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年輕人追求「佛系」是一種社會病態,戰友你別學

年輕人追求「佛系」是一種社會病態,戰友你別學

原標題:年輕人追求「佛系」是一種社會病態,戰友你別學


【版權聲明】軍旗獵第144期;投稿:654959425@qq.com;主播:遙兒;作者: 楊明月;圖片:網路;美編 :甜甜;本文經授權發布;


前段時間,網路上突然出現了一個很火爆的詞——佛系。所謂「佛系」,就是指對什麼事情都看的很平淡,不去主動爭取,一切隨緣的一種生活態度。微博、朋友圈幾乎被相似的佛系內容刷屏了,人人都想過一種佛系的人生,開始為自己的不作為找借口。


我身邊也有不少這樣的女孩子,整天說著要做一個「佛系女孩」,減肥的也不好好減了,說什麼佛系減肥法:身上的肉如果與你無緣的話,自會離去。美其名曰說是安於現狀,是一種新的生活態度。這種看似娛樂的消遣方式,實則是一種社會病態。



到了晚年,你說你要安於現狀,與世無爭,那是常態。可在青年時期,你就說你要順其自然,安於現狀,那是病態。在本該為自己的未來奮鬥的年紀,突然尥蹶子說我不幹了,順其自然吧,愛誰誰。在一點保障都沒有為自己攢下、沒有足夠的能力去支撐自己夢想的時候,這種行為,本就是一種病態。

社會本就是一個充滿競爭的平台,無論做什麼都會或明或暗的與人競爭,競爭過後不是一定會有好的結果,但如果連最起碼的掙扎都放棄了,無論與誰而言,都是一種失敗。


人們常說,年輕人是祖國的未來,如果未來的繼承者是一個什麼都隨緣,與世無爭的人,那我們的未來就真的令人擔憂了。


這種社會現象的出現也不是沒有原因。初入社會的年輕人很難適應社會及家庭帶來的壓力,乾脆就選擇麻痹自己,通過其他方式尋找慰藉。這也就不難理解像「李子柒」那樣的自媒體為什麼會脫穎而出了。在生活壓力和社會壓力的雙重作用下,追求一種古法生活,反倒成了人們內心渴望的生活方式。從鄉土中生長起來的中國人,終歸還是想要回到土地上,依附於土地,過一種極簡的生活。像視頻中精緻的女孩子一樣,衣食住行都自己動手,生活在自己的一方靜謐之中。這讓很多人都心神嚮往,但仔細想想,如果真的回歸到了古法的生活狀態,又有幾個人能夠甘心呢?



從追求佛系生活到渴望古法生活,年輕人看似矛盾的背後,其實都只是想要逃避現實社會的壓力罷了。社會的壓力致使年輕人追求佛系,佛系又成為一種社會病態,這是一個難解的命題。能夠解開的也只有年輕人自己和他們夢想的重量了。

勇敢追夢的人是不會懼怕壓力的,更不會有什麼追求佛系。對於年輕的戰友來說,人生才剛起步,一切都會是最好的安排!

相關鏈接——佛系,網路流行詞,該詞的含義是一種有目的地放下的生活態度。該詞最早來源於2014年日本的某雜誌,該雜誌介紹了「佛系男子」。2017年12月,「佛系青年」詞條刷遍朋友圈,火遍網路。佛系作為一種文化現象,有看破紅塵、按自己生活方式生活的一種生活狀態和人生態度。該詞衍生出「佛系青年」「佛系男子」「佛系女子」「佛系子女」「佛系父母」「佛系追星」「佛系生活」「佛系乘客」「佛系學生」「佛系購物」「佛繫戀愛」「佛系飲食」等一系列的詞語。佛系青年,網路流行詞,含義是指那些在快節奏的都市生活中,追求平和、淡然的生活方式的青年人。該詞最早來源於2014年日本的某雜誌,該雜誌介紹了「佛系男子」,把喜歡獨自待著,關注自己興趣愛好和生活節奏,不想在談戀愛上浪費時間的男性稱為「佛系男子」。2017年12月,「佛系青年」詞條刷遍朋友圈,火遍網路。與「佛系青年」相關的詞還有「佛系」、「佛系男子」、「佛系追星」、「佛系生活」等一系列的詞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軍旗獵獵 的精彩文章:

僅用四步,看似優秀的年輕軍官踏上了不歸路!
軍官五問:3個半月搞4項集訓,是提高戰力還是添亂?

TAG:軍旗獵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