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針刺「咽四穴」為主加揪痧法治療感冒後聲音嘶啞

針刺「咽四穴」為主加揪痧法治療感冒後聲音嘶啞

全國名老中醫盛燦若教授從醫近 70 年,自創「咽四穴」,善診治咽喉病。盛師採用針刺「咽四穴」加揪痧法治療感冒後聲音嘶啞 16 例,總結報道如下。

患者臨床資料

16例感冒後聲音嘶啞患者均來自2017年1月至4月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針灸康復科門診,其中男8例,女8 例;年齡12~67歲,平均40歲;病程2~7d,平均4 d。患者均有外感風寒或風熱感冒病史,經治療後已無明顯感冒癥狀,但聲音嘶啞癥狀顯著。

具體治療方法

1

針刺:

主穴取「咽四穴」(位於甲狀軟骨旁邊,距離前正中線約2寸, 在喉結高點兩側, 沿甲狀軟骨邊緣外側及胸鎖乳突肌前緣內側向上、 向下各約 5 分, 左右共 4 個治療點),配以外關、合谷。患者取仰卧位,充分露出咽喉部,以碘伏棉簽在所取各穴處常規消毒,選用 0.30 mm×40 mm 針灸針以單手捻轉進針法進針,平補平瀉。「咽四穴」進針方向及深度根據患者體型沿甲狀軟骨邊緣外側及胸鎖乳突肌前緣內側呈75°角向氣管中後方斜刺 20~30 mm,呈外八字形,不可垂直向後直刺,避免傷及頸動脈。刺入皮膚後徐徐地捻轉進針,進針中囑患者若自覺咽喉局部有如梗魚刺感時眨眼示意(見圖 1)。

圖1

外關、合谷根據患者體型直刺 15~30 mm。留針 30 min,其間行針2次,捻針3~5下。每日針刺1次,連針5次。

2

揪痧:

起針後患者取端坐位,醫者右手握空拳, 示指彎曲, 於拇指指腹及示指橈側緣塗抹適量凡士林,以拇指指腹和示指第二節橈側緣揪住患者咽喉部皮膚, 然後向外揪扯, 至局部皮膚出現鮮紅或暗紫色痧斑為度。初診揪痧治療 1 次。

治療結果

治療結束後, 以患者、 醫者和患者親朋自主對比患者治療前後聲音音質、音調和嘶啞程度以及其他癥狀評判預後。痊癒:聲音音質、音調恢復如常,無嘶啞, 咽痛及其他癥狀完全消除,計 10 例,平均治療 3 次痊癒, 其中 1 次即治癒者 4 例;

顯效: 較治療前聲音音質稍欠圓潤清亮、 音調稍低稍粗,嘶啞程度極輕,咽痛及其他癥狀完全消失,計 3 例;有效:較治療前聲音音質、音調明顯改善,嘶啞程度較輕, 咽痛及其他癥狀明顯減輕, 計 2 例;

無效:聲音音質、音調無任何改善, 嘶啞程度較重且無任何好轉,甚至加重,計 1 例。總有效率為 93.75%。

體會

感冒後聲音嘶啞,病在咽喉,常規針刺取十四經穴和經外奇穴難以直達病所,而局部取穴有一定危險性。「咽四穴」位於喉結旁,鄰近任脈和足陽明胃經,故盛師針刺取「咽四穴」以通調聲道之氣機,清化咽喉之痰瘀,和解咽喉之腫痛,滋潤咽喉之氣血;外關是三焦經之絡穴,可調節三焦之氣化,以疏通水道、散布津液,上達於咽喉,又有疏風行氣解表之功,同時又是八脈交會穴,可交通奇經八脈與十二經之氣,使氣血運行更暢,以滋潤咽喉;合谷又名「咽痛穴」,屬大腸而絡肺,有潤肺通氣、利咽開喉之功。諸穴合用,共奏祛瘀除痰、消腫止痛、疏風散結、通調聲道、行氣開音之效。

揪痧可以疏通經絡,散瘀除痰,祛邪止痛,局部揪痧能改善咽喉部血液及淋巴液循環,加快炎性分泌物吸收,促進聲帶修復,提高機體抵抗力。盛師先針刺「咽四穴」以刺激經絡穴位及咽喉部深層肌肉神經和聲帶,使其舒暢,再以揪痧法疏通咽喉局部表皮經筋,針揪並用,點面結合,內外兼顧,表裡皆達,共奏佳效。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感冒 的精彩文章:

別把感冒傳給孩子
小感冒沒被重視引起腿截肢 後悔都來不及!

TAG:感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