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小米上市,工號1000以內千萬富翁,100以內億萬富翁

小米上市,工號1000以內千萬富翁,100以內億萬富翁

穿過幽暗地歲月,也曾感到彷徨。

當你低頭地瞬間,才發覺腳下的路。

小米作為中國互聯網尚未上市的最大「獨角獸」,時刻挑動著中國資本市場的神經,關於小米上市的消息不絕於耳。

就在兩年前,關於「小米上市」雷軍曾表示,五年內不考慮。不過,今年三月再問及時,這變成了「順勢而為的事情」,以至於何時上市,成了日更新聞。

如今,終於在(5月3日),小米向港交所提交了IPO申請,上市傳聞也終於「靴子落地」,並且預計最快6月底7月初掛牌。

這將是香港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IPO,同時也有望成為今年全球最大型的科技新股。

小米正式提交招股書,

「嘗鮮」同股不同權

4月30日起,施行「同股不同權」的公司將可以在港交所申請上市,這是繼1989年後,港交所重新啟動此機制,被視為25年來的最大變革。

隨著港交所新規的落地,香港市場對境外科技類公司的吸引力正在變強。

出於IPO成本、文化相近、市場熟悉度、投資者溝通便利等方面的優勢,內地不少獨角獸公司傾向於在香港IPO。

此前,由於港交所對同股同權原則的堅持,阿里巴巴放棄香港上市,赴美IPO。

四年前,遺憾錯失阿里,對於今年全球最大的科技類創業公司IPO,港交所又怎會錯過小米。

小米也果不其然成為了此番港交所力推「同股不同權」之後的首批申請科技企業,這無疑會使A股和港股市場同時振奮起來。

小米緣何能估值千億?

綜合消息稱,小米希望IPO估值達到900-1100億美元,P/E(市盈率)60倍。要知道,近些年,小米的每輪融資幾乎都是「三級跳」。

記者從公開信息查閱到,自2010年到最新一次的公開融資信息是2014年,總融資額11億美元,估值450億美元。期間,小米一共完成了5輪融資,投資方眾多。

眾所周知,2014年後,問題凸顯小米備受煎熬,16年的小米尤為坎坷,手機銷量一蹶不振,一度跌到全球前五開外。直到2017年,巨大的壓力下,小米漸漸走出陰霾,扭轉頹勢走出低谷。

此外,數據顯示,小米2015年至2017年收入分別為668.11億元、684.34.億元和1146.25億元,2017年同比增長67.5%;經營利潤為13.73億元、37.85億元和122.15億元,2017年同比增長222.7%。

話說,小米從創立之初,雷軍就一直強調小米硬體是貼近成本售賣,幾乎不賺錢。那麼,如此低的利潤率是如何拉動企業營收的呢?這就不得不說下小米的商業模式了。

靠性價比,收穫了一票鐵杆「米粉」,可成就小米的,不僅僅靠手機。

在今年4月底,雷軍公布了一個重要信息:每年整體硬體業務的綜合稅後凈利率不超過5%。

此消息讓業內頗為震驚,公開信息顯示,2017年蘋果整體業務凈利率為21.1%,華為整體業務凈利率為7.9%。即便是公認凈利率較低的家電行業,海爾為6.6%,美的為7.7%,也高於5%。

其實,這有點「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意味兒,雷軍側面向外界表明:我們不單單是一家手機廠商,不純靠硬體獲取主要利潤,而是一家互聯網公司。

這樣,這也有利於資本市場看清小米的商業模式,或將增強還有對小米盈利能力的自信,提前為IPO造勢。

事實上,在提高估值這個問題上,小米進行了各種各樣的投資,從個手機廠商儼然活成了「百貨商場」。甚至一些人將小米與樂視進行對比,認為其「忽悠」的成分很大。

不過,雷軍終究不是賈躍亭,一出「絕地求生」的好戲讓小米手機在2017年觸底反彈榮耀加身。

對於小米的商業模式,雷軍曾對外解釋過,稱小米本質上是一家以手機、智能硬體和IOT(物聯網)平台為核心的互聯網公司,也就是「鐵人三項」商業模式:硬體+互聯網服務+新零售。

有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3月,小米用戶每天使用小米手機的平均時間約4.5小時,MIUI月活用戶超過了1.9億,用戶規模、活躍度、使用時長等指標均達到國際一流互聯網公司水平。

在小米2016年的收入組成中,79%來自於硬體,21%來自於互聯網服務業務。硬體業務的凈利潤率僅為2.8%,而互聯網服務業務的凈利潤率則超過40%,互聯網服務已成為小米盈利的重要來源。

此外,還有逐漸在全國蔓延的「小米之家」。計劃未來兩年開1000家,並在五年內營收突破100億美元。在新零售風口下的布局,雷布斯可以說很有發言權了。

那究竟小米值多少,有坊間傳聞可信度較高的說法從600億美元到1000億美元不等。

據接近小米IPO中介方人士透露,眼下保薦人、投行、潛在投資人普遍接受當前估值至少在700億美元,IPO之後短期內小米市值超過1000億美元把握很大。

雷軍有望成為新首富,

千名員工將實現財務自由

截至招股說明書籤署日,在股權結構上,執行董事、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雷軍持股比例為31.4%,如計入總股本ESOP員工持股計劃的期權池,則雷軍的持股比例為28%。

顯然,小米上市笑得最開心的當屬雷布斯了。按照估算,雷軍實際控制著小米公司78%的股權,也就是說,公司上市後,雷軍的個人身家將達到778億美元。

要知道,去年恆大集團的許家印以391億美元的身價成為中國新首富,如若小米上市,這樣的財富,遠遠將房地產大亨許老闆甩在身後,極有可能讓雷軍登頂成為中國新一任首富。

在多年的奮鬥之後,拚命三郎雷軍終於要走向他的人生巔峰了。

快嗎?小米成長的速度著實快。用他自己的話來講就是:「站在風口上,連豬都會飛」。

事實上,「勞模」雷軍也一直在努力當一頭「豬」,或許是上天看到了他的努力,給了他一陣風,滿足了他飛天的願望吧。

此外,參照此前百度、阿里巴巴上市的「造富」能力,小米上市還將掀起新一波「造富」狂潮。

小米內部廣泛流傳的說法是:小米員工的身家,可以根據工號來判斷,前100號員工在小米上市後成為億萬富翁,前1000號員工成為千萬富翁,百萬富翁則多如牛毛。

這不就是分分鐘實現財務自由?哪還用像小編努力擠地鐵只能實現呼吸自由啊,不禁感嘆人與人之間的差距……

其實,小米的薪資水平再業界並不高,加班多、壓力大,其「艱苦」程度,箇中滋味想必只有小米員工才深有體會。

「為發燒而生」夢想不能只是一種情懷,要不然像賈躍亭的情懷「為夢想窒息」成了笑柄。情懷背後畫的這張大餅要讓員工消化的了。

公司上市,員工奮鬥多年黎明的曙光終於出現,多少手握期權的小米員工終於等到了所謂「一夜暴富」的一天。

小米上市,中國還是BAT嗎?

目前,在科技股中,騰訊市值36685.36億港元(約等於4673.83億美元),阿里巴巴市值4655.71億美元,百度871.13億美元。

如果小米千億美金估值成真,一旦上市,將超越百度,躍升為僅次於騰訊、阿里的中國第三大科技股,中國互聯網領域BAT格局將被衝破,或將變成ATM新格局。

在小米提交IPO申請當天,雷軍也發布了一封公開信,稱小米不是單純的硬體公司,而是創新驅動的互聯網公司。

小米的商業模式已經經過考驗和驗證,今天小米走到了歷史性重要節點,面向未來,小米建立的全球化商業生態有著極具想像力的遠大前景。

從2010年到2018年,小米風裡雨里走過了八年,小米終成大器迎來IPO。現在的小米,不僅手機銷量重回世界前五,企業生態鏈也做得風生水起。

此前,雷軍將2017年定義為小米的「逆轉之年」,將2018年定義為「新征程開啟之年」,如今啟動上市,或是他口中「順勢而為」最好的結果。

最後,用雷軍公開信的話結尾:「厚道的人運氣不會太差。請和我們一起,永遠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將發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程序員之家 的精彩文章:

抖音和知乎,為什麼總讓你無法自拔?
霍金去世,他留下的5條預言你一定要看一看

TAG:程序員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