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們該如何看待林校長的致歉信?

我們該如何看待林校長的致歉信?

原標題:我們該如何看待林校長的致歉信?



林教授在演講中說錯了一個字,引來社會口誅筆伐。但沒想到,他親自回了一封道歉信,再次引發爭議,甚至朋友圈為此撕成了兩派。

那麼,到底該如何評價林校長的致歉信呢?


我認為,同情的正方和批評的反方之間的分歧也許並沒有看上去那麼大,各方在朋友圈上所做的幾句簡略點評或者立場表達,更多造成的是相互之間的誤解,而不是在評價上有本質差異。


為什麼會這麼說呢?


這就不得不提到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常犯的「範疇錯誤」,簡單說就是,正反雙方的評價所基於的邏輯範疇是不一樣的,卻把兩種邏輯混淆在了一起,由此造成了誤解(關於什麼是「範疇錯誤」,參見本公眾號文章《說說「因果倒置」的危害》)。

正方認為,林校長的致歉是很誠懇的,而且在當前的官場環境中,尤為難得,何況人無完人,誰不犯錯呢?有錯認錯,態度端正,就應該對他抱以同情。這是正方的同情邏輯。


反方大概有兩派,一派認為林校長的致歉並不誠懇,是拿自己在文革中的教育缺失為自己的錯誤開脫。另一派則基本同意正方的同情邏輯。


在我看來,第一派有些苛責了,能承認文革對自己的負面影響,也可以說是很誠懇了。因此,第二派的反對邏輯才是我分析的重點。


反方認為,這要怪林校長在致歉信中「狗尾續貂」,他說:「焦慮與質疑並不能創造價值,反而會阻礙我們邁向未來的腳步。」


這句話有兩種理解,一種是林校長藉此暗諷那些抓住他「把柄」的人是在通過「焦慮和質疑」,「阻礙我們邁向未來的腳步」。

而更普遍的一種理解是,反方認為林校長說這句話是「錯上加錯」,因為合理質疑是知識進步的前提,更是所有大學和學術研究的可貴精神所在,北大作為以「兼容並包」為校訓的中國標誌性大學,如果校長公開質疑質疑的價值,那就是公然違背了北大的校訓和大學的精神,再次證明林校長的水平和境界不合適當北大校長。這就是反方的求真邏輯。


但正方又拿出證據說,如果結合林校長在演講致辭中的語境來看,他在致歉信中引發爭議的這句話其實是反方的誤解。


林校長在演講中是怎麼說的呢?他說:「一些人變得焦躁不安,於是開始質疑新技術、質疑全球化、質疑一切,甚至質疑人類的未來……這個時代並不缺旁觀者,更需要的是責任與擔當。不同觀點的碰撞、辯論、質疑甚至批判是有益的,但我們更需要在價值層面建立共識與確信。」


於是,正方認為林校長不但不否認質疑的價值,還肯定了「質疑甚至批判是有益的」。


但為什麼林校長又要在致歉信中強調「質疑阻礙我們邁向未來的腳步」呢?這不是自相矛盾了嗎?即便如正方所說,反方應該結合演講中的語境來理解他的話,但正方也需要解釋,為什麼他對於「質疑」的看法在兩個場合是不一致的?

正方也許會辯稱,前述演講引文已經表明,林校長雖然認為「質疑甚至批判是有益的」,但他緊接著又強調,「我們更需要在價值層面建立共識與確信」。因此,這就可以理解,為什麼他要在致歉信中認為「質疑阻礙我們邁向未來的腳步」了,因為質疑不利於「在價值層面建立共識與確信」


好了,現在新的問題又出來了。「在價值層面建立共識與確信」是所有國家或社會都希望實現的目標,畢竟,形成共識可以推動社會進步,而這一觀點也許是正方和反方都能認同的。於是,反方現在似乎處於了不利局面。



然而,情況並沒有那麼簡單。

林校長在說完「我們更需要在價值層面建立共識與確信」這句話之後,馬上又說了這麼一段話:「這個時代更需要我們繼承和發揚『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優良傳統,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首先,「愛國」被林校長擺在了大學優良傳統的首位,其次,大學要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我想,無論正方還是反方,應該都很清楚「愛國」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當前語境下的真正內涵,除非你正好是在反方看來缺乏「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那類人。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林校長的這段話才彰顯了他對「質疑」的真實態度:質疑不利於「愛國」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當然是反方要極力反對的態度,因為反方對大學尤其對北大的期待就是:一個允許質疑的精神自由凈土。因此,正方批評反方「語境誤讀」的說法就站不住腳了。


至此,事態就已經變得很清楚了。正方基於同情邏輯,指責反方是在苛責;而反方基於求真邏輯,指責正方是在避重就輕。


誰對誰錯呢?其實,正如前文所言,正反雙方都犯了「範疇錯誤」,也即是,把同情邏輯與求真邏輯混淆在了一起,並用自己的邏輯去指責對方的邏輯,相當於是各自打錯了靶子。


事實上,對林校長致歉信的正確評價應該是:同情歸同情,求真歸求真。先肯定他致歉的做法及其誠懇態度(如果的確很誠懇的話),然後再批評他對「質疑精神」的態度。這兩種邏輯雖然完全不同,卻並不衝突,而是平行的,不存在一種邏輯必然優先於另一種邏輯。但當反方的求真過程尚未結束時,求真邏輯應該優先於同情邏輯。



但正方可能會指責反方,對已經誠懇道歉的林校長繼續不依不饒,窮追猛打,是不是做得太過了?


關於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先來看看蔡元培在就任北大校長的演講中所說的一段話:「諸君為大學學生,地位甚高,肩此重任,責無旁貸,故諸君不惟思所以感已,更必有以勵人。」


這段話什麼意思呢?就是說,你們作為北大學生,是天之驕子,肩負推動社會進步的重任,並且責無旁貸,不能只考慮自己的利益得失,還要成為激勵他人的榜樣。


這是蔡校長對北大學子提出的要求,標準不可謂不高,想必蔡校長對自己的要求可能會更高。那麼,反方對「位高權重」的林校長提出高要求,又有何之錯呢?難道不是位子越高,責任越大嗎?如果不問清楚「肩此重任」的林校長對「質疑精神」的真正態度,反方當然有理由擔心北大將往何處去?



最後,讓我們看看兩所全球一流大學的校長是如何看待「質疑精神」的:


耶魯大學校長彼得·沙洛維在2017年的新生開學典禮上致辭說:「耶魯教育的重要內容是,讓你成為一個更加審慎的批判性思考者……耶魯將教會你怎樣以及為何要去了解那些與你持不同意見的人,他們將挑戰你曾經深信不疑的想法……這裡鼓勵觀點的多樣性和最大程度的言論自由……」



哈佛大學校長德魯·福斯特在2017年的新生開學典禮上致辭說:「尋求真理需要持續的驗證和重新評估,需要不斷的論證、挑戰和辯論……我們知道對知識的探索永無止境,所以我們必須對新的想法、新的觀點以及犯錯的可能性持開放態度……(哈佛)要確保畢業生能夠辨別『有人在胡說八道』,你們會通過挑戰和被挑戰,通過直面異議和分歧,來學習這種能力……」



當然,每個校長在致辭時所面臨的社會背景和所針對的問題意識是各不相同的,因此,當今天我們最頂級學府的校長在演講時,我們也希望他能敏銳地注意到,當下我們這個國家所面臨的困境和問題,並激勵所有北大學生肩負推動國家進步的重責,而要做到這一點,首先不是別人,而是林校長本人需要意識到,在你的那封道歉信中,提倡質疑精神比做出誠懇道歉,對北大以及這個國家的未來更為重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哲學園 的精彩文章:

古代埃及與軸心時代
論康德對「出自人類之愛而說謊的權利」的批評

TAG:哲學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