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魯傳穎:核心技術突破不應被低級消費

魯傳穎:核心技術突破不應被低級消費

中興事件引起社會很多反思,但一些討論最後往往僅停留在對事件的消費上,特別是在一些自媒體平台上,各種相關「假新聞」泛濫,一夜之間關於晶元技術取得「重大突破」的新聞不絕於耳。給人造成一種錯覺,彷彿幾天之內核心技術已經取得突破,這些現象引起業內人士的擔憂。

要重視一些媒體過度消費「晶元」問題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一直以來,一些自媒體總喜歡起一些聳人聽聞的標題,把一些真真假假的信息混雜在一起來賺取流量。在中興事件發生後,這些自媒體不斷設置議程,一開始是編造所謂美國國會100名參議員一致扼殺中興、華為的「假新聞」。實際上是把一個不太相關的國會聽證會,編造成專門針對中興、華為的國會投票。最近又開始炒作各種先進的晶元產品被研發出來,領先國際社會多少年之類,導致相關企業不斷澄清,要求撤稿。

這些「假新聞」看似危害不大,實際卻造成了嚴重後果。首先,如同很多領域一樣,過度的炒作會給原本純凈的生態造成破壞。為了獲取利益,一些原本跟晶元不相干的企業和人士進來攪局,使那些認真做事、按照客觀規律辦事的研發企業既定節奏被打亂、壓力驟增,逼迫他們一定要在短時間內取得突破,否則就會被市場所拋棄。

其次,很多炒作的背後都有著各種利益。有一些不良企業打起騙取國家基金的主意,還有一些資本在股票市場炒作相關股t票,收割股民的血汗錢。中興事件後,大多跟晶元相關的企業都經歷了股票價格被拉高、繼而打壓的過程,資本獲利走人,留下中小股民「接盤」。

此外,這些假新聞還可能對正在開展的中美經貿磋商進程造成干擾。妖魔化我們的對手,誇大威脅。

關於晶元問題社會需要的是嚴肅討論,而非虛幻的狂歡。晶元問題並不是今天才存在,國家也並非中興事件之後才開始重視。2006年開始,國家就設立了「核心電子器件、高端通用晶元及基礎軟體產品」重大專項。2014年9月成立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募集千億資金對晶元領域重點投資。2016年網信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專門就核心技術做了闡釋,並提出指導原則和路線方針。可以說,核心技術領域取得突破一直是我國在經濟和安全領域長期堅持的重大任務。應當正視在晶元領域取得突破是長期性、基礎性的工作這一事實,不應被各種炒作破壞了既定路線方針。

很多真正對於在晶元領域取得突破的問題還有待進一步探討。比如很多討論都是在關注手機、電腦、通信等領域如何替代外國產品,而缺乏對下一代技術突破的重點領域如何去進行核心技術布局的思考,即到底是要「另一個英特爾」還是「下一個英特爾」。還需要去討論如何設計一整套制度,即讓國家的投資能夠取得成效,不被浪費,同時在法律上還能夠規避國際貿易爭端。以及構思如何從國際法和國際政治的角度來維護「供應鏈」的安全。

只有嚴肅的討論才是最有利於國家利益的討論,「假新聞」炒作不僅無益於問題解決,還會對理性、客觀的解決問題造成干擾,值得我們警惕。(作者是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副研究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網 的精彩文章:

笪志剛:不能小看日本對「印太戰略」的韌勁
報告稱過去3年全球氣溫創新高 2018年極端天氣將多發

TAG:環球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