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愛情和其他魔鬼》-加西亞.馬爾克斯

《愛情和其他魔鬼》-加西亞.馬爾克斯

作者:花姑娘

圖片:花姑娘

前言:

我們的書評並非專業書評,但是我們的每一句每一詞都是我們用心寫下的。我們的初衷僅僅是想讓大家對於讀書這件事情產生興趣,也希望大家愛上讀書這件事情。因為曾經家裡原因,我才懂得讀書的財富。此時,為時不晚,放下手機好好享受讀書世界。

引言:

這本書當初我在閱讀的時候,並沒有一氣呵成的看完,而是間隔長到我自己都記不清我什麼時候看過它;但是令我感到最神奇的是,翻看書看到主人公的名字之後,所有的故事情節我都完完全全記起來了,就像昨天晚上睡前看過一樣。

愛情在《愛情和其他魔鬼》里,它是瘋狂的魔鬼。

一:

猶記第一次看到它時的情景,我仍然在大連的一家書店漫無目的地逛著、看著。它吸引我完全是因為它的篇幅極其適合我這種懶人,想要進步但是又懶得看特別長篇幅的小說。有時候我自己都嫌棄自己的懶惰,為了改變自己,我特意買了很多長篇幅的小說,就是為了鍛煉我自認為不堪一擊的專註力。但當時,我還只是一個一心求近路的求學者。因為《百年孤獨》,促使馬爾克斯的名聲大噪,一方面因為作者的名聲,另一方面我對這本書的眼緣不錯,因此這本書變成了我的枕邊書。

二:

這本書後面有一個最簡潔版的簡介,寫的是:「在那間幽暗破敗的牢房裡,他們瘋狂地相愛了。」那麼是誰和誰相愛?是德勞拉神父和十二歲的「魔鬼」女孩瑪麗亞。他們的相遇很神奇,感覺像是命中注定般,他們必須相愛。三十六歲的德勞拉神父因為主教的命令而被派去驅除人們公認瑪麗亞身上的魔鬼。如果你看過這本書之後就會發現,書名當中的魔鬼不僅僅只指單一性的魔鬼,而是多重的魔鬼,各個方面。他見到她就開始瘋狂的相愛,從此開始他們的愛情故事。

GIF

三:

說到這裡,大家肯定感到疑惑:是什麼樣的女孩會讓一個充滿理智的神父如此瘋狂?這個女孩身上的魔鬼到底是什麼?為什麼她的身上會有人們口中的魔鬼?這些問題都需要大家從書中自行尋找答案。我要說的就是女孩的身世。這個女孩的身世很有意思。她的母親從她身下來的那一刻起就不喜歡她,她的父親是一個侯爵,可是並沒有一個侯爵應有的氣場和排場,整個人都是唯唯諾諾的。瑪利亞從小就和非洲的傭人生活在一起,她懂得各種非洲的語言,與非洲傭人之間的關係極為融洽,也是因為從小的生活習慣使她成為一個別人嘴中瘋瘋癲癲的女孩,也是女孩被說成「魔鬼孩子」一個重要的原因。

凡是幸福無法治癒的,任何藥物也都無法治癒。

四:

這本書創作時間是1994年。相比於其他馬爾克斯的作品,這個作品問世時間相對於其他已經比較晚了。這本書是我一個西方宗教啟蒙書。我對神學方面毫無造詣,所以有時候讀的雲里霧裡,可能跟不接觸西方宗教有關。奇怪的是,這本書中的宗教體系和《呼嘯山莊》的宗教表達方式有天壤之別。(以後會詳細說)總的來說,這本書潛移默化中植入宗教(也有可能是作者自身的信仰而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寫出內心的真實想法),光明正大說愛情這種魔鬼對人到底會有什麼影響。不過說實話,對於我這種愛情都沒碰到邊的讀者,我對於書中一部分的內容還是不太理解;也可能是因為自身社會經歷不豐富,導致書中許多情節很是不解。這本書給我的感觸沒有《月亮與六便士》多,可能是每個人有不同的喜好的原因吧。

GIF

五:

即使我沒有完全被這本書所打動,但是閱讀總將是有收穫。書本後面寫過一句話,本以為這句話只是一句出現在全文中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句子,但是這句子最後卻成最感動我的句子之一。它是全文的文眼一樣,像燈火一樣點亮中心。在書中我感受到,德勞拉神父忘年之愛;瑪利亞奮不顧身之愛;侯爵煎熬卻說不出的愛。

最後,我希望,讀到這本書的人都可以被瑪利亞的美麗而吸引;被德勞拉神父的堅持而感動;被馬爾蒂娜的嚮往自由而觸動;因侯爵的輕率做法而反思。謝謝大家,耐心閱讀。

如果你願意,再加上你對推薦書目的感想,讓我們更好的了解你~

感謝你對花姑娘的支持與幫助~

關注我們 獲得更多有關書籍的介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人類才是最應該從地球上消失的生物
孤獨總在年少時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