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淺談敦煌學中的敦煌藝術

淺談敦煌學中的敦煌藝術

本世紀初葉,敦煌藏經洞藝術的被發現,震動了國內外學術界,引起了國內外學者的關注與研究,從而在世界上興起了一門新的科學學科──敦煌學。

從此,敦煌的名字響遍全球,人們對敦煌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世界上掀起了一股敦煌熱。國際性的敦煌學術討論會不斷召開,並成立了各種敦煌學研究機構,創辦了一些敦煌學研究的專門刊物,以「敦煌」、「飛天」命名的各種商品已衝出中國,飛向世界。取決於莫高窟壁畫的《絲路花雨》及中日合拍的大型歷史故事片《敦煌》的演出,曾轟動了全國和世界文化界。每年去敦煌參觀遊覽的遊客更是絡繹不絕。可以說,從學術界、文化界、藝術界以致大中小學學生、社會青年都很想了解敦煌和敦煌學。

所謂敦煌學,就是指以敦煌遺書、敦煌石窟藝術、敦煌學理論為主,兼及敦煌史地為研究對象的一門學科。這門學科所涉及的範圍非常廣泛,大凡中古時代的宗教、民族、文化、政治、藝術、歷史、地理、語言文學、文學、哲學、科技、經濟、建築、民族關係、中西交通等各門學科,都可利用敦煌學資料,或填補空白,或糾正前人的錯誤,或改變某些傳統的說法。正是由於敦煌藝術或敦煌石窟藝術的內容十分廣泛,所以有人喻之為「藝術的海洋」,我國中古時期社會經濟和意識形態的「百科全書」。

我們這樣表述敦煌學,是由其性質決定的,因為所謂敦煌學,就是指以敦煌為研究對象的一門學科。而在中國數千上萬的州郡縣中,敦煌所以獨特,以地名學,形成了一門國際性的顯學,正是由於在敦煌發現了五萬卷左右的敦煌遺書和在敦煌保存下了的莫高窟、榆林窟、西千佛洞等為代表的大量石窟藝術的緣故。也是由於敦煌遺書和敦煌石窟藝術的存在,敦煌學才成了一門學科。敦煌學既然是一門學科,就有必要從理論上加以探討,既要搞清楚敦煌學這門學科的一系列理論問題,因此敦煌學理論,自然是敦煌學研究的主要對象之一。還由於敦煌學是以地名命名的一門學科,所以敦煌史地也是敦煌學研究的對象之一。

我們這樣表述敦煌學,也是由敦煌學本事的發展決定的。敦煌學是一門發展中的學科,通過其發生、發展的歷程,也可以看出我們這樣表述敦煌學的緣由。

敦煌學的內容雖然十分廣泛,但經過科學的整理、歸納、分離後,都可以包含在敦煌遺書、敦煌石窟藝術,敦煌學理論和敦煌史地之下。現將其簡單敘說如下:

第一,敦煌遺書。敦煌藏經洞發現的遺書,總數達五萬卷之多,其中絕大多數是寫本,一小部分是木課本,刻本中有唐咸通九年(868年)刻的《金剛經》,首尾完整,卷首有一副「佛說法圖」,雕刻者刀法純熟,線條細緻工整,充分顯示了我國雕版印刷術的精湛技術,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木課本書籍。這些書籍初用漢文書寫外,還有用藏文、梵文、康居文、回鶻文、于闐文、龜茲文、突厥文、栗特文等抄寫的。藏書的內容,以佛教經典為最多,還有道教經典,經、史、子、集四部書,侍、詞、典、賦通俗文學,域外古語言古宗教、圖經、方誌、醫藥、曆書、社會經濟資料等一應俱全,應有盡有。此外,還存有寺院的契約、賬簿、戶籍、信札等經濟歷史資料。尤為可貴的是,許多寫本註明了抄寫年月,最早的是東晉永和九年(3535年),抄本《佛說無常經》(藏於蘇聯),最遲的為北宋聖八年(1030年)抄本《雜寫》(藏於巴黎)。這些手抄經卷、書籍時代性很強,是研究當時社會生活面貌的真實材料,也是研究我國近二千年學術文化發展的寶貴文獻。

第二,敦煌石窟藝術。我們所說的敦煌石窟藝術,包括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和安西榆林窟等,因為這些石窟都屬於漢代敦煌群的境內,而且石窟的形成、開鑿年代和藝術風格,也都是相同的。但只有莫高窟的規模最大,寶藏最豐富,保存的最完整,最具有代表性。

敦煌莫高窟的代表作品,包括無數宏偉絢麗的壁畫和數以千計的優美彩塑,以及琳琅滿目的圖案裝飾、佛畫、佛綉,充分反映了我國古代藝術家在繪畫和塑造藝術上的高超造詣。敦煌石窟藝術,是中國繪畫史、美術史、雕塑史的重要內容之一。並且敦煌石窟藝術中還包括許多古代的木檐建築,因而也是中國建築史的重要內容之一。

第三,敦煌學理論。敦煌學是一門發展中的學科,其理論建設還不夠充分,仍在不斷深化和探討之中。敦煌學理論主要包括敦煌學的概念、範圍、特點、研究對象,敦煌學在藝術研究上的價值,目前研究敦煌學的作用和意義,敦煌學本身的發展史等等。

第四,敦煌史地。我們所說的敦煌史地,就是指研究中古時代的敦煌歷史和敦煌歷史地理。並非是林文說的主要是說對敦煌遺書中有關敦煌地區的政治、經濟、軍事、社會風俗、中西交通等方面的歷史文獻的研究和對敦煌、安西縣境內現存古代遺址、遺物的考古研究以及對壁畫中、供養人題記中有關敦煌史地記載部分的研究。因為敦煌遺書中有關敦煌地區的歷史文獻,如《沙洲都督府圖經》等,可以歸納到敦煌遺書之內,而敦煌莫高窟壁畫中和供養人題記中有關敦煌史地的記載,則可歸納到敦煌石窟藝術之內,至於敦煌、安西兩縣境內現存的遺址,遺物的考古研究,則屬於地方史研究範圍。而作為敦煌學研究對象的敦煌史地則是指與敦煌學其他三個主要研究對象相互關聯,即與敦煌藝術的產生,發展等有密切關係的敦煌歷史和敦煌歷史地理。正是從這個意義上我們才說,敦煌學是指以敦煌遺書,敦煌石窟藝術和敦煌學理論為主,兼以敦煌史地為研究對象的一門學科。

現在的敦煌市位於河西走廊的西端,是甘肅省最西邊的一個縣級市。它東臨安西縣,西與新疆若羌縣接壤,南與南北蒙古自治縣和阿克塞哈薩克族自治縣毗鄰,北與新疆哈密市相連。地處東經92°13"―95°30",北緯39°35"―41°35"之間。東西長60-240公里,南北寬90-190公里,總面積31200平方公里,佔全省總面積的6.9%。僅次於蘇北和阿克塞兩縣。平均每平方公里只有3.39人。人均佔有土地443畝。是甘肅幅員遼闊,人煙稀少的地區之一。雖然敦煌面積很大,但綠洲面積只有210萬畝,僅佔總面積的4.48%。其餘絕大部分是戈壁、沙漠和山地,所以敦煌有「戈壁綠洲」之稱。

敦煌是絲綢之路上的著名重鎮和咽喉要道。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樂尊和尚在敦煌鳴沙山創建了莫高窟最早的洞窟,到武則天時已有千餘個窟龕。現尚存歷代洞窟492個,壁畫45000多平方米,彩塑2415身。這是一處由建築、繪畫、雕塑組成的綜合藝術寶庫。1900年,在莫高窟又發現藏經洞,從這個封閉了900年的洞里找到許多經卷文書、織綉、畫像、文物共5萬多件,其中各種古代民族文字的寫本。文物圖書的年代包括從公元4世紀到14世紀十個世紀。這是本世紀初震驚中外學術界的一件大事。自從藏經洞打開後,研究敦煌的人越來越多,逐漸形成了敦煌學這門學科。莫高窟主要的藝術創作是泥塑和壁畫,二者融為一體,是一大特色。彩塑大體經過三個藝術發展時期,第一是早期,包括北魏、西魏、北周三個朝代。大多用於浮雕,造型厚重,手法簡樸,人物一般直立或端坐,動態較少。第二是隋唐極盛期,每個窟龕都列置以佛為中心的群像,以3到11軀不等。最高的佛像是北大像,達33米,次則是南大像,高26米。菩薩像漸由早期的男相變為女相,姿態自由,身材勻稱,肌膚細膩,裝飾華麗,製作極為精細。天王力士比例協調,勇武有力,精神飽滿。雖然塑造的總是那幾個人物,但體型,面相,神態千差萬別。造型敷彩以現實生活中的人物為藍本,又適當誇張。如佛弟子迦葉的老成持重,阿挪的聰明俊秀,卻刻畫的極有個性。而且每個人物都成為獨立的造型,不像早期塑像那樣貼著牆壁。衣紋塑造也不像早期那樣僅用陰刻線條表示,而是極其寫實。表現出來衣褶重疊,有逼真的立體感和質感。細部處理多用彩繪和金箔裝飾,色彩對比強烈。同時克服了隋朝以前人物頭部過大,身體僵硬的通病,肌體勻稱,動作自如。第三個時期是衰落時期,包括五代到元等朝代,氣魄已遠不如唐代,形象比較單調。

莫高窟中壁畫的發展與彩塑大致相同。早期壁畫中除佛像外,有許多情節性的佛教故事畫,大多表現釋迦牟尼前世捨己救人的悲慘場面和自我犧牲的精神。不少故事只能在敦煌壁畫中見到,基本造型手段是採用我國傳統的線描,線條粗壯有力,比較簡單,北魏以前人物衣冠服飾同彩塑一樣,明顯保留印度波斯的風習。有時還用來自西域的明暗暈染去表現立體感。北魏晚期以後,變為傳統的繪畫染色法,形成「中原式風格」。隋唐時期壁畫內容主要是圖明佛經,其中凈土宗在壁畫中表現的最多。畫上的凈土世界極其富麗美妙,有金銀琉璃裝飾的樓閣,大如車輪的蓮花,表演優美舞蹈的飛天,這種樂觀美滿的生活,朝壁畫中苦行禁慾的精神無疑具有極大的差別。許多畫面中還夾帶著表現了當時社會的生活和生產,富有生活氣息。唐代壁畫中人物造型非常多樣,生動活潑,尤其是飛天,不但形象美麗豐滿,線條流暢飄逸,而且成排成航行雙雙對對在浮雲中遨遊穿行。色彩的鮮明燦爛,境界的開闊,氣魄的宏大和構圖的複雜都遠非北朝可比。盛唐是中國壁畫史上的頂峰時期,宋以後的洞窟壁畫便黯然失色,與彩塑一樣進入衰落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臨夏州美術館 的精彩文章:

TAG:臨夏州美術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