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TOP小區問題處理思路

TOP小區問題處理思路

1.接入類

1.1定位思路和基本步驟

接入失敗通常有三大類原因:無線側參數配置問題、信道環境影響以及核心網側配置問題。因此遇到無法接入的情況,可以大致按以下步驟進行排查。
1)確認是否全網指標惡化,如果是全網指標惡化,需要檢查操作,告警,是否存在網路變動和升級行為。
2)如果是部分站點指標惡化,拖累全網指標,需要尋找TOP站點。
3)查詢RRC連接建立和ERAB建立成功率最低的TOP3站點和TOP時間段。
4)查看TOP站點告警,檢查單板狀態,RRU狀態,小區狀態,OM操作,配置是否異常。
5)提取CHR日誌,分析接入時的信道質量和SRSSINR是否較差(弱覆蓋),是否存在TOP用戶。
6)針對TOP站點進行針對性的標準信令跟蹤、干擾檢測分析。
7)如果標準信令和干擾檢測無異常,將一鍵式日誌,標口跟蹤,干擾檢測結果返回給開發人員分析。

1.2常見接入失敗原因

1.2.1資源分配失敗導致RRC連接建立失敗


話統指標項:
關聯指標項:
資源分配失敗導致的RRC連接建立失敗,按照原因細分有SRS資源分配失敗、PUCCH資源分配失敗、用戶數規格受限三種
1SRS/PUCCH資源分配失敗處理方法:
1)打開SRI自適應開關(SriAdaptiveSwitch),自適應調整SRI調度周期
MML命令:MODGLOBALPROCSWITCH: SRIADAPTIVESWITCH=ON;
2)打開小區級子幀樹重配開關,根據小區資源使用情況,動態調整SRS的子幀配置
MML命令:MOD CELLALGOSWITCH: SRSALGOSWITCH=SrsSubframeRecfSwitch-1;3)打開PUCCH演算法開關,當PUCCH資源不足時可以發起資源配置調整
MML命令:MODCELLALGOSWITCH: LOCALCELLID=x, PUCCHALGOSWITCH=PucchSwitch-1;
4)將SRS資源配置方式修改為接入優先
MML命令:MODSRSCFG: LOCALCELLID=x, SRSCFGIND=BOOLEAN_TRUE, TDDSRSCFGMODE=ACCESS_FIRST;
2、用戶數規格受限:
目前版本單小區最大支持的同步用戶數為400,當小區最大用戶數接近或超過400時,會出現由於資源分配失敗導致的RRC建立失敗,同時考慮用戶感知速率,建議小區用戶超過350
在無法及時擴容的情況下,可採取下面應急措施:
1)增大T302定時器,增加在RRC連接建立拒絕後延長懲罰的時間(默認4s
MOD RRCCONNSTATETIMER:T302=16;
2)縮小覆蓋:調整下傾角,或減少RS功率,縮小小區覆蓋

1.2.2流控導致的RRC連接建立失敗

話統指標項:
關聯指標項:
CPU負荷大於80%觸發流控,80%~85%之間回復RRCREJECT,大於85%直接丟棄,建議CPU負荷大於80%時進行單板擴容,如果CPU負荷增加,暫無法擴容,可採用以下應急措施:
1、增大T302定時器,增加在RRC連接建立拒絕後延長懲罰的時間(默認4s
MML命令:MODRRCCONNSTATETIMER: T302=16;
2、縮小覆蓋:調整下傾角,或減少RS功率,縮小小區覆蓋;
3、關閉FAST ANR特性:
MML命令:MODENODEBALGOSWITCH:ANRSWITCH=IntraRatFastAnrSwitch-0&UtranFastAnrSwitch-0&GeranFastAnrSwitch-0&CdmaFastAnrSwitch-0;
4、關閉UL COMP
MML命令:MODCELLALGOSWITCH: LOCALCELLID=x, ULCOMPSWITCH=DISABLE;
5、關閉下行頻選:
MML命令:MODCELLALGOSWITCH: LOCALCELLID=x, DLSCHSWITCH=FreqSelSwitch-0;

1.2.3 UE無應答導致RRC建立失敗

話統指標項
關聯指標項:
UE無應答導致的RRC建立失敗,通常是由於上行干擾或弱覆蓋導致終端無法收到RRC建立消息或RRC建立完成消息無法解調,需要排查干擾、解決弱覆蓋問題
優化建議:
1、結合實際無線環境通過工程參數調整、站點補盲解決弱覆蓋問題;
2、根據干擾在每個PRB上的分布特徵,定位干擾類型,排查干擾源;
3、極端情況下提升小區最小接入電平控制用戶接入;
4、調整上行功控參數路徑損耗因子(0.7)、PUSCH標稱P0值(-67)提升UE發射功率;
MML命令:MOD CELLULPCCOMM
5、降低RACH最大傳輸次數,減少邊緣用戶RRC請求
MML命令:MOD RACHCFG

1.2.4無線資源不足導致E-RAB建立失敗

話統指標項:
關聯指標項:
首先判斷小區用戶數是否超規格,如果確實由於用戶多導致的E-RAB建立失敗,則需要進行擴容;對於暫時無法擴容的,按照RRC建立失敗時的應急措施緩解;
對於小區用戶數未超規格的,可能是由於小區參數配置措施導致,需要進行全參數核查,如果參數沒有問題,則需要進行IFTS跟蹤,將結果反饋至研發確認

1.2.5 UE響應超時導致E-RAB建立失敗

話統指標項:
UE無響應問題常見有以下情況:
1、基站下發了RRC_SECUR_MODE_CMD消息沒有收到UERRC_SECUR_MODE_CMP消息;
2、基站下發了RRC_UE_CAP_ENQUIRY消息沒有收到UERRC_UE_CAP_INFO消息;

1.2.6安全模式配置失敗導致E-RAB建立失敗

話統指標項:
通常情況下,出現安全模式配置失敗問題主要由以下幾種原因:
1TOP終端導致;
2、基站完整性保護演算法配置錯誤;
3、核心網配置問題導致;
對於以上原因,都需要進行信令跟蹤並聯合核心網、終端側進行定位;

1.2.7傳輸問題導致的E-RAB建立失敗

話統指標項:
出現傳輸問題導致的E-RAB建立失敗,一般有以下原因:
1、本端IP地址或者對端IP配置錯誤,導致IPPATH自建立失敗;
2IPRT等配置錯誤,導致IPPATH鏈路不可用;
3、資源組無法給IPPATH分配傳輸資源;
定位思路:
1、查看小區是否存在傳輸鏈路故障告警,傳輸是否存在閃斷;
2、跟蹤S1介面消息,找出失敗時對端IP地址,查看基站是否漏配或錯配IPPATH

1.2.8核心網問題

話統指標項:
定位思路:
1、首先確認問題出現的時間點及涉及範圍;
2、與核心網確認是否在此期間進行過相關操作;
3、根據日誌分析是否為TOP終端問題;

2、掉線類

2.1定位思路和基本步驟

首先要獲取全網的掉話率指標及話統變化趨勢,如果全網指標突然惡化,需要執行以下檢查工作:
1、確認是否存在傳輸告警,設備異常告警等;
2、分析是否由於話務量突增導致的掉話率惡化;
3、確認近期是否有過版本升級、打補丁等操作等重大操作;
MML命令:LST SOFTWARE
4、分析小區級掉話指標,按照掉話絕對次數分析TOPN,首先核查小區是否存在RRU、通道、傳輸、基帶板等相關告警;
5、分析小區掉話原因、是否存在TOP用戶;
6、針對不同原因進行優化調整;

2.2常見掉話原因

2.2.1無線層問題導致的異常釋放


話統指標項:
關聯指標項:
無線原因導致的掉話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弱覆蓋
優化建議:
1)結合實際測試無線環境進行RF調整;
2)覆蓋空洞區域加站;
3)邊緣覆蓋區域通過調整互操作參數使其儘快切換至異系統;
4)極端情況通過調整最小接入電平控制用戶接入;
5)對於上行弱覆蓋,可通過調整上行功控參數提升UE發射功率;
2、干擾
掉話時間段內的上行干擾值如果持續大於-105dbm,則認為存在上行干擾,需要通過干擾檢測手段進行定位,排查干擾源;對於下行,當服務小區RSRP高於-90,但SINR低於-6,則認為存在下行干擾,下行干擾通常是由導頻污染造成的,需要通過RF優化解決;

2.2.2切換失敗導致的異常釋放

話統指標項:
關聯指標項:
通常過晚切換或乒乓切換容易導致掉話,從信號變化趨勢來看,過晚切換主要現象為
1、拐角效應:原小區RSRP/SINR陡降,目標小區RSRP/SINR陡升;
2、針尖效應:原小區RSRP/SINR快速下降一定時間後又上升,目標小區RSRP/SINR快速上升一定時間後又下降;
乒乓切換主要現象為:
1、主服務小區變化快:2個或多個小區交替成為主服務小區且時間很短;
2、無最優小區,多個小區RSRP相差不大,每個小區的SINR都很差;
優化措施:
1、切換過晚問題可以通過RF優化、調整切換參數使目標小區提前發生切換;核查是否存在鄰區漏配
2、乒乓切換問題主要通過RF優化,找出主覆蓋小區;
3、異頻/異系統的切換需要合理設置A2測量門限,避免由於測量過晚導致終端來不及測量目標小區信號無法切換掉話;

2.2.3無線資源擁塞導致的異常釋放

話統指標項:
關聯指標項:
優化方法:
1、用戶數多、CPU負荷高小區建議進行擴容;
2CPU負荷和用戶數未超門限,但PRB資源利用率高,建議開啟MLB負載均衡演算法;

2.2.4傳輸問題導致的異常釋放

話統指標項:
定位措施:
傳輸問題導致的異常釋放需要核查傳輸參數配置是否正確、傳輸故障、是否受限等,需傳輸工程師、產品工程師配合

2.2.5核心網問題導致的異常釋放

話統指標項:
核心網問題導致的異常釋放需要聯合核心網側定位;

2.2.6其它異常釋放

排除以上原因後,設備異常、故障等也會導致異常釋放,比如:ENODEB基帶板內存泄露、核心網重啟、測試終端過熱、死機、掉電等;

3、切換類

3.1基本定位思路

切換失敗指的是切換流程交互失敗,如信令交互信息丟失或信令處理結果失敗;通常切換失敗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傳輸、設備內部處理、覆蓋(弱覆蓋/越區覆蓋)、干擾、鄰區漏配、切換不及時等;
傳輸問題定位需要在收發端抓取數據確認;設備內部處理出錯需要提取工作日誌進行分析定位;弱覆蓋、越區覆蓋、干擾、切換不及時、鄰區漏配一般體現在信令丟失導致切換失敗,屬於空口質量問題,優化方法如下:
1、弱覆蓋區域需要通過調整天饋、增加功率、新建站點解決;
2、越區覆蓋通過控制下傾(機械下傾、電下傾)來控制覆蓋範圍;
3、干擾問題需要定位干擾類型,外部干擾可通過掃頻確認干擾源;內部干擾可使用相關干擾演算法降低影響;
4、添加漏配鄰區;
5、切換不及時可通過調整切換門限、CIO、遲滯、觸發時間等切換參數控制切換點;
從話統指標來看,切換失敗主要有以下原因:
1、對於核心網原因導致的切換失敗問題,先查看是否由於核心網原因導致的E-RAB失敗也很多,如果是則需要定位核心網原因;
關聯指標項:
2、目標小區無響應主要是消息發送後定時器超時,需要對ENODEBMME、傳輸狀態、本小區CPU佔用情況等進行核查;
關聯指標項:
3、目標小區回復切換失敗主要是由於目標小區資源準備分配失敗,需要核查目標小區狀態、資源利用情況;
關聯指標項:
4、原小區發送切換取消問題需要核查本小區CPU佔用、RRC建立以及E-RAB建立成功率等,確認資源是否充足;
關聯指標項:

3.2常見切換失敗問題

3.2.1切換過晚


切換過晚一般指的是服務小區信號已經很差,ENODEB仍不發起切換,包括:
1UE由於源小區服務質量不好而未收到切換命令,或者是收到切換命令但隨機接入過程失敗,UE發生RRC重建至目標小區;
2UE還未上發測量報告,原小區信號已經陡降導致失步,UE直接在目標小區發起重建;
從信令流程上來看,如果目標小區信令中觀察到切換失敗後UE又發起重建並且重建成功,則基本可以說明是切換過晚;
優化建議:調整切換門限、CIO

3.2.2乒乓切換

乒乓切換表現為UE由服務小區A切換至目標小區B後,UE在小區B停留短時間後又切回小區A,多次反覆;
乒乓切換的主要原因是(1)無主覆蓋小區;(2)切換參數設置不合理;
優化建議:通過RF優化調整、切換參數調整突出主覆蓋小區

3.2.3切換至錯誤小區

切換至錯誤小區主要有以下現象:
1UE成功切換至目標小區後短時間內出現下行失步,隨後又重建至服務小區和目標小區之外的小區;
2UE向目標小區切換失敗,隨後重建至原下去和目標小區之外的小區;
切換至錯誤小區的原因主要有:
1)切換參數不合理,導致目標小區太過容易滿足切換條件;
2)鄰區漏配導致目標小區非最優小區;
3)目標小區越區覆蓋;
4)鄰區數據配置錯誤;
優化措施:
1)切換參數核查優化,避免目標小區太容易滿足切換條件;
2)核查是否漏配最優小區鄰區;
3)通過RF調整控制越區覆蓋;
4)核查鄰區數據配置是否錯誤,避免過近小區出現同PCI情況;

3.2.4鄰區信息錯誤或混淆

如果MR中上報的PCI信息與切換命令中目標小區的PCI不一致,需要檢查外部小區配置的PCI鄰區信息是否正確;
如果鄰區外部定義數據中出現多條數據PCI相同,則會導致PCI混淆,需要按照真實的鄰區關係刪除冗餘鄰區數據;

3.2.5漏配鄰區

漏配最優鄰區導致只能切換至次優小區,從信令流程上來看,UE一直上報測量報告,但ENODEB並未下發切換命令;
優化建議:根據測量報告中的目標小區信息添加對應鄰區關係

3.2.6切換準備失敗

話統指標項:
優化建議:
1、檢查告警信息,查看是否存在S1介面異常告警;
2、檢查基站對應X2介面傳輸配置是否有誤;
3、信令分析確認是否MME問題;
4、通過CHR日誌進一步確定原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CT技術圈 的精彩文章:

TAG:ICT技術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