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燕園:今天兩個甲子

燕園:今天兩個甲子

又是「五四」,自己雖早已不是「青年」,而120周歲的北大卻依舊青春,謹以寥寥文字來懷戀「曾經的你」:「就在那轉身之間,就是那過往的少年,天空依舊湛藍,明朗如昨天……」

如果期待在象牙塔內感受百年中國的印跡,那麼北大燕園無疑披拂著最厚重的歷史記憶。

生於內憂外患紛擾不斷的「戊戌」之秋,當百日維新的強國之夢頹然墜地後,京師大學堂作為唯一的劫後孑遺,孤獨卻堅強地矗立在了即將落幕的19世紀。當「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為年輕的北大書寫了最早的華彩時,也便註定了這所「中國最高學府」所懷抱的天下之責、家國之任。近代中國的百年影像不舍晝夜,一幕幕投射在了湖光塔影之中。愛國、進步、民主、科學弦歌不絕、薪火相傳。

輝煌與歷史的沉積在拂去了曾有的激情與悲愴後,留給今天北大的,則是傳統,是底色,更是魂魄。擁有魂魄的校園,便不再是圍牆內單純的質體、擾攘都市間尋覓的館驛,而是成為了一種流動的存在,一抹時常會令人動容的色彩——個性天馬行空的自由演繹、校風兼容並蓄的恢宏氣度,對生命的尊重、對學術的執著、對國家民族的責任與忠誠……有時,也許只是一個不經意的眼神,一次倔強翹起的嘴角,也會令人感悟到她的存在——原來,這就是燕園,恣意隨性而又桀驁不馴,和煦如四月的春風卻又昂起高傲的頭顱

「燕園其實不大,未名不過一勺水,水邊一塔,並不可登,水中一島,繞島僅可百餘步;另有樓台百十座,僅此而已。」謝冕先生勾勒的燕園是如此線條簡單——其實,一塔、一島、一水,亦足以名世了。

附:以下文字寫於2008年5月,整整十年……

一百一十歲生日,在雨天的吶喊聲中姍姍而來,不管是否情願,對於一個已經走出燕園的畢業生來說,時不時踮起腳尖來,看看圍牆內的湖與塔,還有曾經的同類,總是那麼情不自禁。懷戀也好,情結也罷,靜謐的瞬間,激情的時刻,卻總也放不下那些色彩繽紛而又蕪雜凌亂的七七八八。

當北大走過她的第一個一百年時,我愣頭愣腦地一腳踏進了燕園。只記得那時亟不可待的自己不停地在走,似乎用腳步可以丈量五四的激情澎湃,百年的戀戀風塵。近代的中國左顧右盼時,不經意間闖入了這裡,之後便是一串串深深的足跡,直走到今天。而不知天高地厚的我在湖邊讀書遐思間,總也想像著自己能把那一個個足跡細細端詳,感受一把百年北大,百年中國。

可還在我半夢半醒間,突然發現這裡已經沒有我容身之處了,於是只得打起背包,走人,還有無奈地揮一揮衣袖。

被拋出來之後,卻發現了自己的尷尬:飽含深情乃至肉麻的感念,那是畢業生的專利,偶爾的追憶與感動,被人指斥為「斷不了奶」的證明,於是,落寞間,迴轉身來,卻只發現時時響在耳邊的老狼的「含笑的,帶淚的,不悔的眼」,還有自己無處安放的青春。

又是一個十年了,北大依舊年輕,而我卻總怕老去,總希望在獨自聽到「青春無悔」的旋律時,還能哭得歡暢,哭得盡情,哭得肆無忌憚,哭得淋漓盡致。

你的一百一十歲生日到了,面對你的頷首微笑,我卻總有些局促不安,我不知道該拿什麼來為你祝福,只能說一聲:

北大,生日快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柳依泠煙 的精彩文章:

TAG:柳依泠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