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終於有部國產劇,敢說女人的野心

終於有部國產劇,敢說女人的野心







作為曾經在異鄉

搬磚

追夢人群的一份子,深知自己的這種行為在許多人眼裡都存在著巨大的誤解。




大概是曾經的社會新聞,又或者是那些總愛添油加醋的影視劇情節,對北漂、滬漂,甚至之後的橫漂一族的描述都顯得不那麼的友好。




但院長想說的是,不好意思,我們在外面真的挺好的。






通常在外面久了,家人朋友們就會產生各種疑問:




你在外面漂了這麼年,是不是也住過地下室?吃過多久泡麵?會不會露宿街頭?




這孩子,多可憐……







每次聽到這種問題,院長都忍不住來一個尷尬而不失禮貌的微笑。





什麼時候開始,

「漂」

「慘」

畫上了等號?




好吧……有時候是挺累挺不安穩的,但大多數情況下,努力工作的人少有經歷影視劇中那種經過藝術加工的慘。




比如在2008年的北京,

因為買不起一根2塊錢的玉米而痛哭流涕。




能get到創作者的意圖,但這種為了凸顯打拚悲慘而設計的情節,多少有些矯揉做作。






一個女孩獨自去大城市打拚,就非得「漂」著?




事業和愛情剛剛起步,就不能擁有自己的小確幸?



在享受孤獨、遭遇迷茫的同時,有沒有可能用野心與努力化解一切危機?




……




我很慶幸,剛看到一部新劇,主打的精神不是「賣慘」,而是鏗鏘有力四個字——

說干就干。




這劇片名你肯定熟——





《上海女子圖鑑》







一直覺得,比起北京,上海似乎更接近日劇原作中東京的背景和氣質。




燈紅酒綠,光怪陸離,同時又自帶摩登小資氣息。




留在這座城市的異鄉人,想要的不僅僅是生存,還有生活。




因此,光從海報來看,這部

《上海女子圖鑑》就與北京版有著明顯不同:




女主王真兒妝容精緻,衣著華麗,冷艷地坐在東方明珠造型的「王座」上,有一種要征服魔都的霸氣。




沒錯,如果說北京版講述的是女主如何

融入

,那麼魔都版女主則更強勢大方,她要的是

征服




這樣聽起來是不是十足艱難?




但,難才有看頭。






順便說一下,《上海女子圖鑑》和隔壁的《北京女子圖鑑》都是優酷的系列劇,但從演員到製作班底都是兩撥人。別弄混了,也先別擔心又一次踩雷。




光看預告片,這女主還挺對我胃口——




羅海燕

,上海周邊省某個小縣城裡的姑娘。




和多數同學一樣,她在上海讀完大學後選擇留在魔都打拚。




畢業後在工作廣告公司找到了第一份工作,和單純熱心的租房中介姑娘陸曼妮有緣成為室友。




有了自己的溫馨小窩,與同事們的相處也不錯。







看,雖然離人生贏家還有很遠遠遠遠遠遠遠的距離,但她就和很多在上海打拚的異鄉人一樣,有著自己的小期待小確幸,沒那麼苦、那麼喪,更沒有那麼慘。




畢竟現在連上選秀節目賣慘都惹人煩,

對於自己選擇的路,不如堅定一點。







如果要問,為什麼非要留在上海?




有人是為了實現夢想,有人是為了獲得更好的生活。




事實上,每一個留在上海的奮鬥者,大抵會有同一種心情——




不甘。




不甘回到平凡的家鄉,不甘夢想沒起步就破滅,不甘和無限可能失之交臂。




劇中的羅海燕也一樣,如果只是滿足於現狀,貪圖平穩和安定,她大可以回家鄉過平和舒適的「佛系」人生。





但既然選擇留在上海,並堅信這是正確的事,她所求的肯定不止一個LV包包,

而是踏平心中的不甘,並讓它變為無悔。







征服魔都的第一步,是做一個

「魔系女子」




字面看來,可以簡單理解為在魔都打拚的女子;但羅海燕和她的良師益友告訴我們,它的定義並沒有那麼簡單。




首先,你要認清自己的野心——




上海有那麼多優秀的職業女性,你拿什麼和她們拼?又為什麼非要留下來?







羅海燕的答案很直接:




「我留在上海,想過好生活,不只是為了穿漂亮衣服,買好看的包包,嫁優秀的男人,而是想成為從內到外都優秀的高精尖女性。」




看過那麼多所謂的「大女主戲」,太難得有一位女主把野心掛在嘴邊,而且敢於正視自己的野心,一往無前。




這句「我想要更大的世界」,簡直酷斃了!







當北京版被吐槽該改名叫「北京男子圖鑑」時,我很高興看到魔都版在努力塑造更多的

酷女孩

——





劉孜飾演的女強人斯嘉麗,對於自己的職責所在和工作價值一清二楚。




該做什麼,怎麼才能做好,她心裡跟明鏡似的。







加著班都不忘記敷面膜的上海囡囡kate

(金莎 飾)

,更是深諳大都市的立足之道。




用她的話說,女人不對自己好,別人也不會重視你。




並非「女為悅己者容」,只是她聰明,會發自內心愛自己。







現實不就是這樣嗎?




比你有優勢的本地人還比你努力,她們的出現無時無刻不在提醒你:




趕緊打起精神,跟上這座城市的腳步吧。




同樣是上班,是日復一日得過且過,還是不掩野心拼了命向上沖?




很慶幸,這部都市劇沒有把女性框在戀愛糾纏和生計奔波的死循環里,反而讓她們在職場上大殺四方。




這正是「魔系女子」與其他職場女性的本質區別:




有更

大的野心,獲得更強的能力,最終享有自由,過自己創造的更好的生活……

如是種種,讓人忍不住向其靠近。







看預告片不難發現,這部劇中男人有間歇出場但分量不算多。




隨著自我身份的不斷提升,面對不同男性的追求,羅海燕認真面對感情,愛的時候全身投入,離開時瀟洒轉身。




有一點必須注意,

她一直靠自己,從不依附旁人




比起北京版變成了《北漂女青年陳可和11個男人的愛情故事》,在魔都版中,愛情只是調味劑,讓羅海燕的人生滋味更加豐富。




面對愛情,她依然可以掌控全局——戀愛可以談,但別影響我的人生方向。




想用物質來滿足一切的男友林立曾說:




「我給你的要比世俗結婚證,要神聖得多的多的多。」







確認過這一句,就知道是可以說再見的人。




你有錢,關我什麼事呢?




關於金錢的衡量,只想為羅海燕這憤怒的一摔鼓掌。







她想要的,是更大的世界。




從某種程度來說,《上海女子圖鑑》和日版有著相似的地方——




《東京女子圖鑑》中,主角綾從18歲到40歲每個階段的規劃,都能令人直觀感受到她的慾望。




一步步向上攀登的,除了品味眼界,還有野心。







兩位女主對於自由的定義,也深得我心。




尤其是羅海燕這句台詞:




「真正的自由,是絕對不可能寄托在別人身上的。」




何其清醒,又何其堅定。




想戀愛就去談,想自己生活也能肆意洒脫,當金錢、身體都不再成為枷鎖,那是真正的精神自由,是羅海燕這樣的「魔系女子」追求的終極狀態。








要說不一樣的地方,也有——




東京有著讓人深感無力的階級障礙。




比如那句,港區人只會和港區人結婚。







這種階級鴻溝,不是靠努力就能改變的。




反觀上海版,主旨是鼓勵大家追尋更廣闊的空間和自由。




什麼是真正的自由?




或許你還沒找到,但如羅海燕所言,它絕對不可能寄托在別人身上。




有一點是不變的,那就是主人公們對自身野心的肯定和實現。







留在上海的羅海燕,完成了漂亮的進階。







不可否認,生活不是電視劇,未必選擇留下就能交出一份完美的答卷。現實生活中還有很多

沒能達到自己理想高度的異鄉人。




但院長覺得,不能單純地用過得好與不好,去定義最終的結果。




既是自己的選擇,就應當在最初做好足夠的心理準備,承受過程中的艱辛與坎坷;

如果你還有一絲不甘心的念頭,就算身疲力竭,也請遵循自己內心走的路,再堅持一下。




就像預告片中最後這幀畫面——




靠自己、不妥協的「魔系女子」,不會被外界定論,更不必在意旁人的目光。




當目標還在遠方,這些女子的腳步就不會停下。







《上海女子圖鑑》將於5月16日登陸優酷,感興趣的話可以守著看播出啦。




如果你正在外奮鬥,或者你對大都市的生活也躍躍欲試,「魔系女子」等你來遇鑒更好、最真的自己。








 

作者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簽約作者


一個zan=求「魔都版」來個真正奮鬥的女主!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吐槽電影院 的精彩文章:

第一集就尺度爆炸,這劇要火!
本季最強劇終於來了,好看到爆!炸!

TAG:吐槽電影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