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古聖賢眼中的為學之道

古聖賢眼中的為學之道

為學的過程,既是向外界學習,也是通過自身的思考、實踐、感悟,不斷獲取真知、從而提升自己的過程。對此,無數的古代聖賢都留下精闢的論述。儒家中最重要的三位大宗師孔子、孟子、荀子,便曾對此進行反覆的闡釋。

孔子像冊頁(宋 馬遠)

《論語》起始第一篇就是「學習篇」,第一句話就是:「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可見孔門對「為學」的重視。

孔子本人是一位大教育家,他語重心長地教育學生:「學與思要相互結合。學習了但不深入思考,就會感到迷惑;同時,只去空想不去學習,那也是非常危險的。」

孔子又說:「學習時要注意選擇好對象,要學有用的知識。如果花時間攻讀邪說異端,那反而是有害的。」

孔子對早年的學生仲由說:「我教給你的知識,你學會了嗎?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才是學習的好態度。」

孔子誨人不倦,希望將自己的經驗和只是毫無保留地全部告訴學生,不厭其煩地在各種場合闡述學習的道理:

「我不是生下來就有知識的人,我只是喜好古代文化,勤奮主動地去學習並獲取知識。」

「要隨時隨地學習,不僅要從書本上學,還要像周圍的人學習。三人行,必有我師。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你要選擇別人的長處去學習,如果看到別人的缺點,你就應該想想自己有沒有同樣的缺點,如果有,趕緊改正。」

「你們要經常溫習舊的功課,在此基礎上獲取新知。」「要抓緊時間學習呀。時光就像水一樣流走,不加緊學習就沒有時間了。」

「你一定要好好學習。追求仁德卻不好好學習,你會顯得愚蠢;喜好聰明卻不好好學習,你會顯得放蕩;言行誠實卻不喜好學習,容易傷害自己和親人;生性直率卻不喜好學習,容易話語尖酸刺人;敢作敢為卻不喜好學習,容易闖出亂子;果敢剛強卻不喜好學習,容易狂妄自滿。」

「假如再給我增添數年壽命,到了五十歲學習《易經》,我想我就可以不犯大的錯誤了。」……

諸如此類的教誨不時出現在《論語》中,反映著孔子的為學之道。

孟子像

孟子(約公元前372年—前289年),是孔子之後儒家的主要代表,世人習慣上以「孔孟」並稱,尊孟子為「亞聖」。孟子也是一位大教育家,而且「教育」一詞最早即見於《孟子·盡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孟子》一書集中反映了孟子的思想,主要闡述「仁」的思想,同時記載孟子遊說諸侯以推行仁政的事迹。此書側重於對「為人」的闡述,對「為學」的闡述則似乎很少。不過,細細翻閱,《孟子》中實有不少關於「為學」的至理名言。

《孟子·公孫丑上》曾引用孔子的話:「聖人,我做不到。我只是學習而不知道滿足,教育而不知道疲倦罷了。」孟子對孔子非常推崇,他繼承並發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整套完整的思想體系。孔子一生至愛的「學習」與「教育」,當然也是孟子樂於做的兩件事。

《孟子·離婁下》中有這樣的句子:「廣博地學習,詳細地解說,最終還是要回到簡要地陳述道義上。」孟子由此指出,學習並非只為學習而學習,而是要通過這一途徑去達到更高的目標。

孟子還說:「做事情就如同挖井,挖得再深,如果沒有水流出,仍然是一個廢井。」以此類推,學習也是這樣,如果學習後沒有實際的用處,那麼,所有的學習過程都是徒勞的。

孟子擅長用比喻闡明道理。《孟子·告子上》中,孟子就用這種方法闡明了如何學好的道理:

「難怪國王不聰明呢,我知道原因了。世上即便有非常容易生長的植物,如果曬它一天後,緊接著就凍它十天, 它是無法生長下去的。下棋是一門小的技藝,但是如果不專心致志地學習,也是無法學好的。弈秋是全國的下棋高手,讓他同時教兩個人學下棋,其中一個學生專心聽講,認真學習;另一個學生三心二意,表面上在聽講,內心裡還想著可能會有大雁飛來,想著自己要拉弓射箭去射雁。結果,後一個學生雖然也在同樣學下棋,但卻不如前一個學生學得好。是因為他的才智不如人家嗎?當然不是。」

荀子像

另一位大思想家荀子(約公元前314年—前217年),他似乎比孟子更強調學習的重要性。《荀子》一書,開首第一篇文章即為《勸學》,《勸學》的第一句話就是:「君子曰:學不可以已。」勸告世人,一定要不斷地學習,不要滿足,不要半途而廢。然後,他又進一步闡釋: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荀子也從自己的經驗說起:「我曾經整天苦思冥想,卻比不上片刻所學收穫大。我曾經踮起腳跟向遠處眺望,卻不如登上高山看得廣遠。登上高山招手,手臂並沒有加長,但可以被遠處的人看到;順著風向呼喊,聲音並沒有增大,但可以讓聽的人聽得清楚。乘坐車馬遠行的人,雖然自己的腿腳並不比別人更加便利,但可以到達千里遠的地方;憑藉船槳渡河的人,雖然自己並沒有比別人更好的水性,但能夠橫渡江河。君子並不是生性就與別人不同,只不過通過學習善於利用外部條件而已。」

學習既然這麼好,那麼該怎樣學習呢?

荀子同樣提到循序漸進、日積月累的慢功夫學習,他語重心長地說:

你看見那些大山了嗎?那是一土一石積累起來的。只有成為大山,風雨才能在那兒興起。

你看見那些深淵了嗎?那是一點一滴的流水匯成的。只有成為深淵,蛟龍才能在那裡產生。

你看見那些德高望重的聖人了嗎?那是不斷做一件一件的好事而養成了高尚的品德,然後就會自然而然地獲得極高的智慧,具備聖人的精神境界。

所以,不是一步一步的積累,無法到達千里之遠;不是一段段小河流的彙集,無法成為氣勢宏大的江海。

千里馬雖然步子很大,但它一躍的距離,怎麼也超不過十步;而劣馬雖然步子很慢,但只要堅持,總能到達很遠的地方。

用刀子刻木頭,如果一會兒就放棄了,即便一塊朽木也不能折斷;反過來,如果永不放棄,即便再硬的金石,也可以在上面刻好花紋。

就像蚯蚓一樣,它並沒有堅利的爪子和牙齒,也沒有強壯的筋骨,但它能夠在地上吃泥土,在地下喝泉水,之所以能如此,是因為它用心專一。而螃蟹呢,雖然有六隻腳、兩隻螯,如果沒有蛇和鱔魚的洞穴,它就無處棲身,這是因為它太浮躁太不專一了,所以即便先天條件再好也沒用。

以此類推,作為一個人,沒有精誠專一的志向,就不可能明了事理、通達人情;沒有埋頭苦幹的精神,就不可能取得巨大的成就。

荀子又告訴世人:從課程角度講,學習應該從誦習《詩》、《書》開始,讀完《禮》就可以終結。

從意義方面講,學習應該從做一個有知識的人開始,到成為聖人方為終結。學習的課程看起來是有終結的,而學習的意義卻永無止盡。要活到老,學到老。只有學習,才稱得起為人;如果不學習了,又與禽獸有何區別。

至於學習的途徑,則沒有比誠心請教良師益友更快的,其次就是尊崇禮義。既不能請教良師益友,又不能尊崇禮義,即便讀寫《詩》、《書》這樣的書,也只不過是粗陋的儒生罷了。

顯然,在中國這樣的禮儀之邦,學習的目的不只是學到知識技能而已,學習的主要目標是通過學習成為懂禮重德、通理明道的有志之人。清代文人彭端淑撰寫《為學》一文,通過一個富人和一個窮人的故事,闡明為學的道理,現作為代表介紹給大家:

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人之為學有難易乎?學之,則難者亦易矣;不學,則易者亦難矣。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貧者語於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

富者曰:「子何恃而往?」

曰:「吾一瓶一缽足矣。」

富者曰:「吾數年來欲買舟而下,猶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越明年,貧者自南海還,以告富者 。富者有慚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幾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貧者至焉,人之立志,顧不如蜀鄙之僧哉!

由此看出,在中國古聖賢的眼中,知與行向來是合一的,為學向來是和立志、做人、做事合而為一的。為學之道,實際上就是為人之道,修身之道,是不可須臾離也的生命實踐。

正如《中庸》中所講:「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有弗學,學之弗能弗措也;有弗問,問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篤弗措也。」這才是真正的為學之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經史博物館 的精彩文章:

百集紀錄片《中國通史》總集劇本?文化部分
什麼樣的教育能成就文學家?——從沈從文、莫言談起

TAG:經史博物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