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短史記516:蕭衍執意在淮水修大壩,結果淹死百姓十萬餘人

短史記516:蕭衍執意在淮水修大壩,結果淹死百姓十萬餘人

每天,為你講述有深度的歷史。——沉香

南北朝時期,中國形成南北對峙之勢,北方以北魏為主,南方則是宋齊梁陳相繼興起。雙方都懷著統一天下的志向鬥智斗勇,卻也害苦了淮河一帶的百姓。

公元514年,北魏降將王足建議梁武帝蕭衍,在淮水上修築一道大壩以灌壽陽。蕭衍很高興,讓水工陳承伯和材官將軍祖暅(祖沖之之子)視察地形,分析這項工程的可行性。

經過調查,陳承伯和祖暅都認為:「淮水中沙土鬆軟流動不堅實,工程無法完成。」可是,蕭衍沒有聽從專家的建議,執意要修築這座大壩。

對於這項工程,蕭衍可謂下了血本,他徵調徐州和揚州兩地的百姓,每二十戶抽五名壯丁,命令太子右衛率康絢為都督淮上諸軍事,主持並守護築堰工程。

除了徵調民夫,蕭衍還投入了大量士兵,施工人員總計二十萬。工程的具體方案是,從淮水兩岸往中間築堰,從中截斷淮水。

第二年四月,築堰工程剛完成合龍就被水沖毀。有高人指出,是蛟龍破壞了大壩,但蛟龍害怕鐵。於是運來幾千萬斤鐵器沉入淮水,依然沒能讓大壩合龍。

康絢很快想出了新辦法,讓民夫到山上砍伐樹木綁成井字形,裡面填充石頭,投入江中後再注入土,以此截斷水流。不得不說,這種方法有點類似現在的混凝土。

但是,這樣做法也極大的消耗了人力物力,淮水兩岸的樹木被砍伐殆盡,挑擔的人肩膀都爛了,夏天裡疾病成疫,死掉的人遍地都是,蒼蠅蚊蟲日夜聚集。

公元516年四月,以生命修築的淮堰完成合龍。這座大壩總長九里,下寬一百四十丈,上寬四十五丈,高二十丈,在當時確實是了不起的大工程。

不過,淮堰剛剛合龍,人事糾紛也隨之而來。淮堰位於徐州境內,徐州刺史張豹子以為這事兒一定歸自己管,沒想到最後卻是康絢監督這項工程。

眾所周知,修築大型工程投入巨大,如果能作為總負責人,想撈點油水並不難。張豹子對此很不滿,等到淮堰合龍後,蕭衍又命令張豹子受康絢管轄。

張豹子簡直肺都氣炸了,當即向蕭衍舉報康絢勾結北魏。蕭衍雖然不相信康絢會幹出這種事,但張豹子對此事沒完沒了,蕭衍不勝其煩,最終還是調回了康絢。

稍微有點工程常識的都知道,一座大壩完成合龍後,還有很多事要做。康絢被調走後,張豹子以為大功告成,再也沒興趣完成後續工程。

是年九月,淮水暴漲,這座剛修成的淮堰瞬間被沖毀,決堤聲像雷鳴一般,三百里之外都能聽到。沿著淮河一帶的村鎮有十萬百姓被活活淹死,屍體漂入海中。

得知淮堰被沖毀的消息,南梁和北魏的反應自然天壤之別。蕭衍面如死灰,恨不能扇自己幾個耳光;而北魏胡太后和群臣欣喜若狂,比過節還興奮。

在這件事中,蕭衍犯了兩個嚴重錯誤:其一,不聽專家意見,一意孤行強行上馬;其二,不能妥善處理人事糾紛,致使工程功虧一簣。但說到底,他還是錯在不懂科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沉香藝文志 的精彩文章:

短史記303:陸機之死,一次用人失誤導致的悲劇
短史記370:他是慕容垂最傑出的兒子,卻稀里糊塗死在王猛手裡

TAG:沉香藝文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