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王進喜為什麼會被稱為「鐵人」?

王進喜為什麼會被稱為「鐵人」?

1960年2月,東北松遼石油大會戰打響。當時是玉門油礦管理局的一名基層鑽井隊隊長的王進喜立刻主動報名參加。3月25日,王進喜帶著37名工人離開了玉門。一列破舊的火車把王進喜和他的編號為1205鑽井隊拉到了大慶,他們也是作為石油大會戰到位的第一批工作隊。

(當時的鑽井隊員們大多居住在這樣臨時搭建的棚戶里)

廢棄的牛棚是1205隊的隊員們初到大慶,渡過漫漫長夜的集體宿舍。沒有床鋪,就在地上鋪一層草,沒有被子就再搞一垛草鋪在身上。牛棚既擋不了草原的大風,還經常漏雨,地上鋪的草也起不了什麼作用。睡覺的時候,就跟睡在野外的草地上一個樣,他們一個挨一個,互相擠著互相取暖。到了深夜,甚至有隊員偷偷的抹起了眼淚。

(王進喜和隊友們在寒冷的大慶)

一天晚上,薩爾圖的氣溫降到了零下20多度,牛棚裡面結滿了冰霜。大夥根本就睡不著,這個時候,王進喜提議說:「咱們來作首詩怎麼樣?」這個提議把大夥都給逗樂了,因為他們都知道王進喜什麼都行,就是認字不行,更甭提作詩了。

可王進喜卻說:「你們別笑我,作高水平的詩咱們不行,咱可以作簡單的啊,只要能鼓舞士氣就是好詩。」他說:「你們聽,外面的風聲,呼呼地,像不像風扇?你們再看看外面的雪,像不像炒麵?我的詩就有了,北風當電扇,大雪是炒麵,山南海北來會戰,要奪一個大油田。干!干!干!」

(王進喜和隊友們在開會)

十天之後,鑽機設備終於來了。但是設備到了,卻一直被擱在火車上,沒有卸,王進喜得知後火爆脾氣就上來了。王進喜大吼:「為什麼沒有人管鑽機?」旁邊的人跟他解釋:「不是不想卸,是因為吊車還沒有到,這鑽機有60噸,沒吊車根本就沒法卸。不然再等兩天。」一聽還要等?這下王進喜火了:「這還要等到什麼時候,我現在恨不得把鑽頭安在腦門上,砸出一口井來。」

(王進喜帶領隊友們搭建鑽機)

於是,王進喜帶著37名隊友們,撬的撬、拉的拉、60多噸重的鑽機,愣是被他們大卸八塊,拿得動的,就裝上平板車拉走,拿不走的,不管是用繩子拉,用撬杠撬,用木塊墊,還是用滾筒滾,只要是能讓鑽機挪動一寸一尺,隊員們也絕不放過機會。就這樣人挑肩扛將鑽機一塊一塊完好無損地運了十幾里地之外的馬家窯附近的薩55井。

(大慶油田上搭建起來的第一口鑽井薩55井)

1960年4月14日,人們圍著準備完畢的第一口油井歡呼鼓掌。王進喜激動地用西北漢子高亢嘹亮的聲音喊到「開鑽了!」這真是歷史的一吼。那真是,石油工人一聲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石油工人幹勁大,天大的困難也不怕。

從1960年4月14日開鑽,到4月19日,王進喜帶領1205隊成功的打出了第一口井,這也是整個大慶油田在歷史上的第一口井。在大家的努力下,只用了短短六天的時間,這口井便噴出了第一股油流,而且質量達到全優。這在我國石油工業發展史上,創造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新記錄。

(王進喜和隊友們圍在薩55井前討論工作)

自從噴出了石油,王進喜就沒有白天和黑夜之分了。他在油井旁邊的土地上挖了一個大坑,稱為「地窨子」,上面鋪點草,實在累了才去躺一躺。安排王進喜住宿的趙大娘見人就說:「看看王進喜,不吃飯、不睡覺,他可真是個『鐵人』哪。」於是,這鐵人的稱號,就這樣被叫出來了。

(王進喜在五·一萬人誓師大會上得到表彰)

1960年4月29日,在五·一萬人誓師大會上,王進喜披紅戴花,騎著大馬進了會場。參加石油會戰的萬名隊員向「鐵人」學習、向「鐵人」致敬。正是在這次大會上,王進喜喊出了那句被流傳至今的經典口號「寧肯少活二十年,也要拿下大油田。」王進喜和1205隊的先進事迹,迅速傳遍了整個大慶油田,「鐵人」這個稱號也被傳開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揭秘 的精彩文章:

「海遼」輪起義遭暴露,國名黨空軍卻為何沒有攻擊?
《五朵金花》女一號楊麗坤,竟是擦玻璃時被選中?

TAG:大揭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