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江蘇作家 童曄散文精選

江蘇作家 童曄散文精選

作者簡介

童曄,江蘇句容人,1997年6月出生,大三在讀學生。愛好文學、繪畫和攝影。系江蘇省攝影家協會會員,江蘇省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豆瓣閱讀專欄作家。先後在《江蘇省小學生優秀作文選》《少年文藝》《中學時代》《中學生百科》《幸福家庭》《風流一代》《關心下一代》《每日新報》《黃山日報》《南京日報》《鎮江日報》《連雲港日報》《濰坊日報》《濟寧日報》《崑山廣播電視報》《揚子晚報》《京江晚報》《姑蘇晚報》《蒼梧晚報》《牛城晚報》《燕趙晚報》等報刊雜誌發表散文、小說、紀實文學30萬字。攝影作品曾入選江蘇省攝影家協會,文學作品曾獲鎮江市委宣傳部、濰坊市委宣傳部、句容市委宣傳部獎項。

古村無眠,人生如夢

【原創】

長江南岸的寶華山,「山勢崛起而中凹,群峰環繞其下,若華之含萼」。作為律宗第一名山,清康熙、乾隆對這座山都有著難以割捨的情緣,特別是乾隆皇帝,他七下江南,六進隆昌寺,寶華山上至今還保留著他走過的「乾隆御道」。

隆昌寺山門造得頗為偏僻。與之相呼應的是,山下新復建的古村落里,熙熙攘攘的喧囂之中,也藏有禪意深濃的清凈地。住在古村裡,總有一陣陣梵音入耳,低沉,清透,仔細辯,能聽得出是王菲唱的《心經》。沿著「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的節奏,順著竹籬笆花牆延伸的佛道一路向上,來到一座四方佛閣跟前。

佛閣對面的廣場上,有一整壁牆書寫著《心經》。黃色經文近一面牆寬,每一句《心經》都在向我講述那些禪意悠遠的故事。光陰如水般緩緩倒退,倒退到多年前,我上中學時,和老師同學第一次來寶華山春遊。

那是一個初春的早上。我們行走在一條通往隆昌寺的山路上,三五結伴,從容愜意。那時我們用最年輕的心,擁抱早春的天空,仰望天空下搖曳的楊柳。我記得,寶華玉蘭正在吐蕊,恰如一樹一樹,斂翅端坐的白鴿子;山林間泛著新綠,棕黃色的高牆裡,一聲聲佛號邂逅明媚的春光。

後來,山下有了古村,我上了大學,也成了一位攝影愛好者,偶爾的匆忙路過,古村在我心裡留下了不會褪色的底片。永遠忘不了那個灼火燃燒的夏天,我獨自背著行囊來到北方,和一群來自四海的學生在北方一所大學裡相遇,度過了數百個日日夜夜之後,心中念念不忘的還是家鄉。

有一天聽到王菲唱的《心經》,「……照見五蘊皆空/渡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猛然間起了想家的念頭,一紙車票來到了寶華山,住進了古村。

我給自己泡了壺茶,點起了桌上的沉香。在裊裊的香息中翻閱書桌上的書。有一篇文章讓我印象很深,到現在都還記得書中說,對於三十歲的人來講,十年八年不過是指縫間的事,而對於年輕人來說,三年五年就可以是一生一世。人心生一念,天地悉皆知,善惡若無報,乾坤必有私。

沉香燃盡。又續了一壺茶。香與茶一樣,都是草木之精華,深得自然的秉性。品香,從古至今,都是一件奢侈的事兒,宋代以來,聞香就已成為人們追求精神生活的極致。千年之後,依然是人們優雅安閑的精神享受,至少,我這顆沉浮的心在鬧市中漸漸慢下來,漸漸空下來。

非常喜歡這種空寂的感覺,我想多年以後,我都不會忘記在古村靜享清歡的這個夜晚。清歡包含著茶道和香道的禪意美學,也蘊含著生態哲學和人生智慧,特別是那反覆入耳的《心經》「……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使得夜色越來越深邃,古村無眠,人生如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齊魯文學 的精彩文章:

廣東詩人 熊建軍詩選
故鄉的桐花◆於善玲

TAG:齊魯文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