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馬俊河:民勤沙漠里育出綠色產業

馬俊河:民勤沙漠里育出綠色產業

每日甘肅網記者王佔東

5月3日上午,甘肅省紀念五四運動99周年暨「踐行新思想擁抱新時代」青春故事分享會在蘭州舉行。來自武威市民勤縣,現任拯救民勤志願者協會總幹事、民勤縣國棟生態沙產業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馬俊河,分享了他和團隊創造的梭梭農莊在民勤沙漠里取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實踐突破。

馬俊河說:「我的家鄉民勤縣位於巴丹吉林沙漠和騰格里沙漠之間,三面被沙漠包圍,是一個典型的『沙漠綠洲』。2004年有專家說,按當時沙漠化的速度,再有17年民勤的兩大沙漠合攏,地下水枯竭,就不再適合人類生存,民勤縣也將隨之消失。時任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作出了『決不能讓民勤變成第二個羅布泊』的重要批示。作為一名身在異鄉的遊子,一種焦慮感、使命感襲上心頭,我暗自想:必須要為保護家園做點什麼。」

「一有空,我就在網上關注一些民勤生態環境的帖子,也時不時地在論壇上跟帖發帖,為家鄉吶喊。2005年,我回到蘭州工作,在網上認識了創辦「拯救民勤網」的老鄉韓傑榮。隨後,我們一起創建了拯救民勤志願者協會,利用業餘時間,動員社會力量參與防沙治沙。」馬俊河說。

馬俊河介紹,2007年春天,他們從網上招募來20位青年志願者種梭梭,開始了漫長的防沙治沙之路。梭梭看上去枯瘦,但耐旱、耐寒、抗鹽鹼,是很好的固沙植物。12年的不懈努力,通過志願者們一傳十、十傳百的宣傳推薦,尤其是在團省委的指導幫助下,拯救民勤志願者協會迅速壯大,現已有2名專職人員,核心志願者38人,活躍志願者7820名。自2007年第一次活動開始,先後在民勤縣建設了6個志願者生態林基地,種植梭梭等各類林木2.8萬餘畝,成活率超過85%,有效解決了12個村莊周邊的流動沙丘,讓村民的生產生活不再受流沙侵襲。今年,拯救民勤志願者協會聯合多方,從植樹節開始,開展為期兩個月的「構築生態屏障,守護綠色絲路??西部青年在行動」春季植樹造林行動。

馬俊河介紹,經過大家持續努力,家鄉的生態環境改善了,但是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仍慢慢離開民勤。被撂荒的土地越來越多。我們擔憂的是,人沒了,綠洲誰來守?為了讓更多的鄉親們願意留在民勤,我們又嘗試了一條產業化治沙致富的道路。

2009年,馬俊河辭去蘭州的工作,註冊成立了民勤縣國棟生態沙產業專業合作社,積極動員農戶入社,來種植一些產值高又節水的作物,比如民勤蜜瓜、紅枸杞、紅棗、釀酒葡萄等,讓仍然在這片土地上耕種的農民獲得應有的回報,給予人們留守的理由。

因為獨特地理條件和氣候,合作社種植的農產品品質非常好,但受交通不暢和信息閉塞等不利因素的影響,銷量和銷售價格不太理想。2015年,馬俊河和他的團隊在全省農村青年電商培育工程的帶動下,積極培養青年電商人才,開展電商幫扶計劃,開發特色農產品16種,註冊了梭梭農莊商標,通過電商幫助村民們將產品銷售出去,帶領村民走出了一條保護環境與發展產業攜手並進的新路子。

馬俊河介紹,沾著露水的民勤蜜瓜當天在地頭採摘,第二天就到北上廣等大城市消費者的餐桌上,一箱裝兩個,售價69元。這樣算下來,合作社的蜜瓜種植戶一畝能多收入1000元。我們還為民勤蜜瓜取了個生動的名字??「沙瓜先生」。2017年,「沙瓜先生」一經推出,就引起各方廣泛關注,在眾籌平台得到極好的反響,成為走向全國的網紅,全年銷售密瓜500噸,為農民帶來收入200多萬元。合作社的農民吳正榮,2010年開始種枸杞,但是種出來一直賣不掉,兩年沒有收入,加入電商幫扶計劃後,畝產值達到1.2萬元。

三年來,合作社與132戶農民簽訂包銷協議,授權網店27家,累計銷售農產品2483.7萬元。推廣節水灌溉及設施農業、沙產業等帶動農業產業投資1600餘萬元。直接解決就業230人,間接帶動就業600多人,為農民增收673.6萬元。在和村民良性合作促農增收的同時,合作社三年累計提取利潤37.5萬元用於生態恢復和荒漠化治理,讓一株株梭梭阻擋風沙入侵,實現了生態保護與經濟效益的雙豐收。

馬俊河說,實踐充分證明,在生態脆弱地區,生態與產業是緊密相關的,產業發展離不開良好的生態環境,生態環境治理需要發展產業提供資金支持。在生態扶貧的道路上,我們做了四件事:一是附近的貧困戶可以在農閑的時候以治沙工人的方式參與生態治理,以每年春季植樹周期2個月為例,每人可以獲得6000多元的工資收入;二是通過種植農田防護林帶和植被恢復,可以保護就近村莊的農作物減少風沙帶來的損失,提高產量,增加農民收入;三是在生態治理過程中,協會與村民建立了十分信任、融洽的關係,通過按需種植、電商銷售,農產品價格可以翻一番,農民收入也實現翻番;四是鄉親們在同來自全國各地的青年志願者一起開展生態環境治理過程中,自身眼界開闊了不少,志願者為農村發展出謀劃策甚至全程幫助,帶動有意識、有思想的青年投身農村電商,發展特色農產品加工產業,不斷提高農產品附加值,成為新時代的職業農民,也成為脫貧致富、鄉村振興的中堅力量。

馬俊河說:「今後,我們將持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壯大綠色隊伍,傳播綠色理念,培育綠色產業,在生態扶貧一線展示青春風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每日甘肅網 的精彩文章:

和政十六萬畝梨花競相綻放 笑迎八方遊客
如何收藏紫砂壺

TAG:每日甘肅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