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杜月笙為什麼沒在香港打出自己的天下

杜月笙為什麼沒在香港打出自己的天下

1949年5月3日,「寶樹雲」號客輪駛抵香港,聞訊趕來迎接杜月笙的,只有在港的少數家人親友。寥寥數人的歡迎場面,在嘈雜喧囂的碼頭上顯得毫不起眼,這一幕說明,屬於杜月笙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屬於杜月笙的江湖已經蒼涼了。

霸王不過江,梟雄逃異鄉!

經過兩天兩夜的長途顛簸跋涉,當時的杜月笙雖說未至心死,但曾經的江湖神話已死!因為如此,一向注重江湖排場的杜月笙再無心情去在意這些,與迎接他的人簡單寒暄後,他就一腳踏進了堅尼地台18號。

從此,杜月笙成了套子里的人。也許這個套子還有江湖梟雄的些許餘輝,但套子中的人卻黯然萎縮的厲害,以至於沒幾年就脫殼而逝了。

這樣的狀態,不說打天下,就是苟活下去都異常艱難,即便他是杜月笙。

其實就是在江湖縱橫的巔峰時刻,杜月笙也不是一個會做生意的人。崛起上海灘,他靠的是勾結各方勢力大吞賭毒黑錢,後期轉型金融工商實業,他靠的是以自己的江湖能量弱肉強食,或明或暗地大搶各行各業的大碼頭。

說到底,杜月笙的天下是靠地位、人脈、運勢、心力以及他的江湖手段支撐起來的,而在香港,杜月笙的這幾樣東西要麼已經成了空架子,要麼乾脆就蕩然無存了。

先說杜月笙的江湖地位。

49年初到香港時,面上杜月笙還有青幫大亨的名頭地位,但此時的名頭地位拿來給地頭蛇成撐場面還行,想自己重新呼風喚雨顯然已經不可能了。

江湖規矩,越朝上走其實越殘酷。

在杜月笙的江湖軼事中,所謂的香港最後發揮「餘熱」,說到底其實就是杜月笙給「香港的杜月笙」撐過一段時間的場子。

這號稱「香港杜月笙」的人是誰呢?

李裁法。

此人原先只是個小角色,落魄時還曾受過杜月笙的恩惠,靠著抗戰時期積累的名聲,戰後在香港混的很是風生水起。49年5月,杜月笙到香港後,此人已成了遠東最大規模遊樂場——麗都花園遊樂場的老闆,此外還兼有夜總會皇帝的江湖名頭。

表面上,這香港的杜月笙十分敬重杜月笙本尊,但本質上卻是利用杜月笙給自己撐場面。

而杜月笙呢,一段時間確實拋過一些頭、露過一些面,這中間當然也有想重振雄風的意思,但結果只是李裁法掙大錢,杜月笙只能當幫忙看客。

是曾經的強龍又怎樣,杜月笙最終只能黯然縮回去。在香港,殘酷的江湖規則已經不會給杜月笙真正的機會了。

再說人脈。

人脈在杜月笙的江湖事業中至關重要。可他在香港還有什麼人脈呢?清一色幾乎全都是失意避難者,至於另一些還有能量的人脈,卻又都在台灣,而台灣呢,自己又下不了去的決心,如此一來,在香港的杜月笙根本無法伸開手腳去謀求一些東西。

因為這個,曾經的上海灘第一人很多時候只能去打小買賣人的算盤,但那些小買賣,一則杜月笙根本看不上眼,二則他也確實不擅長。

在當時,杜公館裡就屢次出現過這樣的尷尬一幕,有人來找杜月笙商量,不行,咱們開個戲院吧!

杜月笙怎麼回答的呢?算了吧,原先在上海灘都沒幹過。

這種說法其實特能反應杜月笙當時的尷尬境地。

能幹的事,既瞧不上,又覺得不妥,更覺得干不來。

之後就是運勢。

在香港,杜月笙的運勢很不好,這其中既有必然性,也有偶然性。

先說必然性。避居香港,杜月笙的內心其實始終是舉棋不定、猶豫不決的,簡單說就是該何去何從他不知道,他很大的精力都花在了投石問路上。

這種棋子落不定的狀態很折磨人。

然而杜月笙輪番投石問路的結果又是如何呢?兩條路似乎都被堵死了。大陸傳來的一些消息讓他不敢回去;台灣傳來的一些消息讓他不願前往。

柳岸始終不見花明,前路始終不見又一村!如此這般地憋在異鄉死角,再說運勢對杜月笙而言幾乎已到了奢談的地步。

這是必然性的運勢,偶然性的運勢杜月笙更差。

在香港,杜月笙唯一一次下定主意做生意,結果卻是血本無歸。

怎麼個事呢?一位四川的朋友拉杜月笙做絲蠶生意,這種大手筆的倒買倒賣一向符合杜月笙風格,於是杜月笙投了十萬美金。按理說這是個穩賺不賠的買賣,可結果就遇到了貨運飛機起義,巨資砸在了貨上,貨卻活生生地爛在了內地。

遇到這樣背運的事,哪兒說理去,從此之後杜月笙再沒染指任何生意,只剩下坐吃山空。

接著再說心力。

越是梟雄人物,心力越顯得重要。

可以說,在香港的杜月笙已經到了心力全無的悲慘境地。

導致他心力全無的主要是三方面,第一、此時的杜月笙身體已經垮掉了,一個生命已經進入倒計時的人還能有什麼心力可談,就這一點幾乎就能給所有問題給回答了;第二,壞消息接二連三,一會兒誰誰誰被鎮壓了,一會兒誰誰誰又落魄而死了,加之身體又不好,身沒死,心已漸成了死灰;第三、很多時候心力是由錢財撐起來的,此時的杜月笙全部身家只剩了應付全家人坐吃山空的三十來萬美金,想重燃心火,壓根就是沒柴呀!

最後說江湖手段。

沒了前面那些個前提,所謂的江湖手段就是零。

所以說,杜月笙在香港再打不出天下,這是他那一代江湖人物的宿命!

只所以列舉上述那些個理由,只想說明一點,被時代拋棄的人,即便給他機會,即便再給他不止一次的機會,他也不可能再成功!

讀杜月笙,咱們不應該被其黑道傳奇所誤導,越是讀這樣的人咱們越是應該去思考,屬於咱們自己的人生正道在哪裡?

否則,遲早有還的時候,遲早有還的一乾二淨的時候。

飄零香港的杜月笙不就是這樣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詳聊悠史 的精彩文章:

武則天墓前的61個「守靈人」為何都沒有首級
衛青死後,漢武帝為何殺掉衛青所有親人

TAG:詳聊悠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