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大象視界】又見國寶越王劍!拍場上的上古神兵!

【大象視界】又見國寶越王劍!拍場上的上古神兵!

5月份全球拍賣季,今天我們探訪的是香港大唐國際春拍,熟悉大象的朋友都知道,大象常說的一句話就是:「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全球各大拍賣,每一家都有自身的特色和特長,而大象會挑選出各家最為擅長的為朋友們做重點的介紹。

今天我們介紹的大唐國際,絕對是近兩年在青銅器和高古玉器拍賣領域的王牌拍賣行,甚至成為了整個行業的風向標,他們的高古藏品,不僅可以做到基本保真,甚至有不少都是幾年裡面市場上都難覓一件的絕品精品,這樣的拍賣,對於高古藝術愛好者來說,自然是不容錯過的。

5月下旬即將舉槌的大唐國際春拍,高古藝術專場同樣是重器雲集,而今天,我們只是挑其中的一個小專題和朋友們作一個分享,這便是其中呈現的一組十分亮眼的上古兵器。

如今我們說的古代古董兵器,絕大部分都是冷兵器(即不利用火藥、炸藥等熱能打擊系統、熱動力機械系統和現代技術殺傷手段的武器),人類歷史,包括中國古代歷史上的冷兵器,大概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石器時代,青銅時代,和鐵器時代。

大象探訪香港大唐國際拍賣庫房

而我們今天特別要說的是,如果您收藏一件兵器,僅僅只是將兵器看做是古代的戰爭工具,那您就太局限了,兵器的收藏,背後所承載的歷史價值、藝術價值和學術價值,才是其巨大的附加值所在。我們拿武俠小說來做一個不恰當的比方吧:倚天劍、屠龍刀稱得上是鋒利無比的殺人利器,但其真正的價值自然是刀劍中藏著的武穆遺書和九陰真經了;碧血劍如果沒有一代名將袁崇煥的加持,自然也不會如此赫赫有名。

而如果是市場上的例子,當然也有很多:

2016年的倫敦蘇富比秋拍,這把乾隆御用獵槍拍出了198.5萬英鎊,您想想,這槍如果不是乾隆爺用過,才會值多少錢。

這件春秋戰國時期的鹿邑戈,光素沒有紋飾,如果同類的藏品,大概價值也就是幾千到幾萬元了,但這件恰恰是晚清金石名家吳大澂的舊藏,而市場上還出現過另一大名家陳介祺為之所作的拓片,這樣一來,自然便是身價倍增,最終在2016年的東京中央香港春拍上拍出了100多萬元的價格。

今天我們要為朋友們欣賞的大唐國際春拍上的兵器,自然也應該從這些不同的角度——歷史價值、藝術價值和學術價值,去欣賞其附加值。首先,要請朋友們看一把越王劍!

LOT76

春秋晚期越王州勾劍

長: 52 cm

估價:HKD 1,500,000 - 3,000,000

來源

1. 美國顯赫私人重要收藏品

2. 比利時重要古董商吉賽爾·克勞斯(gisèle cro s)舊藏品

3. 美國紐約高古軒藝廊重要展品,2018 年 3 月

剛才我們說到,冷兵器時代分為石器時代、青銅時代和鐵器時代,在中國,大約在公元前六世紀的春秋時期,中國就已經熟練掌握了冶鐵技術,並且誕生了歐冶子、幹將莫邪等眾多傳說中的鑄劍名家。而正如前文所說,越王劍可貴的地方,還並僅僅在於其高超的鑄造工藝,更是其背后豐富的歷史內涵。

在前陣子熱播的《國家寶藏》中,對於這把國寶越王勾踐劍,節目是這樣演繹的

劍有君王劍、諸侯劍、庶人劍

庶人劍是用來殺戮的

而君王劍是以天下為劍

我本就是一把君王劍

不出則已

若出則必須匡正諸侯

天下歸服

越王勾踐劍 湖北省博物館藏

相傳鑄劍大師歐冶子為越王制劍,他使用了赤堇山之錫;若耶溪之銅,經雨灑雷擊,得天地精華,製成了五口劍,分別是湛盧、純鈞、勝邪、魚腸和巨闕,每一把都削鐵如泥,之後湛盧、勝邪、魚腸三把寶劍被獻給了吳王,之後則上演了越王勾踐「卧薪嘗膽」等吳越兩國之間膾炙人口的各種愛恨情仇。正如《國家寶藏》中所說,這樣的君王劍,自然遠非用來殺戮的庶人劍,而是承載著一代君王的是非成敗,多少」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的英雄故事。歷史記載,當時的諸侯國,為了能夠得到一把名家製作的君王劍,不惜以舉國之力發動一場戰爭!

越王勾踐劍,歷經兩千多年的光陰,仍然鋒利無比,而我們在大唐國際庫房所看到的這把越王銅劍,同樣是寒氣逼人。大唐國際這把越王州勾劍尖峰,中脊起線,雙刃於前段收狹,兩從斜低。低格作倒凹字形,莖作橢圓體,箍棱上飾有纖細花紋。圓盤形劍首內凹,作多道同心圓凸棱,線條規正。劍首飾有緻密的同心圓,這在吳越青銅劍中非常稀少,此種工藝細膩的裝飾技術,在當時僅有少數鑄劍師傅能夠掌握,可見此劍鑄造的規格非常高級。

劍格正面鑄有鳥篆體陽文六字,背面八字,共十四字,並以精緻斜線作為襯底,展現著這把寶劍的高貴出生。

正面銘:戉(越)王州勾,州勾。

背面銘:自乍(作)用僉(劍),自乍(作)用僉(劍)。

越王州勾(前 448- 前 412 年在位),司馬遷《史記·越王句踐世家》作越王翁,古本《竹書紀年》作粵子朱勾。州勾(朱勾)是越王勾踐的曾孫。

綜覽春秋戰國歷史,越國偏安東南一隅而能與諸霸爭雄,其武力之盛可見一斑。越王勾踐(前 496 年 -前 464 年在位)卧薪嘗膽二十年,最終殲滅吳國,他深知一手建立起的霸業,可能在幾代後逐漸衰落,故囑咐太子要慎重行事。《吳越春秋·勾踐伐吳外傳》記載:「夫霸者之後,難以久立,其慎之哉。」

而此番告誡,使得隨後繼位的鹿郢(前 463 年 - 前 458 年在位)、不壽(前 457 年 - 前 448 年在位)兩代越王,在位期間趨於保守,直至州勾繼位,才再度擁有稱霸天下的志向。

州勾稱得上是在越王勾踐之後,越國國勢最強、武功最為顯赫的君王,墨子曰:「今天下好戰之國,齊、晉、楚、越。……今以並國之故,四分天下而有之。」而越國在州勾在位之時,出兵并吞了滕國(今山東滕州)、郯國(今山東郯城)兩小國,俘虜郯國君主鴣。

公元前411年,在位長達37的州勾去世,由太子翳繼位,也就是越王不光。

越王翳(不光)是越國由盛轉衰的轉折期,這一時期前後,越國三代發生了弒君的事件,所謂「越人三弒其君」。這種連續的政局動蕩,使得越國漸漸走向衰弱,後來的戰國七雄爭奪天下,越國不幸缺席了。

湖北省博的越王勾踐劍,作為一代梟雄勾踐的自作用劍,卻在1965年在湖北省江陵縣望山一號墓被出土發現,越王劍怎麼會出現在千里之外的墓中?主要有兩種意見:一種是嫁妝說,勾踐曾把女兒嫁給楚昭王為姬,因此,這柄寶劍很可能作為嫁女時的禮品到了楚國。另一種說法則是越國被楚國擊敗,楚軍繳獲了越王勾踐劍,並最終成為了隨葬品。至今仍然鋒利無比的越王寶劍,留下了一個雄踞一方的王國的黯淡背影。「劍有君王劍、諸侯劍、庶人劍,庶人劍是用來殺戮的,而君王劍是以天下為劍,我本就是一把君王劍,不出則已,若出則必須匡正諸侯,天下歸服。」 一把越王劍,自然遠非一把「殺人劍」,其承載的,是國家的興衰榮辱。

2017西泠秋拍

越王不光劍

成交價:1046.5萬元人民幣

就在去年的西泠印社秋拍上,一把有著早期出版的越王不光劍拍出了1046.5萬元人民幣的高價。而如今存世所見的越王州勾劍大約有近10把,大多存於荊州博物館、蘇州博物館、台北故宮等公立博物館中。大唐國際春拍的這把越王州勾劍同樣來源顯赫,曾經是有著青銅器女王美譽的——比利時重要古董商吉賽爾·克勞斯(gisèle cro s)的舊藏,其市場表現自然值得期待。

LOT81

春秋晚期吳王夫差劍

長 (L): 46 cm

估價: HKD 1,500,000 - 2,500,000

來源

台灣資深藏家舊藏 , 購於八十年代

本次的大唐國際春拍竟然來了一次吳越雙劍合璧,吳王夫差劍如今發現的也有約不到十把,如1976年河南輝縣出土吳王夫差劍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山東平度發現的吳王夫差劍現藏於山東省博物館藏;1976年湖北襄陽出土吳王夫差劍藏於湖北省博物館。

我們前文說到,春秋時期,最好的鑄劍大師都聚集在吳越之地,《莊子·刻

意》:「夫干〔吳〕越之劍者,柙而藏之,不敢用也,寶之至也。」可見此時期吳越鑄劍技術之精湛,在戰國時期就已經被奉為珍寶了。

大唐國際春拍這把吳王夫差銅劍劍身低長,通體被薄薄的綠銹覆蓋,雙刃向前收狹集聚成鋒,呈弧曲形,極具美感。劍格薄窄,莖呈圓筒形,上飾兩道凸箍,中間仍保留有纏繩的痕迹。相比之前一把越王劍的王者,這把吳王劍在王者氣質下更展現出幾分俊美。

劍脊兩側近劍格處,鑄銘文兩行十字:

攻 (吳)王夫差,

自乍(作)其元用。

吳王夫差和越王勾踐的恩怨故事,早已被後世各種精彩演繹,大唐國際的這把銅劍達到了此時期鑄造水平的巔峰,握劍在手,彷彿讓人穿越回了當年吳越爭霸的歷史風雲之中。

LOT83

商代早期青銅大鉞

低 (W): 37.5 cm 高 (H):33 cm

估價: HKD 600,000 - 1,000,000

台灣藏家舊藏

看過了吳越爭霸,我們再繼續穿越回更加久遠的殷商時期,一起來看看商代的神兵。在中國,夏朝是青銅時代的開端,但到了商代,才是青銅時代的巔峰,考古學家發現的中國最早的青銅兵器——包括刀、匕、矛、鏃都出現在商代(公元前17-前11世紀)。在商代,青銅兵器首次出現了細緻的分類,包括進攻性的戈、矛、戟、鉞和貼身自衛的短刀、短劍和匕首。

在史書中,鉞是象徵征伐權利的重器,也適用於諸侯和重臣。《史記.殷本紀》曰:「湯自把鉞,以伐昆吾,遂伐桀。」而後來商紂王兵敗自焚後,《史記·周本紀》記載周武王以黃鉞斬紂首級。史書中描述商王和周王列朝和出征時,均「執鉞」、「把鉞」,而考古發掘的形制巨大的「青銅鉞」多出自帝王之墓,因此,鉞被賦予了王權的象徵。

商 婦好鉞 婦好墓出土

最早的青銅鉞可見於夏代晩期,上海博物館藏有夏代綠松石鑲嵌卉字紋方鉞。商代早、中、晩皆有青銅鉞的出土發現,如著名的婦好墓中就有婦好鉞,上有二虎噬人紋飾。這也成為了婦好作為一代皇后也能統兵打仗的實物證據之一了。

大唐國際這件青銅鉞平面近長方,內上裝飾環柱角型獸面紋,開孔兩側,對稱裝飾龍首紋。龍首紋面向孔,腦後又各有一變形龍紋,環柱角型的獸面紋常見於商代早中期,與龍紋塑造風格一致,圓目突出,身軀線條粗壯,不飾地紋。為典型的商代早期紋飾特徵,湖北黃陂盤龍城遺址出土的龍紋鉞與這件接近,但大唐這件氣勢更為厚重,這樣的一件龍紋鉞,自然不能簡單的看做是一件兵器,而稱得上是象徵權力的王侯級禮器了。

LOT78

商代晚期 人面紋矛頭

低 13.5, cm 高 (h): 28 cm

估價: HKD150,000 - 250,000

商晚期人面龍紋盉 華盛頓佛利爾美術館藏

這件商代晚期的矛頭,最值得關注的無疑就是其獨特的紋飾了,這極具童話色彩的人面紋,首先讓人聯想到的,無疑就是如今存於華盛頓佛利爾美術館的那件孤品商晚期人面龍紋盉。

在商代,這樣的人面當然不是真正的人臉,而是商人心目中的天神,所以,青銅禮器,是人與神溝通的媒界,所以在兵器上出現這樣的「神面」,自然也有著異乎尋常的含義。

LOT82

戰國銅虎矛刃車軎

長 (L): 42.5 cm 低 (W): 13 cm

估價: HKD1,800,000 - 3,000,000

來源

海外藏家舊藏

秦 銅車馬

軎(wèi)是商周時期貴族所乘之車或者戰車上的一個構件,套在車軸兩端,加固軸頭。而這件是極為珍罕的軎矛,是軎和矛兩種青銅構件的組合。矛脊筆直,上有圓雕爬龍一條,抓銜軎部,龍外卷角尖耳,圓目翹吻,四爪鋒利,身飾鱗紋,尾作魚鱗紋,精緻絶倫。

車是商周時期重要的作戰裝備,《史記》記載周武王伐紂時,軍隊主力是「 戎車三百乘,虎賁三千人,甲士四萬五千人。」戰國時期,車更是幾位重要的作戰工具,戰車作戰時,戰車輪轂都設計較長,故稱「 長轂 」。軎矛的配置無疑增加了一層保護,行動時可阻止側翼敵方步兵靠近。

而製作如此精美的軎矛,鑄造技術毫不遜色任何祭祀禮器和王級劍、戈,所以我們可以推斷,這件軎矛絶非尋常參戰格鬥之用,很可能是高級王侯檢閱軍隊所乘坐戰車的配件。

LOT86

西漢錯金銀弩機

長 (L): 11 cm 高 (H): 14 cm

估價: HKD 180,000 - 300,000

弩機出現於戰國時期,盛行於秦漢。公元前 260 年的秦趙兩國在長平決戰,秦軍的強弓硬弩將趙國主將趙括射成刺 ,成為了決定兩國命運的關鍵一戰。

而到了漢代,漢軍步兵在和強悍的匈奴騎兵對戰中,弩機也起到了關鍵作用。如西漢一代名將李陵率領的5000步兵遭受匈奴8萬主力的圍攻,依靠弩機頑強作戰,竟然一度佔據上風。

弩機的「望山」負責瞄準,「懸刀」相當於握把,「牙」負責勾住弓弦。此件弩機「望山」上滿錯金銀雲紋,側面一隻錯金回首長嘴鳥,栩栩如生。「牙」和「懸刀」上也是滿錯金銀,自然,如此華麗之極也絕非是普通士兵作戰用的弩機了,非王侯將相不能擁有。

LOT85

東漢錯銀弩機連木杆

長 (L):54cm 高 (H):21cm

估價: HK$ 120,000 - 250,000

來源台灣藏家舊藏

這件弩機望山帶有刻度,外有郭,形近漢制,應為漢弩。傳世弩機頗為常見,但木臂絕大多數都以腐朽。而大唐這件竟然神奇的較為完整的保留了木質,或許這件弩機早年正是出土於漢軍對抗匈奴的大漠之間,因此,得以完好保存,不得不說,是一個神跡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春秋戰國 的精彩文章:

春秋第一辯手,輔佐三代君王,用兩個桃盡誅三位居功自傲的權臣
禮背後深層的含義

TAG:春秋戰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