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在日本,有3萬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叫做「中國地區」,二戰後才改名

在日本,有3萬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叫做「中國地區」,二戰後才改名

日本有3萬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叫做「中國地區」,無論如何不肯改名,大家是不是對這個稱呼感到驚訝呢?如果不是到日本旅遊,可能根本不會知道這麼一個地方。這個位置位於日本境內的本州島,在西邊有將近3萬左右平方千米的面積。那它的名字是怎麼得來的呢?

在日本,有3萬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叫做「中國地區」,二戰後才改名

很多人到這裡遊玩的時候,都特別詫異這個名字,於是會問:「這裡是什麼地方?是中國的地方?」而日本人會急忙說:「這裡不是中國的地方,是日本的地區。只不過名字叫做「中國地區」。這樣的一個解釋,別人就更糊塗了,那到底這裡是屬於哪裡呢?

在日本,有3萬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叫做「中國地區」,二戰後才改名

其實這樣的解釋,不只是國外的人很迷惑,我們國家的人也很迷茫。怎麼日本就有我們中國的地區了?!不過事實正是如此,而且它的面積還不小。整個「中國地區」有5個縣組成,其中包括鳥取縣、島根縣、岡山縣、廣島縣、山口縣,總人口達到了700多萬。這個地方看起來不僅面積大,而且人口還不少。

在日本,有3萬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叫做「中國地區」,二戰後才改名

所以如果說我們在大街上走著,看到一個日本人,你問他來自什麼地方,他會說他來自中國地區。這時候你千萬別驚訝,因為他是真的來自中國地區。

在日本,有3萬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叫做「中國地區」,二戰後才改名

「中國地區」的由來,是在日本的中古時期,那個時候這個地區幾乎沒有戰亂,所以人們安居樂業。而且這裡文藝風氣很濃,因此在這種氛圍下,這裡便被日本人稱作「中國地區」。

在日本,有3萬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叫做「中國地區」,二戰後才改名

日本南北朝時代,日本有一本書叫做《太平記》,這本書有記載這個地區最早的由來。當時「足利直冬」任職長門探題,他管治的範圍是山陽道的部分地區,以及山陰道部分地區。所以後來人們稱「足利直冬」為「中國探題」。所以最晚在「室町幕府」後,就用「中國地方」來統一稱呼這些地區。

在日本,有3萬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叫做「中國地區」,二戰後才改名

還有兩本書是書寫日本古代神話和天皇家系的內容。在《古事記》和《日本書紀》里,把「出雲」這個地方叫做「葦原中國」。簡稱為中津國、中國。這也可能是中國地區的由來。不過,這樣的叫法就和我們中國衝突了,那日本為什麼還起一個這樣的名字呢?

在日本,有3萬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叫做「中國地區」,二戰後才改名

原來,在日本眼中,我國在民國以前的稱呼都是以朝代命名。比如大清朝,大明朝等等。而那個時候,「中國」一詞還沒有形成統一稱呼。直到後來中華民國的出現,我國才開始固定的用「中國」一詞。正是因為這樣,日本執意認為要用「中國」一詞,而稱我國就用帶有侮辱性的「支那」一詞。

在日本,有3萬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叫做「中國地區」,二戰後才改名

直到二戰結束後,日本才被迫接受了「中國」一詞屬於我國,而把自己的「中國地區」叫做山陽山陰地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