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加快推動廣東經濟高質量發展

加快推動廣東經濟高質量發展

3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全國兩會廣東代表團審議並發表重要講話,寄望廣東在構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營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上走在全國前列。

「全省經信系統要緊緊圍繞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構築現代產業體系新支柱,加快建設製造強省、網路強省和數字經濟強省,奮力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廣東大地落地生根、結出豐碩成果。」省經信委黨組書記、主任塗高坤表示。

當前,廣東產業結構正向高端優化,增長動力初步轉變。2012年到2017年,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從5478.8億元增長到9516.9億元,先進位造業增加值從1.09萬億元增長到1.76萬億元,占工業比重分別為28.8%和53.2%。設有研究機構的規上工業企業比重從6.88%上升到30%,新產品產值年均增長17.3%。

下一步,全省經信系統將落實新發展理念,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貫徹「中國製造2025」,促進全省工業經濟和信息化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著力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

推出實體經濟降成本新舉措

《廣東省降低製造業企業成本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簡稱「實體經濟十條」)實施至今已8個月。目前,全省21個地市均已出台配套政策,2017年為企業減負約621億元。降電費是效果較好的政策之一,比如陽江廣青金屬科技有限公司每年可節約用電成本1.44億元。

以「實體經濟十條」為重點,廣東強化降本簡政,營造良好環境。落實「強市放權」,將8項行政審批和14項服務事項下放委託廣州、深圳等市實施。

「要進一步摸清企業需求、抓准企業痛點,研究推出新的降本舉措。」塗高坤表示。

當前,廣東全力落實關於進一步推動落實「實體經濟十條」政策工作方案。抓好現有政策落實,對執行落實不理想、落實不到位的措施及時修正完善,確保政策落實不留死角。

廣東重點提升企業獲得感。目前,省經信委正研究制定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同時繼續培育大型骨幹企業,優化大型骨幹企業服務,推行「骨幹企業首席服務官」制度,解決企業發展中面臨的實際困難和問題。2018年,力爭主營業務收入超百億元企業增加到270家。

全面落實事後獎補和異地技改政策

今年初,21家珠三角金屬緊固件龍頭企業首次以集群方式落戶珠海(陽江萬象)產業園。「按『銷售研發在珠海、生產經營在陽江』模式,將推動新一批珠三角項目落戶陽江。」珠海對口幫扶陽江指揮部辦公室副主任張廷友說。

我省紮實推進產業共建、協調區域發展。目前,254個超億元工業項目落戶共建產業園,珠三角718個項目拓展到粵東西北地區。

廣東正全力打造「一核一帶一區」的發展布局。推動珠三角核心區優化發展,把粵東、粵西兩翼沿海地區打造成新的增長極,與珠三角城市串珠成鏈建設沿海經濟帶,把粵北山區建設成為生態發展區。

為推動轉型升級,廣東狠抓工業投資和新一輪技術改造,把技改事後獎補扶持的企業規模門檻擴大到主營業務收入1000萬元以上。2015—2017年,共推動超過2萬家規上工業企業開展技術改造,累計完成工業技改投資1.17萬億元。

當前,廣東實施《廣東省工業企業技術改造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全面落實事後獎補和企業異地技改政策。今年計劃完成8200家工業企業技術改造;完成工業技術改造投資5700億元,增長20%以上。

廣東今年還將推動3000家工業企業依託工業互聯網平台實施數字化、網路化、智能化升級,帶動6萬家企業「上雲上平台」。

培育3個「千億級」先進裝備製造業集群

當前,廣東全力構築現代產業體系新支柱,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

——在珠江西岸先進裝備製造產業帶,中興智能汽車等225個億元以上先進裝備製造業項目新開工,哈工大機器人等172個億元以上項目新投產,珠海AG600大型水陸兩棲飛機成功首飛。2017年,珠江西岸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增長12.5%,投資增長16.1%。

——推動4K電視網路應用與產業發展,開通全國首個4K直播試驗頻道,目前全省4K用戶980萬戶,增長約2倍,2277個省級扶貧村基本開通應用。

——力爭成功創建珠三角「中國製造2025」國家級示範區,建設10家省級人工智慧產業園;培育工作母機製造業、新能源汽車、高端海工裝備3個產值超1000億元的產業集群。

——出台《廣東省數字經濟發展規劃(2018—2025年)》,建好珠三角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實施新一輪信息基礎設施建設三年行動(2018—2020年),加快5G試驗網建設。

塗高坤透露,省經信委正在制定廣東在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上走在全國前列的行動方案,儘快拿出紮實管用的政策舉措和行動。

此外,廣東已啟動綠色製造體系試點,35家工廠、67個產品、1個園區、5家供應鏈示範企業成為國家首批綠色製造體系示範,數量全國第一。接下來,將打好「藍天保衛戰」,年底前完成城市交界處、工業集聚區、村級工業園「散亂污」工業企業整治。

粵東粵西將率先布局製造業創新中心

2017年底,廣東市場主體突破1000萬家,企業活力不斷增強。目前,全省主營業務收入超百億元大型骨幹企業達260家,超千億元的大型骨幹企業達25家,進入世界500強企業11家,進入中國500強企業51家。

廣東將出台實施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推動民營企業做大做強。同時,爭取省財政給予各地市推進「小升規」的針對性鼓勵政策,全年要新推動10000家以上小微工業企業上規模。繼續培育壯大骨幹企業,推行「骨幹企業首席服務官」制度。

廣東多措並舉加快創新驅動發展。目前,國家印刷及柔性顯示創新中心獲工信部批複同意組建,成為全國5個中心之一;已出台省國防科技工業軍民深度融合發展「十三五」規劃,建設省國防科技工業技術成果產業化應用推廣中心。

今年還將在粵東和粵西地區率先布局創建製造業創新中心;加強對中小企業創新的支持,繼續推進小微「雙創」基地城市示範和小微企業「雙創」載體建設,高質量建設一批「雙創」示範基地;推進深圳、珠海、佛山等市建設國家軍民融合創新示範區,培育省級國防科技工業軍民融合創新示範基地。

數讀

總量規模:全省規上工業企業從2012年的3.86萬家增加到2017年的4.31萬家,居全國第二位。截至2018年2月,全省規上工業企業4.72萬家,超越江蘇(4.5萬家)居全國第一。2012年—2017年,規上工業增加值從2.27萬億元增長到3.31萬億元,年均增長7.6%。

產業結構:2012年至2017年,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從5478.8億元增長到9516.9億元,年均增長11.2%,占工業比重達28.8%。2012年至2017年,先進位造業增加值從1.09萬億元增長到1.76萬億元,年均增長9.7%,占工業比重達53.2%。

增長動力:2012—2017年,設有研究機構的規上工業企業比重從6.88%上升到30%。新產品產值年均增長17.3%。2012—2017年,工業品內銷比重從69.6%提高到74.9%,年均增長10.5%。

質量效益:2012—2017年,規上工業利潤總額從5464.9億元增長到8986億元,年均增長13.9%,佔全國比重從8.8%提高到12%,居全國第二位。2012—2017年,單位GDP能耗累計下降23.81%,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累計下降34%,繼續處於全國最先進水平行列。

信息化水平:2012—2017年,電子信息製造業銷售產值從2.18萬億元增長到3.61萬億元,年均增長11.5%,連續27年居全國第一。2012—2017年,軟體業務收入從4152.9億元增長到9317.5億元,居全國第一,年均增長17.7%。4G基站及用戶數、互聯網用戶數、互聯網發展綜合指數均居全國第一。

圖表:劉桂嫦

對話

省經信委黨組書記、主任塗高坤:

抓好八項工作

支撐廣東經濟高質量發展

近日,省經信委黨組書記、主任塗高坤接受南方日報專訪時表示,全省經信系統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廣東代表團審議時的重要講話精神,要儘快形成具體落實舉措,抓好加快創新驅動發展、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著力培育新興產業、加快發展工業互聯網、狠抓工業投資和新一輪技術改造、進一步推動區域協調發展、持續推進綠色發展、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八項工作。

開展大學習深調研真落實行動

南方日報:省經信委如何深入學習貫徹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

塗高坤:當前,省經信委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落實新發展理念,緊緊圍繞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製造強省、網路強省和數字經濟強省,奮力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廣東大地落地生根、結出豐碩成果。

今年以來,省經信委認真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及省委全會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開展「大學習、深調研、真落實」工作,制定實施方案並抓好落實。

抓好廣大黨員幹部的學習培訓。分別召開黨組會、黨組擴大會和黨組中心組理論學習會等3次會議認真學習貫徹,委黨組專門制定《關於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廣東代表團審議時的重要講話精神的意見》,迅速興起學習宣傳貫徹熱潮。

集中開展宣傳宣講,推動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在廣東家喻戶曉、深入人心。4月4日,根據省委的統一部署,以《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 奮力開創新時代廣東發展新局面》為題,向全省經信系統黨員幹部作宣講。4月25日已到陽江宣講,接下來還將到省有關單位和企業作宣講,與黨員幹部和群眾深入交流和學習。

儘快形成具體工作舉措,確保學習宣傳貫徹取得實效。省經信委將相繼推動出台在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上走在全國前列的行動方案、新時代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實體經濟新的降本舉措、廣東省數字經濟發展規劃(2018—2025年)、廣東省加快發展新一代人工智慧產業實施方案(2018—2020年)等一系列政策舉措。

出台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行動方案

南方日報:以改革開放40周年為新起點,省經信委如何牢牢把握新時代的著力點和突破口,為廣東實現「四個走在全國前列」提供有力支撐?

塗高坤:下一步,省經信委將抓好八項工作,推動廣東經濟高質量發展。

加快創新驅動發展。在粵東和粵西地區率先布局創建製造業創新中心,加強對中小企業創新的支持,促進軍民融合深度發展。

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制定實施廣東在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上走在全國前列的行動方案,同時力爭成功創建珠三角「中國製造2025」國家級示範區,推進珠江西岸先進裝備製造產業帶聚焦攻堅行動計劃,進一步推動落實「實體經濟十條」。

著力培育新興產業。加快發展4K影視產業,建好珠三角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實施新一輪信息基礎設施建設三年行動(2018—2020年),加快5G試驗網建設,推進粵港澳大灣區信息一體化建設。

加快發展工業互聯網。推動各地市培養一批工業互聯網標杆,帶動廣大工業企業「上雲上平台」。全年推動3000家工業企業依託工業互聯網平台實施數字化、網路化、智能化升級,帶動6萬家企業「上雲上平台」。

狠抓工業投資和新一輪技術改造。實施好《廣東省工業企業技術改造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全面落實事後獎補和企業異地技改政策。

進一步推動區域協調發展。打造「一核一帶一區」的發展布局,深化珠三角與粵東西北全面對口幫扶,強化產業共建。

持續推進綠色發展。打好藍天保衛戰行動計劃,開展高污染高排放行業和企業整治,強力推動落後產能退出,建設國家綠色製造體系示範標杆。

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核心地位,堅決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

南方日報記者 蘇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方日報 的精彩文章:

「指揮的本質在於傳播文化」
恆大立志客場取分

TAG:南方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