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張紅宇:加快推動中國特色鄉村產業振興

張紅宇:加快推動中國特色鄉村產業振興

文 | 張紅宇(農業農村部農村經濟體制與經營管理司司長)

產業興則百業興,做好鄉村振興這篇大文章,首要任務是推動鄉村產業振興。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山東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推動鄉村產業振興,緊緊圍繞發展現代農業,圍繞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構建鄉村產業體系,實現產業興旺。當前,鄉村產業面臨再度振興繁榮、興旺發達的重要歷史機遇期,加快推動中國特色鄉村產業振興,對提升我國大國農業競爭力、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具有深遠意義。

一、深刻把握中國特色鄉村產業振興的科學內涵

我國在鄉村產業發展上進行了長期的不懈探索,從計劃經濟時期嶄露頭角的社隊企業,到20世紀80年代異軍突起的鄉鎮企業,再到20世紀90年代快速發展的農業產業化經營,這些探索和實踐在特定歷史階段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的快速發展作出了歷史性貢獻。與此同時,在發展的過程中也不同程度地面臨著一系列問題,表現雖各有差異,本質上則是深層次的體制機制矛盾。外部矛盾在於工農城鄉發展不平衡,資源要素交換不平等,農業農村難以獲得平等的發展機會;內部矛盾在於鄉村發展環境有待改善,農村產權制度不完善、經營機制不靈活、資源優勢難體現、集聚效應難形成。

近年來,隨著城鄉一體化進程加快推進,強農惠農政策力度不斷加大,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逐步改善,大眾消費需求提擋升級,鄉村產業發展又煥發了新的生機活力。農業的基礎性地位得到進一步鞏固,糧食產量穩上1.2萬億斤台階,重要農產品供應充足,農業勞動生產率年均增幅超過10%。各類農村新產業新業態呈現方興未艾之勢,2017年,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業主營業務收入達21萬億元,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營業收入達到6200億元,農村電商實現營業額1.25萬億元,返鄉下鄉「雙創」人員達740多萬人。此外,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產值超過2000億元。傳統產業加快轉型升級、新產業新業態加速培育壯大,大大激發了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活力,改善了鄉村產業發展的內外部環境,為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提供了持續穩定的新動能。

鄉村產業有著廣闊的發展空間,蘊藏著推動農村經濟社會發生深刻變化的巨大潛力。實現中國特色鄉村產業振興,就是要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和「四化同步」發展要求,立足我國基本國情農情和農村經濟比較優勢,以保障農產品供給、提高農民生活水平、實現鄉村振興為目標,以全面提高鄉村人口承載力、產業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為方向,以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為支撐,以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為紐帶,強化改革驅動,突出雙創引領,大力發展新產業新業態,構建產業門類合理布局、資源要素有效集聚、創新能力穩步提升、內生動力充分激發、綜合效益明顯提高的產業體系,形成與城鎮產業科學分工、優勢互補、結構優化、合作發展,富有中國特色的鄉村產業發展新格局。

中國特色鄉村產業的內涵和外延十分豐富,在發展中要把握好四條原則。一是堅持以農為本,這是鄉村產業發展的基本前提。鄉村產業發展必須紮根於農村、立足於農業、服務於農民,充分利用農村特有的資源優勢、人文條件、生態風光,將農村作為長期發展的堅實基礎。二是堅持協調帶動,這是鄉村產業發展的本質要求。要把產業發展落到促進農民增收、農村繁榮上來,在保持鄉村生態環境、鄉土風情、公序良俗的基礎上,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發展道路。三是堅持融合發展,這是鄉村產業發展的必要途徑。要進一步延長產業鏈條,拓展產業空間,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交叉融合,發展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孕育鄉村發展的新動能。四是堅持充滿活力,這是鄉村產業發展的衡量指標。產業發展的好或不好,關鍵是看產業是否具有活力。要不斷培育新型經營主體,深入推進創業創新,引領鄉村產業參與市場競爭,塑造核心優勢,實現可持續發展。

二、明確中國特色鄉村產業振興的重點任務

鄉村產業振興任務艱巨,不同產業的功能定位不盡相同,要準確把握髮展目標和方向,突出四個重點任務。

一是保障供給。保障國家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供給安全,是鄉村產業發展的第一要義。要鞏固提升糧食等重要大宗農產品生產能力,確保國家糧食安全。調整優化農業結構,推進農業由增產導向轉向提質導向,立足農村資源稟賦優勢,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休閑農業、鄉村旅遊、勞動密集型加工製造業、生產性和生活性服務業,提高農業供給體系質量與效率,滿足居民日益增長的綠色優質物質產品和生態文化等精神產品需求。

二是生態涵養。要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大力推行綠色生產生活方式,統籌山水田林湖草系統治理。強化政府與市場主體的生態環境保護責任,加強對可能產生污染的重點領域、重點產業監管,強化產業內部重點環節環境風險管控,應用先進適用的環保技術設備,儘可能降低對環境的負外部性。發揮鄉村生態優勢,大力發展鄉村綠色生態環保產業,加強鄉村資源回收利用和污染治理,將綠水青山打造成金山銀山。

三是帶動農民。要以人民為中心,把產業發展落到促進農民增收上來,全力以赴消除農村貧困,推動鄉村生活富裕。繼續推進城鎮化進程,通過減少農民來富裕農民,促使農村人口和勞動力向城市轉移定居。但要看到,這個過程是相對緩慢和持續的過程,即便是城鎮化率達到發達國家水平,我國仍有數以億計的人口留在農村,他們生產、生活都需要產業支撐。鄉村產業發展必須擔負起創造穩定鄉村就業的功能,實現農民更高質量就業,密切與農民的利益聯結,促進農民收入持續快速增長。應大力發展鄉村非農產業,充分發揮其帶動就業、促進作用方面的顯著作用。

四是城鄉融合。要立足城鄉不同資源稟賦優勢,通過產業錯位布局、協同配合,整合城鄉各類生產要素,實現城鄉融合發展。一方面,要加強城鄉產業之間的銜接和配套,將城市產業的部分配套產業如原材料生產和初加工等放在鄉村,鄉村產業的部分配套產業如產品設計、終端銷售和配送等放在城市,充分發揮城鄉比較優勢,產業各個環節優化布局,實現互促共進雙贏。另一方面,要加快引導城市的先進生產要素如人才、資金、技術、管理、信息等進入鄉村產業,提升鄉村產業發展能力與水平,開闢更廣闊的空間,通過產業發展一體化,有效縮小城鄉差距。

要高度重視我國鄉村產業層次較低、資源利用較為粗放、對人才資金技術等要素的吸引力不強、經濟效益相對低下等發展質量問題。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要以推動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為主線,進一步明確和細化鄉村產業發展戰略目標。著眼於增強產業實力,加強龍頭帶動,培育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和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提升產業競爭力;加快推進提質增效,提高單位面積經濟密度,提高資源利用率、勞動生產率;優化產業機構,提高主導產業產值比重,增強就業增收帶動能力。著眼於增強產業內生動力方面,強化體制機制創新,引進鄉村外部的人才、資本和管理理念,建立合理的利益聯結機制;加快新產品開發和新技術新模式應用,多渠道開拓市場,多元化培育新產業新業態,促進產品服務價值實現;注重科技創新、擴大研發支出規模,提高全要素生產率。著眼於增強產業可持續發展能力,倡導綠色發展理念,注重節約資源、保護環境、造福社會、和諧發展,降低單位產出能源資源消耗,增加環境保護投入,降低污染物排放水平,實現污染物達標排放,鼓勵發展清潔生產,加強廢棄物處理和資源化利用,不斷提高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

三、加快完善中國特色鄉村產業振興的支持政策

鄉村產業振興要發揮好政府和市場兩方面的應有作用。政府層面要抓緊制定鄉村產業振興計劃,編製重點發展的基礎產業目錄、重點支持的經營業態目錄、重點建設的產業體系目錄,建立產業效率評估體系。市場層面要大力消除阻礙資源要素自由流動平等交換的體制機制性障礙,激活要素活力、市場活力、主體活力。

一是推進城鄉要素分配均等化、公共服務供給一體化。全面落實城鄉統一、重在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保障機制,完善農村水電路氣房網等基礎設施。把農業農村作為財政支出的優先保障領域,中央預算內投資繼續向農業農村傾斜,優化投入結構,創新使用方式,提升支農效能;加大各級財政對主要糧食作物保險的保費補貼力度,建立對地方優勢特色農產品的保險補貼政策。引導資金流向農業農村,全面落實農村金融機構存款主要用於農業農村發展的考核約束機制,實施差別化貨幣政策,健全覆蓋市縣的農業信貸擔保體系,改革抵押物擔保制度,完善抵押物處置機制,擴大涉農貸款規模,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撬動金融和社會資本注入農業。對城市資本、人才、技術等要素下鄉興業制定優惠政策,引導外部要素向農村流動。

二是繼續深化農村重點領域改革。通過改革,創新鄉村產業振興制度供給,優化資源要素配置方式。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落實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30年政策,在基本完成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的基礎上強化確權成果應用,完善農村土地「三權分置」制度,加快培育新型經營主體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加快推進農村「三塊地」改革,完善新增建設用地保障機制,將年度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確定一定比例用於支持農村新產業新業態發展,抓緊完善農民閑置宅基地和閑置農房政策,探索宅基地所有權、資格權、使用權「三權分置」,允許通過村莊整治、宅基地整理等節約的建設用地採取入股、聯營等方式,重點支持鄉村休閑旅遊等產業和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全面開展清產核資、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身份確認、股權量化等工作,研究賦予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特別法人資格的辦法。培育壯大農村集體經濟,穩妥開展資源變資本、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自然人農業變法人農業的改革,打造服務集體成員、促進普惠均等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推進農業農村管理體制改革,嚴格落實各級黨委抓農村基層黨建工作責任制,發揮縣級黨委「一線指揮部」作用,實現整鄉推進、整縣提升。深化農村社區建設試點工作,完善多元共治的農村社區治理結構。深化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提高農民文明素質和農村社會文明程度。構建農業生產投入一體設計、農村一二三產業統一管理、農業國內國際「兩種資源、兩個市場」統籌調控的大農業管理格局。

三是打造多元化、特色化的鄉村產業融合發展格局。發展特色鄉村產業,發揮區域特色與優勢,打造一大批優質專用、特色明顯、附加值高的主導產品,做強做大區域公用品牌;圍繞有基礎、有特色、有潛力的產業,創建一批帶動農民能力強的現代農業產業園,建立農民充分分享二、三產業增值收益的體制機制。壯大新產業新業態,大力發展鄉村休閑農業、鄉村旅遊、森林康養等多元化鄉村產業,推進農業、林業與旅遊、文化、康養等產業深度融合;加快發展農村電商,加快建立健全適應農產品電商發展的標準體系,支持農產品電商平台和鄉村電商服務站點建設,發展電商產業園;加快發展現代食品產業,在優勢農產品產地打造食品加工產業集群,積極推進傳統主食工業化、規模化生產。完善小農戶發展政策和機制體系,持續推進農業保險擴面、增品、提標,探索開展價格保險、收入保險試點,推廣「保險+期貨」模式;支持農戶與新型經營主體通過訂單農業、股份合作等形式建立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讓處於產業鏈低端的小農戶也能分享財政支農的政策紅利、參與全產業鏈和價值鏈的利益分配。

來源:中國黨政幹部論壇

來源:轉載自新三農

編輯:裴遜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農業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現代農業讓城市更美好——黨的十八大以來都市現代農業發展綜述

TAG:中國農業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