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以島制海」的正確姿勢

「以島制海」的正確姿勢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席亞洲

本周,美國開始炒作「中國在南海島礁部署導彈」,並且聲稱這些導彈將嚴重「威脅南海航行安全」——或許吧,對於不懷好意的「自由航行」來說這也不過是多了一種威脅手段而已。有意思的是,其實幾年前開始,日本和美國就開始考慮效仿他們所想像的「區域拒止/反介入」戰略,在第一島鏈部署導彈,「還治其人之身」——這能有用嗎?島嶼能戰勝艦隊嗎?事情恐怕不是那麼簡單。

另外,本周筆者的一篇關於火箭彈跨海峽攻擊的文章意外引爆台灣輿論場,連新任「國防部長」嚴德發都出來回應。其實,對於整天念叨「資訊作戰」、「數位化」的台軍而言,真正的弱點,又何止是火力不足呢?本文第二部分我們延伸討論一下這個問題。

以島制海?關鍵其實不是火力

本周,解放軍在南海島礁部署導彈成了熱議話題。但其實早在2016年,解放軍就已經將鷹擊-62反艦導彈和紅旗-9系統部署到了南海。這次只不過是據說美國人從衛星照片里認出了「鷹擊-12岸艦導彈」,於是趕緊又借著鷹擊-12「航母殺手」的名頭炒作一番。

美國《防務周刊》雜誌還畫出了兩張紅旗-9導彈和鷹擊-12導彈覆蓋區域的圖片,看著是「觸目驚心」啊,紅旗-9是按照200公里的半徑畫的,而鷹擊-62則是按照對固定目標攻擊的最大射程600公里畫的,反正是連越南和菲律賓的部分領土都被納入了鷹擊-12的射程範圍。

美國人當然說你這是對南海航行安全的威脅咯——雖然大家心裡都知道,受到威脅的其實也就是美國海軍的「自由航行」吧……

但問題是美軍在南海的「自由航行」早就在中國南方部署的東風-21D導彈威脅之下了嘛……要不然為啥2016年廣東那邊東-21D一豎起來,美軍氣勢洶洶要和中國南海大演習打對台的行動就慫了呢?

就在有些國家的媒體莫名驚詫時,他們的軍隊其實已經……慫過一次了

所以這次關於南海島礁的導彈部署,本身並不是什麼特別重要的事情,不過是他們「中國威脅論」的又一輪炒作罷了。當然,對於那些總是懷念在全世界海域肆無忌憚的「老牌帝國主義懷念者」們來說,中國的任何發展都是「威脅」嘛。

然後這中間還夾著個澳大利亞,大家都知道去年朝鮮導彈試射後,澳大利亞報紙大呼小叫討論朝鮮導彈威脅, 今天一聽說中國國防部正式公布東風-26已經列裝,以及美國媒體驚呼中國在南沙部署導彈,澳大利亞報紙居然直接說:「不要再擔心朝鮮的導彈了,真正可能打到澳大利亞的是中國的東風-26啊……」然後說要引進陸基宙斯盾系統來進行防禦……說的好像澳大利亞真是亞太地區真正重要的國家一樣。

當然,在對亞太地區供應奶粉這件事情上還是比較重要的一個國家

不過這些「戲精」的表演我們不必真正在意,真正讓人想要說說的,還是南海島礁的真正重要價值。

首先筆者要說一個很多年前大家就已經在說,但從來很少真正當回事,而且媒體也不怎麼在意的話:現代戰爭是信息戰。

事實上,信息從來都是戰爭的重要因素,我們不說遠的,冷戰時期蘇聯的反航母作戰,要想成功實施,首先就需要衛星進行普查式定位,通過主動雷達、被動無線電偵聽(USA/USP系列海洋偵察衛星)衛星首先確定敵方航母艦隊的位置和動向,然後用Tu-142「熊」式等海上偵察機,進行跟蹤定位,同時將其動向信息通過數據鏈發送給紛至沓來的Tu-16,Tu-22、海軍水面艦和核潛艇。只有先做到這一步,接下來才有四面八方蜂擁而來的導彈。

蘇聯USA型核動力海洋監視衛星——型號縮寫恰與監視目標的國名一致

而美軍航母編隊的對抗手段,也是要以機動、干擾、打擊蘇聯的偵查手段為開端的。

其措施包括,用一艘大型船隻——夜間利用補給艦或者一艘巡洋艦打開各種雷達,發送大量無線電信號,而主力艦隊和航母則開足馬力,保持無線電靜默一路跑。這種手段在蘇聯USA海洋雷達偵察衛星大批量部署之前,是十分有效的,足以讓蘇聯人驚訝的發現,找不到美國航母了。

而如果編隊已經被定位,那麼接下來就是放出自己的艦載機,驅趕和消滅試圖靠近的蘇聯飛機。

蘇聯的對應方法則是派出「跟蹤群」,直接來兩艘驅逐艦跟著你的航母,這可不是在你周圍兜會圈子就要走的,而是可以一直跟著……就算在戰時美軍迅速擊沉驅逐艦,其航母的位置還是會在第一時間被暴露出來。

那麼到了今天,中國的對海監視手段,一方面是衛星,目前主要還是用光學、紅外偵查衛星進行詳查,無線電偵聽作為普查手段。因為光學衛星偵查監視效率較低,需要對目標進行持續跟蹤的話,其實是頗為吃力,需要數量非常多的衛星,才能在一片較小的海域內實現時刻有衛星盯著的效果。

關於中國現在究竟有多少衛星,能做到什麼程度呢?有消息說,目前已經能夠做到在中國周邊海域維持每半小時有詳查衛星過頂的水平。

而未來,中國的衛星數量會繼續增長,同時,我國也正在進行主動雷達海洋監視衛星的試驗,搭載這種試驗裝置的,當然是一個大型航天器,是誰呢?大家自己猜吧。

2018年4月2日,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在無控飛行狀態下,近乎打臉地於南太平洋上空再入銷毀,讓炒作「中國空間站砸向地球」的外媒都閉了嘴。我們邁向星辰大海的道路還在繼續,而天宮一號也早已後繼有人

不過這個試驗平台目前的軌道對於執行偵察任務來說並不理想,它更多的是一個試驗目的,一旦其技術成熟,隨著長征5號重型運載火箭的成熟,我們可能很快會看到這類衛星的大量部署。

相比之下,目前俄羅斯的USA偵察衛星已經全部墜入大氣層燒毀(畢竟冷戰後沒有繼續發射),USP衛星老舊不堪,原定今年入役的整合USA和USP功能的新型衛星,到現在還沒動靜。

當然,現代我國和蘇聯相比有個優勢是我們的三軍一體化信息鏈路,已經能夠做到直接將衛星發現目標的信息轉化為攻擊坐標信息,發給導彈部隊,必要的時候這樣就直接可以打了——只不過可能需要發射較多的導彈,覆蓋一片較大的海區才能確保命中。

而要真正準確有效的發起導彈打擊,還是需要用一種更為精準,實時的偵察手段。

「跟蹤群」這樣的手段,其實是一種無奈的行為,畢竟即使是蘇聯海軍,兩艘驅逐艦也不是隨便揮霍的兵力,就這麼拿出去送掉,確實只能說是無奈。

而且驅逐艦也不總是夠用,這個時候就得上民用船隻來跟蹤了

這時候島礁的價值就出來了。南海島礁,尤其是島礁上的機場,可以將中國有人/無人偵察機的搜索範圍外推很遠,尤其是諸如「翔龍」(EA-03)這樣的大型戰略長航時偵察無人機——當然了,目前由於選用發動機的問題,EA-03的留空時間和美國的「全球鷹」還不能相提並論,但如果出發基地更靠近目標海域,那寶貴的留空時間自然可以下降。

只要能夠精確探測到目標,那麼其實用什麼手段實施打擊,在現代戰爭中反而是其次的問題了。

也正是因為如此,對於中國來說,阻斷和破壞敵方的偵察手段也就成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雖然美國新太平洋司令戴維森前幾天在國會作證時哭窮說太平洋方向的偵察監視兵力嚴重不足,但與中國相比,美國在這一地區的偵察監視兵力仍然是非常強大的。

尤其是我國長期以來缺乏P-3C或者P-8A這樣的遠程海上警戒飛機——雖然大家平時經常說P-3C是反潛巡邏機,主要執行反潛任務,其實並非如此,對於美國海軍來說,這種飛機最大的價值不是那套並不怎麼靠譜的空投聲吶系統,而是機上的高性能對海搜索雷達,它對於大範圍內掌握海上信息非常有用。

至於下一代的P-8「海神」,功能就更強大了

相比美國及其盟友,尤其是日本在亞太部署的數百架P-3C飛機,我國早期只有海軍的少數運-8海上巡邏機,其中有一些裝的還是大家耳熟能詳的,80年代從英國買的「搜水」雷達。

好在這些問題正在得到解決,隨著大批「高新6號」反潛巡邏機的出現,中國缺乏海上巡邏機的問題正在迅速改善。筆者住在上海寶山區,以前經常伴著海軍大場基地起飛的運-8海巡機踏上上班路,現在則經常抬頭就看見高新-6號的「大尾巴」,對此也是感觸頗深。

高新6號的「尾巴」是磁探測器

南海島礁建設的時候,我們就聽到過不少關於美國「全球鷹」受到這些島礁上干擾設施干擾被迫返航的消息。而最近我國官方媒體也發出了關於南海島礁電子對抗部隊立功受獎的消息,表明他們在那裡也是辛苦了,為國家安全,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可以說,南海島礁確實是一道「海上長城」,能夠很大程度上有效阻斷美國窺視中國南部沿海地區的空中之眼。

衛星照片:渚碧礁上的籠狀天線陣列

而美國和日本從2015、16年就開始討論要利用自己掌握的島鏈,部署導彈來封鎖中國海軍,乃至攻擊中國本土的可能性。事實上,美國還曾以此威脅中國,試圖讓中國加入「中導條約」。

但問題是,一方面,美國在「中導條約」限制之下,打算在這裡部署的只能是用MLRS發射的短程導彈,射程不能超過500公里,這就大大降低了其作戰效能。至於日本、乃至台灣的岸艦導彈,不過是一些普通的亞音速巡航導彈——就連「雄3」這類技術較老的超音速飛航式導彈在解放軍艦隊眼裡也不是什麼難以攔截的目標了,更別說亞音速。所以實際上恐怕只有一點對於他們自己的安慰意義。

就算美國打破中導條約,也不要忘記一個問題,美、日是以島嶼與大陸對射,中國的導彈部隊和軍事設施可以依託複雜地形,廣闊空間,有效實現打、躲、藏,而美日所控制島嶼上的發射陣地基本只能是固定部署。

從信息戰角度來說,固定部署的目標實在是太容易被定位和攻擊了。

所以即使美國日本在「第一島鏈」大量部署中程導彈,也很容易被解放軍「先發制人」所消滅,這和當初美國利用德國、土耳其部署能夠公路機動,難以消滅,隨時可以直接攻擊莫斯科的「潘興」、「戰斧」中程導彈給蘇聯造成的壓力是完全不同的。

部署在島礁上的導彈,機動範圍很是有限,這一點對於「島鏈」上的美日軍來說也一樣

正是因為我們在中程導彈問題上吃定了美國,所以壓根不會和它去搞什麼中導談判。

而且,中國的戰略也不是什麼「區域拒止反介入」。美國人所臆想的,是中國以防禦態勢,阻止美軍向亞太增兵,並最終壓倒中國的戰略——然而,中國實際所想的,只怕要比這大膽得多,誰規定我們只能防禦的?美國人所設想的,那種逐步削弱向亞太增兵的美軍的戰略——恐怕是日本人「九段漸減作戰」的翻版吧?或許,這是美軍在朝鮮戰爭中把解放軍當日軍對付的虧還沒吃夠,還想再吃一次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觀察者網軍工頻道 的精彩文章:

美方又渲染:中國駐吉布地激光照射致倆飛行員受傷 已提出交涉
土耳其軍隊在敘利亞阿芙琳到底打得怎麼樣?

TAG:觀察者網軍工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