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硬體資訊:沒想到是五五開!德國零售商分享CPU銷量數據,AMD和Intel平分秋色

硬體資訊:沒想到是五五開!德國零售商分享CPU銷量數據,AMD和Intel平分秋色

新聞1:零售商分享CPU銷量數據,AMD銳龍和Intel竟然五五開了

推土機時代始終找不到感覺,讓AMD在CPU市場的份額一落千丈,甚至跌成個位數(百分比)。不過,自從2017年Zen架構處理器橫空出世後,其天翻地覆地性能增長和兼容性改善,讓AMD實現了絕地逆襲。比如,按照統計機構Mercury Research的數據,AMD桌面處理器的份額在2016年是8%,2017年底已經增長為12%。

據德國CB報道,零售商Mindfactory發布了今年1到4月份AMD、Intel處理器的售賣情況(圓環從內到外分別是1~4月)。

由於Ryzen 2000(家族代號Pinnacle Ridge)是4月19日全球上市的,也被涵蓋在內,非常具備參考意義。

先看CPU銷量,Ryzen二代上市不足半月,就拿下21%的份額,第一代Summit Ridge由於價格調整依然是用戶首選,其次是APU。

Intel這邊,7代Kaby Lake在8代推出後就開始了逐步下滑,儘管「擠牙膏」,用戶對新品的好感和接受度還是不錯的。

市場總銷量方面,AMD產品銷售佔比是47%,Intel是53%,這種局面在2016年之前都是不可想像的。並且去年8~11四個月份,AMD更是實現銷量反超。

雖然Coffee Lake是主力,可是7代酷睿則被AMD的一代Ryzen、8代APU連續壓制,甚至干不過剛上市的二代Ryzen。

以型號來劃分的話,Ryzen 7 2700X/Ryzen 5 2400G/Ryzen 5 1600是AMD最熱賣的三款型號, Intel這邊則是i7-8700k/i5-8600K。

營收方面,基本和CPU銷量正相關,AMD這邊由於有親民的APU,所以整體收入比Intel差距較明顯。

我也不知道國內實際銷量如何,但是給我的感覺是,儘管AMD搞出了那麼好的東西,好像大部分人都並不買賬的樣子。其實主要還是初期出來,AMD搞出各種各樣奇怪的不兼容花樣,有時候真的怕了兼容問題,真的不敢推薦。當然要是你本身就會處理這些問題就另說啦。其實這些問題也很簡單,自己百度一下,基本就是刷刷BIOS的問題而已。但就是這個看似簡單但是實際上危險的操作,會阻止很多做推薦的人。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等,等著時間推移,AMD成熟了,打多點廣告什麼的,自然佔有率就回來了。

新聞2:馳為HiGame緊湊型PC上市,搭載英特爾8代CPU和Radeon Vega GPU

據外媒報道,在過去幾年時間裡,馳為(ChuWi)一直在擴大它的產品線,除了拓展到更多領域它還將重點放在了改進產品供應上--通過使用更好的材料、尋找更強大的配件。HiGame應該是這家公司迄今為止推出的最強大的產品,很顯然,這跟價格成正比,它也是這家公司最貴的產品。

HiGame電腦雖然個人很小,尺寸規格173.0 x 158.0 x 73mm,但它的硬體配置卻絲毫也不含糊:英特爾8代酷睿i5-8305G、Radeon RX Vage M GL顯卡或英特爾8代酷睿i7-8709G和Radeon RX Vega GH顯卡。其中酷睿i5版配備了8GB DDR4 RAM和128GB SSD,而i7版雖然採用了同樣的8GB RAM配置但SSD容量卻增加了一倍。

跟以往一樣,馳為的這款HiGame也是率先登陸Indiegogo並提供一些折扣。據悉,酷睿i5版售價999美元、酷睿i7版1299美元。而如果進入正式的零售階段後,它們的售價將分別漲到1299美元1499美元。

不知道為什麼這個國內的品牌要跑到國內騙人。不過我相信萬能的國人能夠弄到這台機子。不過說實話,999美刀,等正式銷售的時候1299美刀。我覺得不如搞個超級ITX得了,估計也差不多這個價格,雖然大一點。或者,我們為什麼不考慮華擎deskmini GTX呢?現在淘寶已經能搜到了,只要3999!機箱攜帶有主板、機箱、電源、網卡+天線……好吧是有點貴!但你買不到這個chuwi啊!你想想,chuwi最多才RX470D不到的性能,還是一個殘血7700K,要是左到如此性能, deskmini GTX價格也肯定差不多!Win8式符合邏輯,必然合理。

廣告位

新聞3:電容等上游材料漲價助推主板/顯卡成本抬升

去年顯卡漲價,我們都知道主要原因是挖礦導致供需失衡,價格被人為抬高的,不過其他因素也不容忽視,因為這兩年來元器件也在漲價,除了眾所周知的內存、快閃記憶體晶元之外,PCB上的基礎元件如電容、電感之類的也在漲價,而且漲勢同樣很兇猛,MLCC陶瓷電容去年一次性就提價50%。

鋁電解電容、固態電容也沒好到哪裡去,這一年來也一直在漲價,國內最大的鋁質電解電容供應商艾華日前宣布漲價8%,其他廠商陸續也會跟進,預計本輪漲幅可達10%,而今年累計漲價已近三成。

鋁電解電容、固態電容的漲價理由是上游材料漲價,主要原因就是國內近年來開始整頓高污染高耗電企業,鋁行業是重災區,許多工廠因為環評不過關被迫停產整頓,導致市場供應緊缺,而鋁箔等材料佔到電解電容、固態電容的20-30%,廠商不得不跟進漲價。

除了國內漲價因素之外,日本電容廠商的影響也不容忽視,這一輪電容漲價最初就是日本公司帶起來的,日本電容大廠Rubicon去年被銀行追債追的緊,被迫改變盈利結構,因此退出了不太賺錢的業務,同時對電容漲價一成,後續日本的尼吉康、佳美工(Nippom Chemi-Con)等公司也跟進漲價,就這麼一直持續下來了。

其他的漲價理由還有大陸人工成本上漲、人民幣匯率等等,反正開啟了漲價的由頭之後,隔段時間就有漲價的消息傳出,鋁點解電容、固態電容今年以來累計漲幅差不多30%了。

固態電容漲價對我們常見的主板、顯卡有多大影響?這個好像也沒什麼統計,我們自己估算下吧。

1688網上可以找到很多固態電容的報價,單價並不貴,普遍在0.2-0.5元之間,中高端顯卡或者主板上普遍會用到10-20顆或者更多的固態電容,這麼算的話成本也就是5-10塊錢之間。

不過考慮到其他漲價的還有電感/MLCC電容甚至PCB材料本身,那麼累計下來的三成漲幅就不低了,一塊主板或者顯卡的元件成本增加幾塊錢都夠廠商掂量一下了,況且PC市場現在又不景氣,漲價帶來的影響不容忽視。

很簡單的事實,Z370的晶元是47美刀,也就是大概300塊錢人民幣。一個主板能有多少這些電子元件?我們假設就2000個,一個0.1塊錢,漲價到了0.15塊錢,相當於200到……哦是好像很多哦但是!一個陶瓷電容能和一個點解電容比嘛?我把那些小布丁點全部砍砍砍,做多300-400個重要的電容設備,30塊錢變成45塊錢,也就一次京東價格波動的差別!所以說,漲價,麻煩看那個最關鍵的,比如Z370,就看晶元組價格;顯卡,看核心顆粒;固態,看顆粒。當然最重要的就是供需平衡,沒有這個東西,一切所謂漲跌價分析都是扯淡。

新聞4:等花謝

有空多來看看我的微博和知乎吧

需要解答難題也可以來知乎找我提問

@我家智天用win8

? ??)ノ? ??)ノ? ??)ノ? ??)ノ

也可以關注B站@翼王,為翼王投幣,充電!

引用鏈接:

https://www.cnbeta.com/articles/tech/723463.htm

https://www.cnbeta.com/articles/tech/723437.htm

https://www.cnbeta.com/articles/tech/723371.htm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腦吧評測室 的精彩文章:

硬體資訊:涼涼吧顯卡挖礦!比特大陸推出ETC礦機,於是礦潮就要到來了
裝機幫扶站第136期:3000預算買i7,刷貼吧從此無壓力!

TAG:腦吧評測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