,最讓他頭痛的是「戰場迷霧」。怎樣才能驅散戰場迷霧而順利發現目標呢?這的確是令所有指揮員都傷腦筋的一件事。







物理學常識告訴我們:任何物體只要在絕對零度以上,總是要輻射能量,這稱為黑體輻射。一般來講,能量輻射包括紅外輻射、微波頻譜輻射和聲波輻射三種。目標體積越大、表面越粗糙、運動速度越快,輻射強度就越大,就越容易被發現;目標與背景或周圍環境的反差越大,就越容易被發現。根據這樣的目標特性,就可以琢磨發現和識別目標的手段了。



白天最好用光學器材觀察;黑夜可使用像增強器、微光夜視儀或熱成像裝置;煙、霧、雨、雪會吸收目標輻射,降低目標與周圍的反差,所以最好用雷達。當然,還可以利用目標運動時產生的地震波、聲波或廢氣來探測。如果能夠想辦法把光學、雷達等探測設備升高、再升高,效果會更好。「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就是說的這個道理,只有登高才能遠望。







托夫勒說,是信息技術推動了第三次浪潮革命。佩里說,軍事技術革命其實就是指揮控制、電子戰和精確制導武器的革命。奧加爾科夫同意這些說法,但希望再加上通信、計算機、衛星、導彈和核武器。歐文斯則與眾不同,他認為軍事革命的目的是把許多分系統綜合成一個大系統,就是要實現「系統集成」。怎樣才能實現系統集成呢?關鍵的要素是C4ISR。







C4ISR是英文「指揮、控制、通信、計算機、情報、監視與偵察」的縮略語。這些看似平常的要素正在促使軍事裝備、軍隊體制和軍事理論產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並正在引發一場前所未有的軍事革命。



未來的軍隊將能夠揭露偽裝、穿透森林、植被、地表層和海水,在陰天、下雨、多霧和夜暗的氣候條件下進行全天時、全天候的監視和偵察,能夠把分散配置的飛機、坦克、軍艦和士兵通過全球信息網路連接在一起,進行橫向一體化的實時指揮和控制。夜間不再黑暗,戰場更加透明,迷霧將不復存在。單維戰爭將逐步取消,而空地一體、海地一體、陸、海、空、天、電一體將充斥整個作戰空間。發現目標就意味著打擊目標,而打擊目標就等於摧毀目標。「山那邊的情況」將不再是秘密,因為地球那邊的情況已經盡收眼底。







電子監視與偵察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自古兵家就認為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數千年來,利用人的視覺和聽覺來刺探敵情一直是軍中偵察的唯一方式。派探馬前往觀察,一旦發現敵軍旌旗、煙塵或大隊人馬之後,或飛速回報,或利用聲、光、信號來通知遙遠的部隊,做好戰鬥準備。古往今來,無論技術如何發展和變化,偵察一向是信息之源,勝利之本。沒有偵察就不可能知道敵人之所在,不知敵人在何方、不明目標為何物,還談何打仗,還談何打勝仗?







自從1936年英國人R.A.沃森.瓦特發明並設計了「本土鏈」雷達之後,雷達技術已經產生了三次革命。雷達作為一種典型的電子偵察設備已經被廣泛裝備在坦克、飛機、軍艦、衛星和導彈上。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雷達探測技術正在向新的領域拓展,它能夠探測到正在向我方滲透的小分隊,而且可以清點人數和裝備;能夠揭露偽裝,穿透地表層,發現隱蔽在地下數十米的敵軍指揮所;能夠透過茂密的森林發現正在設伏的敵軍,而且可以把你剛才在電話中竊竊私語的談話轉發給指揮部;能夠穿透海水發現正在高速航行的敵潛艇……現代雷達不僅能夠發現目標,探測目標,跟蹤目標,還能將偵察到的目標成象,讓指揮員更直觀、更準確地對目標進行判斷。



——本文摘自《戰爭離我們有多遠:


張召忠點評軍事革命》


第二部:C4ISR。第6章:電子監視與偵察。P99


截稿至:1998年10月。 解放軍出版社,1999年7月第一次印刷







局座召忠


                 微信號:zhangzhaozhong45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局座召忠 的精彩文章:

戰忽觀影 | 你們必須進攻!這位66歲的首相真是夠「任性」
30年前日本慫了,30年後中國奉陪~

TAG:局座召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