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地震被埋172小時獲救的「最牛礦工」 如今已是技術工還種了柳杉林

地震被埋172小時獲救的「最牛礦工」 如今已是技術工還種了柳杉林

十年前,彭國華被埋礦洞172個小時,創造了生命奇蹟! 四川特派記者 劉嵩 攝

2018年4月9日,彭國華和妻子文友會帶著一面錦旗,前往上海海軍軍醫大學附屬長征醫院,感恩曾經救治他的醫生們。 四川特派記者 劉嵩 攝

華龍網5月4日13時25分訊(四川特派記者 劉嵩)10年時間,對於「重生第二次生命」的彭國華來說,每一秒都是「掙」來的,每一刻都要努力生活。今年48歲的彭國華,就是當年汶川大地震中被埋礦洞172個小時獲救的「最牛礦工」。如今,他已是有著嫻熟技術的泥瓦匠,還種著30多畝的柳杉林,一家人住進了近百平米的樓房。他說,只要有一口氣,有一雙手,就能奮鬥出自己的幸福。

被埋172小時獲救 他是汶川大地震的生存奇蹟

雎水鎮地處安州區西部,相傳因《詩經》「關關雎鳩,在河之洲」而得名。10年前,汶川特大地震時,雎水鎮的交通要道全部摧毀,罐灘村雎水河段堵塞,形成四川災區第三大堰塞湖,正在道喜村天石礦礦井中作業的彭國華被嚴嚴實實地埋在了礦下。

等大地平靜,彭國華摸索著向礦洞爬去,才知道洞口已經被泥石堵住。憑著過去在老礦工那得到的經驗,他知道唯一能做的就是節省體力,等待外面可能的救援。

渴了,他就喝用頭盔接的岩石上的水,甚至自己的尿也留著;餓了,他就吃身上帶的草紙,實在餓得不行就以煤充饑。

而在洞外,彭國華的妻子文友會深信丈夫還活著,找到當地幹部和礦長組織挖掘機救援。受命來到睢水鎮的十四集團軍官兵聽說後,也增派了一批戰士加入。

就在他感覺快要堅持不住了時,外面傳來一絲亮光,傳來了喊叫聲。2008年5月19日下午16點30分,在煤洞里被埋172小時的彭國華,終於被拉了出來,創造了汶川大地震的生存奇蹟。

重生的第二次生命 成了技術工還種了片柳杉林

10年後,再回想起當年那段往事,彭國華只是淡淡一笑:「其他的一切都不重要,人活著比什麼都強,只要有一口氣,有一雙手,就能奮鬥出自己的幸福。」

彭國華就是靠著這一口氣、一雙手,生活越過越有滋味。被救後,彭國華跟著別人學起了泥瓦匠。多年過去,他從打雜的小工做到了技術嫻熟的大工,蓋房、修路,彭國華的工資也從80元一天漲到了兩三百元一天。如今,彭國華還種著30多畝的柳杉林,每年打工和賣木材的收入在三四萬元左右。

地震後,房子被夷為平地,彭國華一家變得「無家可歸」。在政府的統一安排下,彭國華一家住進了道喜村集中安置小區,一家四口在94.4㎡的樓房裡,日子過得有滋有味。

妻子還在樓下開起了小賣鋪。彭國華的兒子當了兩年兵後,也已經回到成都工作,14歲的女兒則正讀初中。「今天周五,女兒恰好要從學校回來,我們一家人又可以團聚一下了。」彭國華臉上笑開了花。

在彭國華心裡,那些給予他第二次生命的恩情,畢生難忘。今年4月9日,彭國華和妻子帶著錦旗,來到位於上海的海軍軍醫大學附屬長征醫院(原解放軍第二軍醫大學長征醫院),對當年救治他的醫生們表達感謝,並帶去了家鄉的蜂蜜和文友會這些年親手綉制的一百多雙鞋墊。

「這次去上海算是圓了自己多年的一個心愿,我希望這些恩人也能來我的家中做客,看看我們家鄉這些年發生的巨大變化,看看這裡老鄉們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彭國華說,今後,不管過多少年,這份情義都不會斷,要一代一代傳遞下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青年網 的精彩文章:

人民日報:打好全面深化改革這場攻堅戰
李建國:監察法是對國家監察工作起統領性和基礎性作用的法律

TAG:中國青年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