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重溫馬克思全球化思想,有何新啟示?

重溫馬克思全球化思想,有何新啟示?

近年來,伴隨逆全球化思潮抬頭,貿易保護主義開始興風作浪,世界被諸多不確定、不穩定性因素裹挾。而在馬克思誕辰200周年的今天,人們發現他早就預測出了當今世界的發展趨勢和全球化的歷史必然。

2008年發生次貸危機,人們對馬克思的興趣高漲,執教於紐約城市大學、主講馬克思《資本論》的大衛·哈維在網上推出了在線課程「跟大衛·哈維讀《資本論》」,用電郵和學生交流,結果網站達到250萬的點擊量,不少學生認為《資本論》能夠引發他們對當今世界的諸多思考。

馬克思的理論包含豐富的全球化思想

德國知名馬克思研究者貝恩德·齊澤默認為,馬克思雖然沒有用「全球化」這個字眼,但他在《資本論》等著作中上百次地提及「世界市場」的概念。

馬克思提到:「創造世界市場的趨勢已經直接包含在資本的概念本身中。」他判斷,資本將力求「摧毀交往即交換的一切地方限制,征服整個地球作為市場」。他的一系列關於「世界市場」的理論都在指向一個趨勢:經濟全球化是世界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

馬克思對世界歷史及資本主義社會的剖析中始終包含著豐富的經濟全球化思想,並與其哲學觀、唯物史觀以及世界歷史理論形成密切關聯,進而作出準確的預言和判斷。

例如,他曾對全球化形成的過程進行了預測性描述:「隨著美洲和通往東印度的航線的發現,交往擴大了,工場手工業和整個生產運動有了巨大的發展……市場已經可能擴大為而且日益擴大為世界市場。」

再如,150年前,美國加利福尼亞掀起淘金熱,馬克思當時就預見到,加利福尼亞通向亞洲的商路將迅速鋪開。150年間,中美間不斷擴大的商貿往來以及環太平洋貿易的逐漸興盛一次又一次地驗證了馬克思的預言。

馬克思在判斷全球化將推動人類發展的同時,也在分析這種趨勢所伴隨的問題。馬克思當時就在思考的一個問題是,當全球貿易不停衝擊部分地區的市場和固有的經濟模式時,可能引發地方保護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不斷地抬頭,從而帶來「不斷的危機與損害」。

馬克思主義日益受到部分西方民眾青睞

近些年,在美歐右轉的大勢中,馬克思主義在西方一些地方獲得「重生」,馬克思所描述、分析的社會主義社會與共產主義社會讓部分西方民眾產生濃厚興趣。

1980年代之後出生的美國千禧一代,對於社會主義的看法與冷戰中出生的嬰兒潮一代迥然不同。對於他們而言,「社會主義」不再是蘇聯體制的代言詞,而是一種值得嘗試的制度。最近一次調查表明,千禧一代青睞「社會主義」的比例已經超過了「資本主義」。

歐洲的西班牙《國家報》網站在2017年7月19日的頁面上報道了新誕生的冰島社會黨的主張:「重塑社會主義」。如果說冰島這個新黨的誕生只是少數人的偶然之舉,那麼2017年12月,女性民主社會主義者雅格斯多提爾當選為這個國家的新總理則是個不能忽視的事實。

更有意思的是,在美歐還出現了共產主義教育「從娃娃抓起」之事。2017年5月10日《中華讀書報》載文說: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出版社新近出版了少兒版馬克思主義理論著作《共產主義兒童讀本》,而這本書的原作者是德國社會學家和藝術家比妮·亞當恰克。

馬克思的思想啟發未來世界新變革

馬克思關於全球化的思想不僅是世界經濟學的財富,而且鮮活地指引著一些國家的發展思路。

40年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成功實踐,中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以及「一帶一路」倡議等行動,得到越來越多的學者、組織、政黨和國家認同,也讓世人對社會主義重新思考並認知。

未來,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日益發展,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將帶著馬克思主義的鮮活生命力,對世界社會主義潮流的走向產生新的影響。

來源:《半月談》2018年第8期

作者: 解國記 張遠 | 編輯:趙一鴻

主編:許小丹

編輯:鄭雪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半月談網 的精彩文章:

帶你速覽本周18件大事!
為何學校越來越松,家長卻越來越「瘋」?

TAG:半月談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