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為什麼說朱元璋和陳友諒的決戰不可避免?

為什麼說朱元璋和陳友諒的決戰不可避免?

呂海峰

話說,自從朱元璋擊敗了張士誠之後,他就一心一意的開始練軍備戰,準備最後再與徐壽輝一決雌雄。但朱元璋心裡非常清楚,他決戰的對手其實並非徐壽輝,而是徐壽輝背後的那個巨大的影子——陳友諒。而他與陳友諒二者之間也猶如一山之二虎,決戰已是不可避免。那麼,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下面咱們就一起前往查看一番。

首先,自從朱元璋實施了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策略以來,他就成功的避開了所有人的注意,當其他農民軍領袖正紛紛跑馬圈地、扯虎皮當大旗的時候,他卻利用這個時機,不斷悄悄地壯大自己的實力。同時,朱元璋認為,如今起義軍的格局是三雄鼎立,如果自己去打張士誠,那麼,陳友諒肯定就會去救;如果自己去打陳友諒,張士誠也肯定會出兵,這樣的話,自己就會面臨兩線作戰的可能。所以,應暫時避免和張士誠以及陳友諒他們二人進行軍事爭鋒。

尤其是,元朝至正十九年,陳友諒已經完全控制了天完國,實現了其權力的統一化。他的兵要比朱元璋的多,部隊訓練水平也比朱元璋的部隊強,更要命的是,陳友諒的水軍部隊簡直就是朱元璋的剋星,因為朱元璋的水軍部隊不但是一塌糊塗,甚至,連一條好船都沒有。

然而,按照墨菲定律,「該來的一定會來」,此話不假。正當朱元璋想暫時避開和張士誠、陳友諒進行軍事對決,悄悄練軍、擴大自己實力之際。恰在此時,朱元璋手下的一元大將常遇春卻給他惹禍了。這一天,常遇春突然在沒有事先請示朱元璋的情況下,就私自發兵攻打池州。要知道,這可是陳友諒的地盤。而正當朱元璋想要制止之際,常遇春卻已經迅速攻克了池州。並且,還與徐達一起,在九華山下設伏兵,打敗了陳友諒前來支援的部隊,並俘獲了陳友諒的士兵至少三千多人。

結果,這一下,可徹底惹惱了陳友諒。於是,朱元璋和陳友諒,他們二人的決戰最終不可避免地爆發了!(呂海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呂海峰 的精彩文章:

TAG:呂海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