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天氣」氣溫熱情不減!下周天氣咋樣,你自己看

「天氣」氣溫熱情不減!下周天氣咋樣,你自己看

昨日立夏

但是溫度並沒有達到所謂夏天的溫度

那些露大腿的小夥伴

你們咋就那麼著急呢

再捂幾天不行嗎

今天,市區的最高氣溫回落到了21℃附近,比「立夏」節氣當天的最高氣溫降了6攝氏度多,熱的感覺消減了不少。

明天,新的一周伊始,縱觀下周,在周末之前,天氣情況非常穩定,天空狀況基本都是以晴為主,無大風天氣,氣溫波動也很小,市區最高氣溫在23~24℃,最低氣溫在13~15℃之間。

預計天氣的轉折點將在下周五夜間到下周六,屆時我市可能迎來降雨降溫天氣,但由於時效較遠,還請大家多關注臨近的預報情況。

立夏後,氣溫會開始明顯升高,炎暑即將來臨,雷雨也會增多。此時人們往往會心神不安,因此夏季正是養心養身的時節。但夏天究竟如何養生才好?夏季養生又有哪些常見誤區?哪些行為在夏天是要不得的?

夏天

如何養生?

夏天吃蛋能夠預防暑天常見的食欲不振、身倦肢軟、消瘦等「苦夏」癥狀。

當然,吃蛋可不止吃雞蛋一種,不同的蛋有不同的功效——

雞蛋:性平,補氣虛,安神養心,吃雞蛋可幫助恢復體力。雞蛋不傷脾胃,一般人都適合,更是嬰幼兒、孕婦等的理想食品,但不宜多吃,每日1~2個合適。

鴨蛋:性涼,滋陰清肺,適宜虛火旺者食用,適用於病後體虛、燥熱咳嗽、咽干喉痛、高血壓、腹瀉痢疾等病。

鵝蛋:甘溫,中醫認為可補中益氣,適用於慢性腎炎、肝炎、久病體虛的患者。

分不清楚三種蛋?一圖秒懂↓

夏季養心補心,還可以多吃清淡食物、多吃赤色或苦味的食物,如小棗、蓮子、百合等都能起到養心安神的作用。除此之外,在早晚餐時喝粥和湯類對身體也大有好處,既能生津止渴,清涼解暑,還可健脾祛濕,補養身體。

「 夏季養生 誤區在哪? 」

夏季養生,往往還存在著這些誤區:

誤區一夏天不用「補」

夏季炎熱氣溫高,很多人便誤認為人體中的陽氣也盛,不用外補。殊不知夏天出汗,氣隨液脫,陽氣外浮,很容易導致內虛。所以中醫養生強調「春夏養陽」,即人們常說的「冬吃蘿蔔夏吃薑」,氣溫炎熱還要吃溫性的姜等以補充陽氣。

誤區二 晨練要起早

夏天是晨練的好時節,中醫養生中也講究「冬藏夏放」。然而,清晨雖然涼爽,卻並非越早越好。在夏季的早晨6點之前,污染物不易擴散,一夜中沉積在空氣中的雜質、細菌都在空中漂浮,在日出後才會好一些。因此,夏季晨練最好選在日出之後,時間也不宜過長,半小時為最佳。

誤區三 綠豆湯可以當水喝

為了防暑降溫,夏天很多人喜歡喝綠豆湯。綠豆具有清熱解毒、消暑止渴的功效,但卻不是所有人都能把綠豆湯當水喝。從中醫的角度看,屬寒涼體質的人(有四肢冰涼、腹脹、腹瀉便稀等癥狀者)就不能過多飲用,如要食用綠豆,可以選擇熬綠豆粥這種稍溫和的吃法。

誤區四清火要多吃苦的食物

苦味食物中含有的生物鹼具有消暑清熱、舒張血管的作用,不少人覺得只要上火了,就可以多吃苦味食物來下火。實際上,苦瓜、野菜等苦味食物多適合瀉肝膽、胃腸之火,而不能很好的泄心火,吃太多或太苦還會產生胃部不適、上吐下瀉等副作用。如果有喉嚨疼痛、口臭、眼睛發紅等癥狀,可以適當吃點「苦」;而對於口舌生瘡等心火癥狀則不適用。

夏季

有什麼禁忌?

冷飲一杯接一杯

炎炎夏季,很多人覺得喝冷飲最舒服不過了,既解渴又涼爽。然而,人是恆溫動物,過熱或過冷都會讓身體感到不適。貪吃冷飲不僅不能解暑,反而會損傷脾陽和胃陽,削弱人體陽氣。另外,冰啤酒也要少喝,因為攝入過多酒精會全身發熱,最後只會加重口渴和出汗的狀況。

運動後立即洗冷水澡

夏季炎熱,人們在運動後往往喜歡沖冷水來快速消汗除熱。然而,發熱出汗的身體驟然沖冷水,會產生一系列應激反應,如心跳加快,血壓升高,肌肉收縮,神經緊張等,還會因腦部毛細血管迅速收縮而引起供血不足,使人頭暈目眩,重者還可引起休克。

夜晚睡覺貪涼

人在睡著以後血液循環的速度會變慢,體溫也會比醒的時候低,而此時身體對冷熱也不如醒的時候敏感。在夏天夜晚很多人又有開著空調、風扇睡覺的習慣,醒時覺得溫度正好,但睡著後就容易著涼。因此夏季夜晚最好為空調、風扇等設置定時關閉,或者在手邊準備一張薄被,以備不時之需。

(當然,如果熱得根本睡不著就另當別論了)

夏天就要來了,你準備好了嗎?

來源:大連氣象、經濟日報

校對:張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