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十年磨一劍,《我是保安》拍的不是英雄,而是平凡的偉大!

十年磨一劍,《我是保安》拍的不是英雄,而是平凡的偉大!

現下聚焦小人物的影視作品越來越多了,雖然是好事,但過於樸實的布景、極其接地氣的台詞和方言,強行悲慘又強行happy ending的劇情,似乎有種揮之不去的套路,看多了不免會產生刻板印象:凄凄慘慘戚戚才是小人物嗎?

其實不然,用力過猛只是普遍現象,最後carry全場的一定是最能把握核心思想的MVP。在眼下紛繁的小人物題材影視作品中,聚焦保安職業的電視劇《我是保安》就有望上分升級。

(保安隊英姿颯爽)

作為一部講述保安職業的電視劇,《我是保安》很顯然不按套路出牌。男主角不再是從農村來到大城市來打拚,在某小區當了保安,最後覺得大城市相當溫暖的人設,而是巨拉風的退伍軍人!

(錢泳辰飾演保安宋強)

但從剛正不阿的軍人突然變成隨處可見的保安,為何這部劇要做這樣的設定呢?在昨天的探班活動上,導演焦永亮說:「深圳改革開放四十年,保安是深圳的第一批家園衛士,他們見證了深圳近四十年的發展與變化。而且退伍軍人從事保安行業是如今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同時也是國家需要重視的問題,希望這部劇可以給大家指引一個方向,讓大家更多關注這一現象。」

(《我是保安》劇照)

宋強的飾演者錢泳辰補充道,其實每個人都是值得尊敬的「小人物」, 保安這個職業雖小,卻有很大的責任和使命,生活中隨處可見他們的身影,但往往容易被人們忽視。宋強這一角色讓錢泳辰認識到保安的不易和偉大,他們輕鬆詼諧地調侃著自己的人生,恪盡職守,知足常樂,十分令人動容。而且宋強作為退伍軍人的一身本領並非沒有用武之地,錢泳辰說最後宋強會代表保安隊去參加搏擊大賽,一展軍人的風采!

(錢泳辰接受探班採訪)

這大概也是《我是保安》想要傳遞給當代年輕人的精神樣本,無論是退伍軍人還是小區保安,不管崗位大小,重要的不是身份,而是堅韌、正直、質樸的本質。就像製片人蔡衛軍說的:「想告訴年輕人,不要那麼物質化,做事要踏踏實實去做,凡事堅持做了就會有收穫。現在這個時代,小人物是最受尊敬,也是必須尊敬的,小家和諧大家才能和諧。」

(《我是保安》眾主創)

你看,踏踏實實的保安宋強最後就收穫了愛情,和富家女夏夢終成眷屬了呢!當然,雖然不是每個保安都能收穫這麼浪漫的愛情,但製片人叔叔的話著實沒錯了。

(保安宋強與富家女夏夢相愛)

(保安宋強與富家女夏夢相愛)

說到這裡,也許有人要問了,僅僅是堅持,富家女就會看上一位保安嗎?對此,錢泳辰無辜表示:「對啊,我也好奇!」探班會上夏夢的飾演者亓肖肖解釋道:「宋強是很負責任、很踏實的人,能給夏夢安全感,這不是金錢和地位能決定的,最重要的是品格」,錢泳辰調皮地「炫耀」:「你們看,我身上這件衣服是劇中宋強最好的衣服了,是夏夢喜歡上他之後送的生日禮物,我們這部劇又接地氣又浪漫!」皮這一下挺有趣,逗得記者們哈哈大笑,連廣東陰雨綿綿的悶熱天氣似乎都不再惹人惱了。

(《我是保安》男女主角錢泳辰、亓肖肖)

說笑之後,錢泳辰講了一個劇情,大家這才明白為什麼夏夢會愛上宋強。劇里有個情節是大家聚在一起時,突然下大暴雨了,大家紛紛離開了,但宋強發現有個井蓋不見了,就一個人頂著暴雨站在井蓋旁邊指揮行人遠離,生怕別人掉下去。而夏夢是關窗時無意間看到了這一幕,於是,愛情就這麼悄然降臨了。小編卻覺得,保安真的很不易,他們每天要面對的事情真的很多,大到保衛小區安危,中到解決鄰里糾紛,小到上樹抓貓,希望大家生活中也要多多尊重他們。

(《我是保安》劇照)

除了貼近生活的劇情,積極向上的正能量,《我是保安》這部劇本身也有很耀眼的成績。編劇刁銳用了十年時間打磨出這部劇本,又經過央視一套多位權威編劇的調整,獲得了廣電總局的極高評價,入選5A工程(「五個一工程」),成為行業內的標杆工程,劇組將於5月20日後轉場深圳,將改革開放以來深圳四十年的變化通過地標建築來體現,還有望在央視一套播出!

(《我是保安》劇組接受採訪)

談及為何會拍攝這樣一部題材劇,製片人蔡衛軍表示:「保安這個職業是在深圳誕生的,以前沒有人拍過深圳保安的電視劇,農村要精準扶貧,城市要關注小人物,沒有他們的付出,我們的生活也不會如此平靜,所以想讓更多人了解、尊重他們。」

(《我是保安》劇照)

五一勞動節剛剛過去,焦永亮導演想對奮鬥在平凡崗位的所有人說:「我們都一樣,都是平凡的勞動者,做的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就像劇中的一句台詞說得那樣:我們沒有遺憾!」小編也沒有遺憾,那麼如今從事各個工種的你們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娛史通鑒 的精彩文章:

可柔可剛,一言不合就拔刀的烈性女子還能泡周渝民?
居名人富豪榜首位的范冰冰的錢竟然是這麼來的?

TAG:娛史通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