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潭柘寺,不僅僅是一座寺!

潭柘寺,不僅僅是一座寺!

潭柘寺,不僅僅是一座寺!

文|清泉流淌

人們常說,先有潭柘寺,後有北京城。

這種說法的關鍵詞是「先」和「後」。

事實上,這種說法也對也不對。

所謂不對,這是因為,潭柘寺的建立年代是有歷史考證的。這座寺廟始建於公元307年,2007年的時候,這裡剛剛舉行完建寺1700年大典。

2018年的潭柘寺,已是1711歲高齡。

看似很高壽吧?但事實上,北京的建城史大約有3000年。當年周天子分封天下的時候,由於北邊是燕山,這裡就被封為燕國,都城先是在現在房山區的琉璃河,後來燕國滅了薊國之後,就遷都到了現在的河北省薊縣附近。

如此說來,3000年建城史,與1711年的建寺史,孰先孰後,自然分明。

但之所以「先有潭柘寺後有北京城」之說法也正確,這是因為,現代意義上的北京城,始建於明朝朱棣年間,是以紫禁城為中心,南北中軸線和東西中軸線外延非常醒目。至今,這座城市的主體結構依然沒有什麼太大的變化。

紫禁城的興建,據說就是要姚廣孝受到潭柘寺建築結構的啟發。潭柘寺的主體結構就是坐北朝南的,東西軸線和南北軸線非常明顯。有人說,紫禁城裡的太和殿,就是大雄寶殿的升級版,而現代北京城的東西軸線,與潭柘寺的東西軸線也是完全重合的。

因此,某種程度講,紫禁城就是潭柘寺的升級版。紫禁城的興建,就是照搬照抄潭柘寺。通俗上理解,潭柘寺就是北京城的老祖宗,是龍興之地。

於是,人們常說,先有潭柘寺,後有北京城!

北京城的東西軸線源自潭柘寺,而南北軸線則源自當年的元上都。或許是受到啟發,在如今的雄安新區規劃中,也有醒目的東西軸線和南北軸線。而南北軸線則與潭柘寺的南北軸線完全重合,東西軸線則與東面的雄縣相接。

潭柘寺、北京城、雄安新區、雄縣,這四個地方的中心位置連成線,就是一個標準的長方形。

鑒於在潭柘寺基礎上,東軸線上建立了北京城,南軸線上將建立起雄安。潭柘寺,將來也必定是雄安新區的祖師爺。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為什麼稱雄安新區為千年大計呢?或許,就是潭柘寺千年軸線的延續和傳承吧。

據說,潭柘寺有個傳說,打破了人們多年來的慣例,那就是「皇帝的女兒也愁嫁!」

當年,元世祖忽必烈有個閨女,到了嫁人的年齡,任老爹怎麼說,就是不肯嫁人,人家的人生選擇就是要去潭柘寺出家!

這其中最主要的理由就是要為爹爹贖罪!

贖什麼罪呢?

老爹在南征北戰中,殺戮百姓為無數,小姑娘要代爹贖罪。

這小丫頭,你讓老爹在佛祖面前情何以堪?

為了表達自己的誠意,小姑娘在佛祖面前一跪就是好多年,愣是把膝下的一塊青磚跪出了膝蓋窩的樣子。這塊青磚,現在依然保存在潭柘寺。

從此,潭柘寺名噪一時。

後來,小姑娘的誠意被萬曆皇帝的老娘知道後備受感動,為此,老太太專門給潭柘寺捐贈了大禮包!

從此,潭柘寺更是名揚海內外!

但潭柘寺在剛開始建立的時候,並非香火旺盛,而是默默無聞了幾百年,直到金朝的一個皇帝去那裡遛了一個彎,潭柘寺才開始火爆起來。

受到忽必烈女兒的故事的影響,加上大軍師要姚廣孝在這裡出家修鍊,明朝朱棣皇帝認為這裡是自己的龍興之地,於是特別重視潭柘寺。從此,明、清時期的歷代皇帝,都來這裡上香拜佛,祈禱國家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皇帝帶火了潭柘寺。於是,各種求平安、求功名、求利祿的達官貴人、普通百姓接踵而來,潭柘寺想不火爆都不行。

據說,潭柘寺最如日中天之時,號稱擁有僧人3000餘人,更有說法是不計其數。

有一年,乾隆皇帝不太相信不計其數的說法,便背了一筐小銅錢兒,說要賞賜眾僧,讓每位僧人排好隊,每人賞賜一個小銅板。

皇帝的如意算盤是,自己背的小銅板是有數的,等分發完畢,就自然知道和尚到底有多少人了!但最終的結果卻讓乾隆皇帝大跌眼鏡,銅錢發完了,竟然還有人在排隊!

乾隆皇帝不禁大驚,看來說僧人多得不計其數,果然名不虛傳呀!於是,就連皇帝再也不敢誇下海口,給每個人都賞賜了。

但後來也有人說,據說當年領了銅錢的和尚,見皇帝如此大方,排完隊,領完錢,然後就趕緊從另外一個門走到了隊伍末端,繼續排隊領錢。

於是,領銅錢的人肯定是永遠也說不清!如果這個傳說是真的,那麼這幫投機取巧的僧人也太不把皇帝當根蔥了吧,眼皮子底下還敢耍自己的小九九,八成是活膩了!

但僥倖心理,自古之人都有。任何年代,好似都是撐死膽兒大的,餓死膽兒小的,都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歷史,就是換湯不換藥的演繹,你方唱罷我登場!一座寺廟,一籮筐好玩的人,一樁樁有趣的事,搬個小板凳,靜坐之中,且看那風起雲湧之間,也是樂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清泉流淌 的精彩文章:

孩子可以減負,大人們切不可過早解脫!

TAG:清泉流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