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步走,培養寶寶的生活獨立能力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爸爸媽媽都面臨一個大問題——如何讓孩子成長為一個獨立的人。
生活中,爸爸媽媽一面大包大攬,一面抱怨孩子獨立性差。殊不知,培養孩子的獨立性也是有方法和技巧的。
陳博士講育兒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教育與兒童發展專家陳學鋒博士
助力父母智慧育兒
順勢而為,尊重孩子獨立做事的意願
2~3歲的孩子由於自我意識的萌芽,會進入一個「我要自己來」的階段,他們不願意讓大人拉著手走路,或是即使把飯菜灑了一身,也堅持要自己吃飯。
這時,我們最需要做的就是珍惜孩子獨立的意願,在孩子有獨立做一件事的意願的時候,積極鼓勵他自己嘗試。不要因為孩子做得不好或是動作太慢,就包辦代替。你的耐心等待和鼓勵會讓孩子邁出獨立的第一步。
提供指導,幫助孩子掌握獨立技能
除了鼓勵孩子自己做,還有重要的一點就是及時指導孩子,讓孩子掌握獨立做事的技能。比如,為孩子準備的衣服盡量簡單實用,讓他們能在家長的指導下很快掌握方法,體驗到自己穿衣服的成就感。想培養孩子自己分類整理物品的能力,就可以為他們提供幾個合適的收納盒,貼上標籤,在這樣的提示下,孩子就更容易完成這些事情。
隨著年齡增長,孩子會漸漸能獨立完成越來越複雜的任務。如果您想詳細了解孩子在成長的各個階段能夠獨立做到哪些事情,就可以以《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作為參考。
除了培養孩子生活上的獨立能力,培養孩子精神層面的獨立性也是非常重要的,咱們明天接著聊。
(圖片來源於《幼兒畫報》)
「
歡迎繼續關注的【陳博士講育兒】
講歡
寫留言
您在育兒過程中遇到了哪些難題?
針對今天的話題,您有哪些見解和經驗?
歡迎寫留言給我們,
諮詢育兒困惑,分享育兒妙招!
繼續
《幼兒畫報》&聯合國兒童基金會
強強聯合,專註兒童多領域發展
解決家長育兒難題


※媽媽在寶寶面前假哭,寶寶開始很好奇,3秒後媽媽心碎了一地!
※女性請注意:這幾種病沒治好,別急著生寶寶!
TAG:寶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