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朝被李自成覆滅,宋朝卻能輕易鎮壓方臘起義,都是鎮壓起義,為何明朝還不如宋朝?

明朝被李自成覆滅,宋朝卻能輕易鎮壓方臘起義,都是鎮壓起義,為何明朝還不如宋朝?

有一種說法叫「強明弱宋」,說的是明朝國力強盛,而宋朝卻很羸弱,用納貢的方式來獲得和平。農民起義在並不少見,每個朝代都經歷過,不少皇帝就是靠農民起義起家的。

在歷史上,方臘確有其人,而且也確實是農民起義軍的首領。但歷史中的方臘遠沒有《水滸傳》里那麼牛,面對童貫的鎮壓,方臘起義軍不到一年就覆滅了,不像李自成那樣,壯大到覆滅明朝的地步。

那麼問題就來了,為何強大的明朝被李自成的農民起義軍給滅了,而羸弱的宋朝卻能一直鎮壓農民起義?這其實有三點原因。

1.兩個朝代的統治力不同

明朝有300萬大軍,極盛時期統治著近1000萬平方公里的國土;宋朝也有150萬大軍,國土才280萬平方公里,從兵力和國土面積的對比,就能看出區別。明朝國土面積大,古代的通訊手段又比較落後,一旦偏遠地區發生起義,報信需要時間,組織兵馬需要時間,行軍需要時間,鎮壓也需要時間,往往要好幾年才能解決起義。宋朝就方便多了,國土小也有好處,那就是耗時少,所以宋朝鎮壓起義的效率非常高。

2.生活水平不同

宋朝雖然弱小,但商業卻是最發達的,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也是最高的。古代農民為何會起義?無非就是窮到活不下去了,想要造反求出路,如果生活還過得下去,誰都不願意造反。就算造反了,老百姓的積極性也不高,比如方臘起義時,雖然有十幾萬大軍,但他們沒有視死如歸的氣勢,看到童貫率領的全副武裝的宋軍就怕了,所以不到一年就覆滅了。

反觀明朝後期,農民是真的太窮,所以打仗時不怕死。加之不少明軍也過不下去了,明朝連軍餉都發不起,陣前投敵的不在少數,甚至有的將領帶領整支軍隊投靠李自成。

3.軍制不同

宋朝很聰明,知道老百姓要是太窮就容易造反,於是特別改進了軍制。歷史上發生天災的地區是最容易出現農民起義的,於是宋朝就針對這種情況進行徵兵,老百姓不是活不下去了嗎?宋朝就去災區徵兵,這樣做不僅增強了宋軍的實力,又能避免災民造反。

明朝的軍制很特別,和秦朝很像,將人們的職業進行了固定,如果父親是兵,那長子也必須當兵;如果父親是農民,那長子也必須當農民。這樣做保證了各個職業的穩定性,但也留下禍端,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的熱情也逐漸降低,軍戶越來越懶,能打仗的人越來越少。特別是到了明朝後期起義頻發時,明軍的戰鬥意志甚至沒有起義軍高,自然再也鎮壓不了起義,導致了明朝的覆滅。

延伸閱讀

美國是海灣戰爭的最大贏家,那第二贏家是誰?不是英國或沙特,而是這個小國

如果繼承皇位的不是四爺雍正,而是十四爺胤禵,清朝會變成什麼樣?

康熙朝的侍衛統領,雍正朝的兵部侍郎,乾隆朝的內閣學士,圖理琛為何能被三位皇帝重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根知底 的精彩文章:

豪格與多爾袞的勢力不相上下,為何多爾袞成了攝政王,豪格卻什麼都沒得到?
錦衣衛最神秘的機構,只抓正三品以上官員,有人被關了37年,出來時已成植物人

TAG:知根知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