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做貴陽絕無僅有?這所國際學校校長發話:憑這些,我們能行!

做貴陽絕無僅有?這所國際學校校長發話:憑這些,我們能行!

上周我們po出了對兩名外籍校長的採訪,今兒個我們一起來看看,在中方校長彭小虎博士眼裡,北京海嘉貴陽國際學校究竟有啥獨特魅力,讓家長信服的理由又是什麼?

中方校長

彭小虎

教授,中共黨員。上海師範大學教育學碩士,南京大學社會學博士,華東師範大學教育學博士後。

擔任過幼兒園教師、小學教師、中學教師。曾任南京曉庄學院教育科學學院院長,課程與教學研究所所長,國家特色專業建設點負責人,南京市陶行知小學校長。

個人被評為江蘇「青籃工程」省級中青年學術帶頭人,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培養對象,南京市拔尖人才。

精英學校育英才

「貴陽不缺一所國際學校,缺的是一所有價值引領、有品位、有特定服務對象的國際學校。」採訪一開始,彭校長就為北京海嘉貴陽國際學校做了精準定位。彭校長坦言,大數據產業發展,將全球英才匯聚於貴陽,正因為此,海嘉的引進顯得尤為重要。「精英人才受教育經歷十分豐富,多數人都有在海外求學的經歷,肯定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條件優渥的學校就讀。那海嘉首先做的,就是分析精英人才具備思路和方向。」

01

首先從小學階段分析,第一,毫無疑問是素質。彭校長認為,學生的首要素質是身體素質。「我對未來海嘉學子的要求:一定是個身體棒棒的孩子。」在這點上,彭校長很坦誠,「我們的教育是分階段的,6至12歲是發育階段,孩子的神經系統、骨骼系統、肌肉系統等等正處在快速成長階段。只有具備良好的身體素質,他們的學習與生活才有精力、活力。」

02

第二是心理。「孩子會經受從未有過的坎坷或挫折,父母會說:我要教育引導孩子經歷這些挫折。其實,這方面的疏導學校同樣應該承擔,要在教育中引導孩子如何看待挫折,用何種方式應對挫折。」

03

第三是智慧。不是知識,是智慧。「知識不是最重要的,開啟了智慧,知識自然會跟進。」這是彭校長想告訴大家的,家長們得學會對孩子啟智,關注點從知識掌握,轉移到智慧的開啟。

04

第四是人格。什麼是人格?人格是你所有言行舉止。彭校長說,在海嘉,將會引導孩子人格逐步完善。

05

第五是習慣養成。「孔子說過:『少年若天性,習慣成自然。』我眼中的習慣,不止是行為習慣,更重要的是內心世界當中隱藏的習慣。」彭校長講解道,思考、主動做事情,都屬於隱藏的習慣。像這些內隱的智慧習慣,在小學階段是最需要引領的。「如果我沒有把習慣給孩子引進,就是海嘉的失敗。」彭校長如是說。

小學階段,孩子更多的學習是以成人為中心,到了初中,孩子受到夥伴、群體的影響,需要著重培養的方面不再與之前相同。「此時影響孩子的是社會性的發展,而初中孩子又比較執拗,這個問題怎麼解?因此,海嘉提供了多元思維的視角。」

多元思維做引導

那麼,彭校長口中的多元思維從哪兒體現?

首先,是不同文化背景的師資。「我們外籍教師提供的不是漢語+英語的教學模式,為什麼?因為海嘉引入的不是雙語教學模式,而是中西文化融匯模式。」他闡述到。打個比方,如果孩子身邊有個不同膚色的人,一起說話聊天,孩子對這個人一定非常好奇;可如果每天都是不同膚色的人環繞在他左右,孩子還有好奇心嗎?那不是,孩子肯定早就習慣了。所以,這就是多元文化的重要。

其次,是思考方式。彭校長說道:"外國文化與中國文化最大的差異性表現——思考方式的不同。因為語言語序的不同,導致思維不同。語言是思維的外殼,說什麼語言,就具備何種思維方式。來自不同國家的教師,將各色各異的思考方式輸送給孩子,對他們建構多元思維的幫助不言而喻。"

第三,評價體系。多元評價的主體不一樣,認知也就不同。"在海嘉,我們制定了自己的一套評價體系,更多著眼於培養,就是那句話叫根深中華,心懷天下。評價體系使得孩子們更多關注他人,懂得感恩。"他解釋道。

合作創新 吸收精華

之前我們提到過,學校會與北京師範大學貴陽附屬中學、附屬小學共融合作、交流經驗,這事兒小編也專門詢問了彭校長,看看他怎樣讓大伙兒吃下這顆「定心丸」?

彭校長介紹,海嘉的教學交流合作從四個維度進行教育合作與交流研討:

四個維度

同當地教學資源交流(北京師範大學貴陽附屬中學、附屬小學)

同其他優秀國際學校交流合作(國際學校內部借鑒)

國內名校合作共建,引進全國其他的優秀的教學模式,優秀的教學思想

與世界一流學校進行學術及管理等多方面深入交流

整合本土資源、吸取外地精華、引進優質教育……聽彭校長說完,能感覺學校目光長遠,步伐紮實,小編表示特別期待,希望接下來的後續合作能抓緊落實,讓咱貴陽家長都看到海嘉不俗的實力!

校園面積廣 貼心宿舍設計

既是寄宿制,校舍的打造與設計一定是家長們急迫想了解的,這點彭校長自信又滿意:「住宿空間、教室環境,家長看了一定放心又喜歡!。」

彭校長介紹,海嘉充分考慮孩子愛動的特點,在學生活動空間方面,特約行業內知名設計師打量設計。校園佔地面積8萬多平方米,實際建築面積6萬多平方,平時上課,除了教室,還有跟教室面積同等大的活動空間。沒想到空間這麼廣?彭校長說了,「孩子一定要有足夠的屬於自己的空間,才更利於他們成長。」

圖為學生宿舍公共區效果圖

圖為學生宿舍公共大廳效果圖

說完教室再看宿舍,學生宿舍採用獨特的三間打通設計,兩段是學生住所,中間是保育員居住。彭校長解釋,這樣做目的有倆,一個是提供服務,二是讓孩子保有足夠安全感。「通過獨特的宿舍劃分,和親子間的交流、引導設計,滿足兒童成長對親情的需求。」

圖為宿舍活動平台效果圖

不僅如此,住宿的部分在海嘉這兒可是大學問:三、四、五年級和初一、初二年級學生,不按統一年級制住宿,而採用混合年級制住宿。有點新奇吧?彭校長說,之所有用混合年級的方式,就是希望孩子們跳脫出獨生子女的孤獨感,利用同輩群體共同生活的方式,讓孩子扮演不同的角色,承擔相應責任,鍛煉多方位生活能力。

怎樣,彭小虎校長對海嘉一番悉心介紹與規劃,有木有讓您對學校的好印象+1?其實打動小編的不僅是科學的課程設置及舒心的校園布置,還有學校對教育事業的專註鑽研與積極奉獻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黔學幫 的精彩文章:

TAG:黔學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