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康熙一生中的一大敗筆:兩度廢儲引起九龍奪嫡

康熙一生中的一大敗筆:兩度廢儲引起九龍奪嫡

康熙十四年,年僅二十一歲的康熙帝下詔立剛滿周歲的胤礽為皇太子。胤礽的生母是康熙帝的第一個皇后赫舍里氏,康熙帝與其感情十分深厚,生下胤礽不久後便去世了。康熙十分疼愛胤礽,給予了他無微不至的關懷。

康熙之所以急於立嗣,既與他接受的漢族封建文化有關,更是因為他想避免自祖父以來每次繼位發生的紛爭。康熙對太子給予厚望,在太子身上花費了很多的心思。在康熙帝的精心培育下,胤礽逐漸長成一個品貌端莊,彬彬有禮,通曉滿漢文字,精於騎射的優秀少年。康熙帝看到他如此出色,也感到非常的欣慰。

然而隨著胤礽逐漸成長,開始變得懶惰、驕傲自滿。歌舞聲色、阿諛奉承不斷地侵蝕著這顆年輕的心。在眾多的兄弟中,父皇是最寵他的,自然而然,驕縱、自大的心理便產生了。這些也逐漸成為他日後被廢黜的原由。

康熙二十九年七月,康熙帝親征葛爾丹,途中染病。病痛中十分想念胤礽,於是傳旨讓其前來相見。誰知胤礽毫不關心父親的身體,這深深刺痛了康熙帝的心,父子關係初次出現隔閡。其實康熙和胤礽的矛盾有一個更為深刻的原因:胤礽的性格與為人處事與康熙大為不同。康熙生性簡樸、言行謹慎、宅心仁厚、待人寬容,而胤礽恰恰相反。

胤礽經常肆意凌虐大臣,甚至連滿洲親貴都不放在眼裡,對眾兄弟甚至康熙帝都十分的冷漠。種種行為,加上其他皇子們出於嫉妒的挑撥,於是康熙四十七年,康熙帝下令廢黜太子胤礽。

做出這個決定,康熙帝內心也是非常痛苦,覺得對不起因難產而死去的赫舍里氏。廢黜太子不久之後,皇三子胤祉告發皇長子胤褆授意喇嘛用巫術魘魅胤礽之事。這使得康熙了解到諸位皇子爭奪儲位的鬥爭已經白熱化,就連許多大臣都牽連其中。於是再三考慮,決定復立胤礽為太子。

康熙四十八年,康熙帝下令恢復胤礽的太子地位。然而,被複立的胤礽不但沒有悔改,反而變本加厲,不明事理,這讓康熙帝感到非常失望,終於子在康熙五十一年,下旨再次廢黜胤礽。之後太子之位一直懸空。

因為立儲一時,晚年的康熙心力憔悴,影響到他施政的能力,導致了康熙統治末期出現了吏治腐敗、群眾反抗等現象,可以說立儲問題是康熙一生中的一大敗筆。

康熙六十一年,康熙帝駕崩,皇四子胤禛登上皇位。至此,「九龍奪嫡」一事才畫上句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原來這就是歷史 的精彩文章:

幫助齊桓公成就霸業的管仲,竟然是周王室的「姦細」?
他如果不是英年早逝,必回開啟第二個漢唐盛世

TAG:原來這就是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