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日企動態:監管機構要求交易所放棄隱私貨幣 質檢人才斷層或影響「日本製造」

日企動態:監管機構要求交易所放棄隱私貨幣 質檢人才斷層或影響「日本製造」

據外媒報道,為了打擊洗錢和其他犯罪活動,日本金融廳正悄然向加密貨幣交易所施壓,要求它們放棄處理門羅幣、Zcash和Dash等犯罪分子和黑客們經常使用的加密貨幣。

據知情人士透露,人們越來越擔憂加密貨幣被非法用於洗錢和其他犯罪活動,金融廳此舉主要是為了緩解這方面的擔憂。與比特幣或以太幣等其他數字資產相比,這些匿名加密貨幣的交易和所有權更難以追蹤。

日本金融廳至少從1個月前就開始反對這三種匿名加密貨幣。加密貨幣交易所Coincheck在今年1月的一次搶劫中失去了超過500個NEM貨幣,該交易所在3月份恢復交易時取消了對門羅幣、Zcash和Dash等三種匿名加密貨幣的支持。

《日本時報》報道稱,日本金融廳最初沒有批准該交易所恢復運營,支持這3種匿名加密貨幣也是其中的一項原因。這表明,金融廳對這3種加密貨幣的擔憂至少可以追溯到3月份。該交易所幾周後宣布取消對這3種加密貨幣的支持,但並未立即獲得恢復運營的批複。

日本金融廳本月早些時候召集了一個工作組,一位與會者建議「認真討論是否應該允許任何註冊的加密貨幣交易所使用這些匿名加密貨幣。」金融廳還對其他交易所表示,如果它們繼續支持這3種匿名加密貨幣,可能會妨礙它們獲得經營執照。

門羅幣核心開發者里卡多-斯帕戈尼(Riccardo Spagni)在Twitter上對此作出了回應,他寫道:「最開始他們沖著門羅幣而來,我沒有吭氣,因為我不持有門羅幣;後來他們沖著Zcash而來,我也沒有吭氣,因為我也沒有持有Zcash;然後他們沖著比特幣而來,現在已經沒有人可以替比特幣說話了。」

2017年10月,歐洲刑警組織發布了一份關於「互聯網有組織犯罪」的報告。該機構表示,雖然比特幣仍然是犯罪犯罪的首選加密貨幣,但是像門羅幣和Zcash這樣的匿名加密貨幣肯定會給那些希望以匿名方式操作的犯罪分子提供更大的便利。這份報告推測,「如果針對使用比特幣的網路犯罪的執法活動取得成功,可能會促使用戶進一步轉向其他加密貨幣。」

據Bitcoin.com報道,日本金融廳已經證實,到目前為止,已有8家公司表示有意撤回經營加密貨幣交易所的申請,包括Tokyo Gateway, Mr. Exchange, Raimu, Bitexpress, Bit Station, Campfire和Payward Japan(Kraken在日本的運營方)等。 同時,約有100多家公司已經宣布進入加密貨幣市場。在這100餘申請公司中,Cyberagent經營著互聯網電視台「Abema TV」和在日本佔有最大市場份額的互聯網廣告業務。去年該公司成立Cyberagent Bitcoin意欲進軍數字交易所,但總裁兼首席執行官Susumu Fujita上周表示由於看到Coincheck受到攻擊,他們會減慢其進入步伐,該公司會開發自己的系統降低風險。

《日本經濟新聞》5月2日報道稱,日本2017年有效招聘倍率創44年來新高,是一種只要想就能找到工作的狀態。但在此背景下,負責企業質量管理的專家卻顯得缺乏。日前,日本企業的篡改檢測數據等醜聞頻發,各企業正積極強化管理體制,需求將不斷增加,但由於「團塊世代」(1947-1949嬰兒潮時期出生的人口)退休等原因,質量管理人才出現枯竭。由於這是需要多年經驗的領域,自主培育人才需要較長時間。質量管理人才的短缺有可能成為維持日本產品製造信譽的絆腳石。

觀察日本厚生勞動省1月30日發布的2017年12月有效招聘倍率數據,質量管理專家普遍短缺的現狀浮出水面。在產品檢驗的從事者中,金屬為2.37倍,除金屬之外為2.79倍。機械檢驗也達到2.12倍,都是有可比數據的2012年3月調查以來的最高水平。

人才的爭奪日趨激烈,轉職中介市場也日趨火爆。據Recruit Career公司的統計顯示,截至2017年12月,質量管理和保證領域的有經驗者的招聘倍率達到1.35倍。比3年前提高0.31個百分點。按各年12月比較,創出啟動調查的2008年以來的最高。

其中,日本的汽車和家電等企業的需求突出。有分析認為,背景是日產汽車和神戶制鋼所等相繼曝光的質量管理方面的醜聞。運營技術人員等轉職中介網站的Quick公司分析稱,「尤其是30-40多歲人才需求突出」,對於能長期工作的「來之能戰」的人才需求巨大。

「希望進一步加強社會招聘」,將出任愛麗思歐雅瑪下一任社長的大山晃弘在接受採訪時,把確保明顯短缺的質量管理的人才等視為課題。

日本的企業通過供貨前的商品檢查來消除殘次品,如果在推向市場之後發現瑕疵,一直通過補償等舉措迅速應對。對於環保認證「ISO14001」等的取得也持積極態度。但負責質量管理的專業人才短缺將動搖這種產品製造的基礎。

此外,有可能導致日本慢性質檢人才短缺的結構性問題也不斷浮出水面。

其一是老年階層的退休。推進質量管理運動的「日本科學技術聯盟」指出,「日本經濟高速增長期在一線建立起系統和工作程序的一代中有很多專家,但如今都已經60多歲了」。「團塊世代」自2017年步入70歲。雖然通過再僱用參加工作的人很多,但70多歲的勞動參與率相比之前將迅速下降。

另一個問題是日本的大學研究的停滯。熟悉質量管理領域的文教大學的長田洋教授表示,「在國立大學的工學系,學習質量管理整體的研究體制沒有固定下來」。自1990年代起,日本的生產基地遷往海外,在企業和學生之間,缺乏作為學問來研究質量管理的趨勢。

如果資深人才退休,來之能戰的年輕人才很少,企業就只能自主培育。豐田具有培育質量管理人才的諸多機制。在汽車的出廠檢驗環節,通過學科講習和技術訓練進行指導,在此基礎上和資格擁有者一同參與檢查工序。在那裡工作熟練之後,才作為獨當一面的戰鬥力予以認可。

不過,構建這種自主培育系統的企業只是極少一部分。據日本科學技術聯盟的調查顯示,回答稱2015年度對質量管理教育的投資額還不到銷售額的0.01%的企業達到整體的37%。相比2006年度調查的21.4%大幅上升。

長田教授表示,「對於質量管理部門來說,通過AI等提升效率也不可或缺。應同時推進經驗值高的專家培育」。

JR東日本將在2020年春季之前,全面引進山手線的新型車輛「E235系」,將在運送乘客的同時,收集車輛設備和軌道狀態等數據。對此進行分析,用於減少故障。另一方面,將改善退休後重新僱用的員工的待遇。將挽留資深人才,推動其將技術和經驗傳授給年輕人。如果對質檢人才短缺的狀態放任不理,日本的產品製造的信譽將喪失。

神戶制鋼所等日本企業篡改檢測數據等醜聞曝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日中資本市場 的精彩文章:

2月日本線上市場暢銷手機排行榜:華為傲立榜首 智能手機平均售價排行:日本最高 中國居41
日企動態:Monex收購加密貨幣交易所Coincheck 金融廳處罰3家數字貨幣交易所

TAG:日中資本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