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八個步驟,培養孩子自律的能力

八個步驟,培養孩子自律的能力

何謂自律,簡單地說,

就是一個人自我管理的狀態,

是一種發自內心的自我控制能力,

不是受外在限制或壓力

所產生的迫不得已的行為。

以下是八個培養自律的步驟,是我多年養育子女和教學經驗的總結。

1

尊重家規

規則是建立權威與秩序,讓孩子知道標準和界限,幫助孩子在心裡建立一個價值系統。通過父母堅決的執行,孩子漸漸明白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進而學會凡事三思而後行,培養自律的能力。

早上起床後,我的兒子澤群就想上網玩遊戲。但是他仔細一想,自己有很多事情需要完成。平常媽媽教導他要先完成早晨的家務和學習的作業,然後取得媽媽的同意後,才能玩遊戲。

如果不按照家裡的規則做事,他要承擔自己選擇的後果,可能早餐就吃不到,還要做加倍的功課和家務。於是他選擇了先不玩遊戲。

2

灌輸種瓜得瓜、

種豆得豆的因果觀念

我們從自然界、從生活中都可以幫助孩子認識這個規律。我們可以跟孩子一起種一些瓜果蔬菜,孩子就會發現,如果他多花一點心思好好照顧幼苗,幼苗就會茁長成長,開花結果。如果把它擱在那裡不理不睬,幼苗很快就會枯死。

上學考試也是這樣,努力學習肯定就能考出好成績,不用心讀書肯定就考不好。

從身邊這些切實的例子中,讓孩子知道,如果要想擁有較強的自律能力,就得從小事上約束自己。

2011年,秀儀在社區大學修微積分課時,教授教課的方式鬆散,要求也不嚴格。很多同學都不好好上課,不過由於她過去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即使教授沒有要求,她仍然給自己設定了標準,無論是上課還是完成作業,她都沒有偷懶。結果學期結束時,她輕鬆地拿到了A的成績。

秀璋20歲時修完了大學課程,拿到文學學士學位。因為她對自己的未來有計劃,生活有規律,所以提前完成了學業。後來她能擔起寄宿家庭輔導老師的責任,監督輔導青少年,編寫並教授一系列英語課程。在哈佛教育學院碩士班緊張的學習中,她也能提前完成作業要求,這都得益於從小養成的自律自治的習慣。

3

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負責任是指履行義務或完成自己應該做的事。那麼什麼年齡的孩子,應該做些什麼事情呢?一旦定下了責任義務表,孩子們就應該努力去執行,對於沒有完成的事不能找借口。這是教導孩子將來進入社會的必修課程。

有些孩子感冒了卻怪媽媽沒提醒他帶外套,忘了帶課本也是因為媽媽忘了把課本放進書包里。

如果這樣,那麼孩子永遠只會把責任推給別人,不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今天社會上的很多人犯了錯以後都會找借口說「我今天之所以有這樣的問題,是因為我成長於一個破碎的家庭」,等等,有許多的理由。一個不負責任的人永遠都能為自己的不當行為找到借口。

4

為孩子提供幫助

當孩子在培養自律能力這件事上堅持不下去時,那麼我們做父母的就要想辦法幫助他們。

如果孩子沒有辦法準時起床,那麼我們就和孩子一起來設置鬧鐘,事先講好,如果鬧鐘響了之後,還是沒有起床,五分鐘後父母就可以過去叫他。

當孩子面對生活中的挑戰時,如果碰到困難,我們就要提供一個方案來幫助他克服困難。

在幫助孩子的過程中,父母一定要控制自己的情緒,保持良好的心態,避免說傷害孩子的話。如「你再胡來,我就不要你了」等這種傷害孩子的話。

我以前也曾經對孩子說過不該說的話。有一次帶孩子逛街,半路上孩子死活不走了,我一急就衝口而出:「你再不過來,我就把你丟在這裡。」但孩子還是不走,我不可能真的忍心把他丟下,那就只能食言了,早知如此當時就不應該說那樣的話,我很後悔。那麼怎樣才能既幫助了孩子,又讓孩子覺得被真正接納呢?

在孩子做錯事情或不順服時,我們要提醒他即將承受的後果是什麼。然後,即使遭遇尷尬也得想辦法帶孩子離開人多的場合,找一個安靜的地方執行後果,無論如何決不能妥協。

許多父母抱怨:「我的孩子特別倔強,沒有人能夠改變他的心意。」我想鼓勵那些意志力超強的孩子的父母,不論你的孩子多麼倔強,你的耐心與堅持不懈的愛,是引導孩子的唯一途徑,因為意志力強的孩子需要意志力更強的父母。為了培養孩子良好的品格,父母需要應對不便,也要學會忍受尷尬的局面。

5

表達強烈不滿的同時

要說出你的期望

當孩子做得不好的時候,我們不能只是說空話來安慰他,例如:「你還小,沒有關係,將來長大就好了。」如果有努力的空間,我們要告訴孩子,他哪裡還可以加以改進,明確我們對他的期望是什麼。

秀儀高中時在社區大學選了一門考古學的課,由於她學習任務很重,再加上這門課要求的閱讀量很大,上了半個學期後,她提出要退課。

我和她冷靜分析後,告訴她這時退課只能拿個F的成績。我相信她能夠堅持下去,但是需要專註,並且要更好地分配時間,如果她決定退課,我會很失望。但是最終的受害人是她自己,因為這個F成績將會留在她的學習記錄里。聽了我的分析後,她打消了退課的念頭。

結果,她在時間的統籌上有很大的改進,提高了學習效率,順利完成了所有的課程,取得了B的成績。

有了這個過程,她學會了更好地利用時間,明白學習中要有勇氣面對困難,不輕易放棄。這都是培養自律能力的重要環節。

6

告訴孩子如何改正

為什麼現在很多孩子都沒有自律的能力?就是因為我們做家長的怕孩子失敗,事事都替他做好了。

其實,父母要做的應該是幫助孩子從失敗中吸取經驗教訓,告訴他如何改正才會做得更好。「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唯有這樣,才能真正地幫助孩子自立。

孩子小的時候,穿衣服、系鞋帶很慢,有的父母不願意花時間教孩子,嫌孩子做得又慢又不好,就幫他系。結果,穿衣穿鞋都是父母一手包辦,導致孩子懶惰又沒有自信。相反,當孩子做得不好時,如果父母耐心地教導、鼓勵孩子,孩子就會進步得很快。

我的學校里有一個孩子,上英語口語課時,無論如何都不肯開口,老師就讓他離開課堂,我告訴家長說等孩子決定開口的時候再讓他來上課,因為口語課不開口就沒有意義了。這個孩子很難過,於是就怪媽媽早些時候沒有好好教他,媽媽不停地安慰他說:「對對對,都是媽媽的錯,媽媽沒把英文學好,沒辦法教你,所以你的英文學不好。」其實,當時確實不是譴責他的理想時刻,因為他剛被老師批評過。

但是父母還是應該告訴孩子你的期望,這很重要。那位媽媽可以這樣說:「我知道你在學習上的困難,但是你要改變自己的態度,就算你講錯也沒有關係,你必須要開口。」如果孩子一有問題,父母就幫他解決或是替他擔當錯誤,那麼,孩子永遠都不能從失敗中成長。

7

為孩子提供一種選擇

當孩子面對挑戰時,如果一個方法行不通,那就鼓勵孩子試試另外一種方法。換個角度看問題,不要固執地以為只有一條路可以走。

我兒子福群對於每天寫日記一事很苦惱,為了不寫日記,他想盡一切辦法逃避。有一陣子我們為了要求他寫日記,每天都有一場較量。最後,大姐秀璋和他達成協議,如果他想不出來寫什麼,姐姐會給一個題目。如果沒靈感,就計時十分鐘,想到什麼就寫什麼。結果效果很好,現在福群不再找借口不寫日記了。

每一個孩子都會碰到不同的問題,解決的方法也都不同。因此,我們要多些智慧,多想辦法。

8

讓孩子體驗行為的後果

父母不要什麼事情都替孩子承擔。

很多時候我們會聽到孩子打電話時這麼說:「媽,我什麼東西忘記帶,你給我送來啊!」多麼理所當然啊!然而大部分父母會說:「一會兒就送到。」

我們千萬不要對孩子有求必應,必須要讓孩子學會對自己的失誤負責。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幫助孩子培養自律的品格。其實,學習中父母代勞的情況,在中國以及北美的華人社區中非常普遍。

父母特別注重孩子的學業,希望孩子在學校表現得好。為了讓孩子的成績優異,父母不惜代價,使出渾身解數,甚至幫他們做功課。課後補習的現象不只是在中國,在美國的華人社區也一點不落後。父母為了幫助孩子做模型、趕作業,熬夜趕工,這一點都不誇張。

孩子忘了帶作業本,只要打個電話,父母就乖乖送來,這樣怎麼能培養孩子自律的品格呢。

GIF

自律的根基

自律的根基是健全的親子關係。

沒有親密的親子關係做基礎,

單靠規矩權威,就會培養出叛逆的子女。

下面這首詩在美國流行多年,作者桃樂絲·洛·諾爾特從事家庭婚姻輔導工作,她寫的這首詩,在學校老師的桌上、在家裡的冰箱上隨處可見。

若孩子在批評中長大,

他會學會譴責自己,怪罪他人

若孩子在敵意中長大,他學會爭鬥

若孩子在恐懼中長大,他學會膽怯

若孩子在遺憾中長大,他學會為自己感到惋惜

若孩子在嘲諷中長大,他學到害羞

若孩子在嫉妒中長大,他會有罪惡感

但是

若孩子在寬容中長大,他會擁有耐心

若孩子在鼓勵中長大,他滿懷自信

若孩子在讚美中長大,他學會感恩

若孩子在接納中長大,他學會去愛

若孩子在贊同中長大,他會喜歡自己

若孩子在誠實中長大,他學到的是真理

若孩子在公平中長大,他學到的是正義

若孩子在安全中長大,他會擁有信心

若孩子在被接受與情誼中長大,他就尋得了愛

你的孩子生活在什麼樣的環境中呢?

愛的真諦

最後,我想用這段話來與大家共勉:

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

愛是不自誇,不張狂,

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

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

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

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愛是永不止息。

這是一首《愛的真諦》。當我沒有能力去愛的時候,這首歌就提醒我什麼是真愛,激勵我繼續去愛。但願你也能找到愛的源頭,把愛活出來。

文/黃陳怡文

摘自/愛的管教(兩代哈佛人的成長經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