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朱元璋給子孫留下「家法」,朱棣從中找到一段話,成為造反理由

朱元璋給子孫留下「家法」,朱棣從中找到一段話,成為造反理由

原標題:朱元璋給子孫留下「家法」,朱棣從中找到一段話,成為造反理由


1398年6月(洪武三十一年閏五月),71歲的朱元璋病逝,太子朱標因病早逝,朱元璋並沒有將皇位傳給其他兒子,而是選擇了朱標之子朱允炆,此時朱允炆只有22歲,可謂是年輕氣盛,幹事僅憑一腔熱血,結果導致了「靖難之役」的發生。


這場明朝皇室內部的爭鬥,前後歷時僅不到四年,朱棣一步步扭轉劣勢,最終戰勝了兵力強大的建文帝,成為明朝第三位皇帝,建文帝朱允炆則下落不明。


「靖難之役」的導火索是削藩,建文帝剛登上皇位幾個月後,就聽信大臣齊泰、黃子澄等人的建議,著手削弱各藩王的力量,不到一年的時間,朱允炆就以各種罪名,先後廢除了周王朱橚、代王朱桂、湘王朱柏、齊王朱榑、岷王朱楩等五人的藩封,和這五位相比,燕王朱棣沒有坐以待斃。



建文元年(1399年),朱允炆準備削除燕王,朱棣起兵反抗,正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貿然揮師南下,那就是造反,必然得不到支持,雖然設立各地藩王是朱元璋的舉措,但朱允炆身為皇帝,有權因時而變,因反對削藩而出兵不能作為朱棣說給世人聽的理由。

翻遍了史書典籍,朱棣竟然在《皇明祖訓》中找到了這樣一段話:「如朝中無正臣,內有奸惡,則親王訓兵待命,天子密詔諸王,統領鎮兵討平之。」意思就是朝中出現奸臣,藩王可以領兵前往征討,仗著這句話,朱棣最終以「清君側」的名義起兵,表面上說要清除是齊泰、黃子澄。



朱棣為什麼能拿這句話作為造反的理由,那就要從《皇明祖訓》這本書說起,《皇明祖訓》顧名思義就是朱元璋給後世子孫留下的訓誡,《大明律》作為明朝的國法,而《皇明祖訓》就是針對明朝皇室成員制定的家法,它的權威性毋庸置疑。


《皇明祖訓》是朱元璋主持編製,原名《祖訓錄》,歷時四年成書,編製目的就是規範明朝皇室子孫的行為,要求他們不能鋪張浪費、皇后不得干政、後宮嬪妃不得群見臣子等等,還具體交代了每種過錯對應的懲罰措施,朱元璋用心良苦。


《祖訓錄》一經定稿,朱元璋要求每位皇室成員都持一本,朱元璋的威嚴所有人都領教過,加上這本家法的約束,有的皇室成員開始還覺得不能適應,慢慢也就接受了,《皇明祖訓》在朱元璋生前就是聖旨,朱元璋去世之後自然也沒人敢違抗。


燕王朱棣喊出「清君側」的口號,雖不能使所有人信服,但也不至於形成群起而攻之的局面,他給自己找到的這個借口還算成功,當然,朱棣之所以能夠取得「靖難之役」的最終勝利,原因還有很多,以後筆者還會和他家一起討論。

參考資料:《明太祖實錄》、《明史紀事本末》、《皇明祖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天天看 的精彩文章:

中國第三大姓氏,人口超過九千萬,兩千多年來沒出過皇帝
乾隆一生寫詩4萬多首,幾乎是唐朝詩人總和,網友評價:都是垃圾

TAG:歷史天天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