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linux課程大綱

linux課程大綱

1、 Linux簡介

Linux是一個Unix類操作系統,完全開發源碼,多用戶多任務,伺服器(資料庫伺服器、Web伺服器、應用伺服器、日誌伺服器、圖片伺服器等等)、嵌入式領域(如路由器等需要Linux才能啟動)、移動終端(比如安卓手機等、平板),Linux主流版本有:Ubuntu、RedHat、CentOS、SUSE、FreeBSD

2 、安裝Linux系統(選擇性掌握)

1)、安裝虛擬機軟體(VMware,注意不要隨意卸載該軟體,在Win7系統下建議安裝8.0或9.0)

2)、用虛擬機模擬電腦(四類操作系統:windows、Linux、Mac OS、Dos)

3)、安裝Linux系統(掌握)

Linux分區實際上是劃分目錄結構(Linux只識別文件和目錄),必須有"根目錄(/)"和"交換目錄(swap)"

交換目錄(swap):提供虛擬內存,當電腦內存不足,交換目錄所佔用的磁碟空間會當做虛擬內存來使用

磁碟8G(/dev/sda表示一個SCSI介面的硬碟,/dev/hda表示一個IDE介面的硬碟):

swap: 1G

/:剩餘的全部空間

註:安裝Linux操作系統,至少要有8G的磁碟空間(也就說給虛擬電腦至少要分配8G的磁碟空間)

Linux超級管理員賬號是:root

大家之後的操作切換到root用戶:su root

Ctrl+C關閉一條命令,Ctrl+Z撤銷一條命令

3 、基本命令

ls / ll/ ls -l #查看目錄的內容(list列表)

lsattr查看文件屬性命令(attribute屬性)

pwd#查看當前目錄的絕對路徑,顯示當前所在目錄(print work directory列印當前工作目錄,fold文件夾)

cd#跳到指定位置(change directory改變目錄)

clear #清屏

directory目錄

示例:

[root@localhost bin]#pwd

/usr/bin

[root@localhost bin]#cd ../sbin

[root@localhost sbin]#pwd

/usr/sbin

[root@localhost sbin]#cd ../../opt

[root@localhost opt]#pwd

/opt

[root@localhost opt]#ls d05/

[root@localhost opt]#ls ./d05/

Linux系統是嚴格區分大小寫

Linux支持三種格式的shell腳本,分別是bash、csh、ssh,其中bash是最常用的。

echo $SHELL輸出SHELL變數的值(echo回聲)

echo $x輸出X的變數值x為變數名

環境變數分為系統環境變數和用戶環境變數,env查看到所有環境變數set查看所有環境和本地定義的臨時變數

PATH系統到PATH變數中尋找目錄

[root@localhost ~]#(表示超級用戶)或[u101@localhost bin]$(表示普通用戶)

切換用戶:

su用戶名;

root表示當前操作的用戶

localhost表示主機名等價於127.0.0.1

~表示當前處在哪個目錄中,~表示當前登錄的用戶的home目錄(普通用戶登錄後默認進入到home目錄)

路徑:表示文件或文件夾所在的位置

絕對路徑:以/開頭

相對路徑:.表示當前目錄;..表示當前目錄的上一層目錄

文件名:1帶路徑的(具有唯一性);2不帶路徑的。

第一個/表示根目錄,之後的/表示目錄之間的分隔符合。/下斜線,上斜線。

PS:一個文件有相對路徑,也有絕對路徑(絕對路徑具有唯一性)。

mkdir --help #查看命令的幫助信息

man mkdir #查看命令的詳細幫助manual手冊,指南

-rwxr--r-- 1 root root 145 Aug 13 11:21 f1.txt

r:read讀

w:write寫

x:execute執行

ll第一段許可權二:對於文件夾是代表字目錄數,對於文件是硬鏈接 三:四:屬主,屬組,五:文件或文件夾本身大小六七:時間日期八:名稱

3.1常用管理命令

1、reboot #重啟

2、shutdown -h 0或者init 0 /(halt --不建議用)#關機

PS:沒有註銷和開機的命令哦^_^

3、cd切換路徑(change directory改變目錄)#cd /etc/sysconfig

4、pwd查看當前路徑(print work directory列印當前工作目錄)#pwd

5、whoami查看當前用戶#whoami

6、uname -r查linux內核版本號#uname -r

7、clear清屏命令#clear

8、tab鍵用來路徑補全功能和智能提醒

9、netstat -an查找linux,windows(netstat -ano)下所有的埠#netstat -an

3.2文件管理命令

1、ll(ls -l)查看當前目錄下有哪些文件或文件夾

ps: ls -l的別名就是ll,以-開頭的,表示文件;以d開頭的,表示目錄。

2、mkdir文件夾名(make directory製作目錄)創建文件夾,可以同時創建多個同級文件夾,如:mkdir d01 d02

3、mkdir -p ./first/second創建多層文件夾first和second都不存在情況下建目錄

4、touch文件名#touch test.txt創建文件

5、rmdir d101 #刪除空目錄d101(rm:remove刪除)

6、rm -rf強制刪除文件名或文件夾名

7、cp源文件路徑/源文件名目標路徑拷貝文件(只是文件) #cp T01/test.txt T02/

cp:copy

8、cp -R源文件夾路徑/源目錄名目標路徑拷貝文件夾(把文件夾及其所有內容一起拷貝)#cp -R T01 T02

9、mv源文件路徑/源文件名目標文件夾(mv:move)剪切文件、剪切文件並重命名(文件和文件夾一樣操作)

#將./T01/tt.log文件移動到./T02,並重命名為t.log

[root@localhost test01]# mkdir -p T01/T02

[root@localhost test01]# touch T01/T02/tt.log

[root@localhost test01]# mkdir T03

[root@localhost test01]# mv T01/T02/tt.log T03/t.log

10、查看文件命令:(install.log)按q退出

(1)more文件名按回車一行,空格一頁。不能上下鍵翻行。

(2)less文件名按回車一行,空格一頁。可以通過上下鍵上下翻行。按q就退出。

(3)head -n文件名查看文件的前n行,n表示你要看的行數。(默認跳出文件)

(4)tail -n文件名查看文件的後n行,可能會引起循環(文件時刻會更新的情況下)(默認跳出文件)

(5)cat文件名查看文件的所有內容(默認返迴文件尾,並且跳出文件)

(6)cat -n文件名查看文件的所有內容,並顯示行數(默認返迴文件尾,並且跳出文件)

查看日誌文件常用less(空格一頁),view(空格就走一格)

less、view:?查找游標的上面,/查找游標的下面

sed -ne "3,30p"文件名#查看文件指定範圍的行(例:第3行到第30行

vi編輯器命令擴展(命令模式下的操作):vim

三種模式:(1)命令模式

(2)編輯模式

(3)末行模式(命令模式基礎上)

三種的切換:

命令模式切換到編輯模式:輸入i或者a。(insert,after)編輯模式退到命令模式:esc

1.編輯模式命令:

在vi中先按esc退到命令模式,再按u可以撤銷一次操作;

u撤銷上一步的操作;

Ctrl+r恢復上一步被撤銷的操作;

2、末行模式是以冒號:開頭。注意:末行模式必須是在命令模式下操作。命令:

(1):set nu顯示行號nu:number

(2):set nonu不顯示行號

(3):w保存write

(4):q退出quit

(5):wq保存並退出

(6):n n表示行數跳轉到指定行,如:5 --跳轉到第五行

(7):q!強制退出(不保存,並退出)

(8):w文件名另存為例子:w lk.txt ---把當前文件保存為lk.txt

(9):n1,n2s/需要替換的源字元串/替換為目標字元串/參數

less、view或者vi打開某個文件後,用/查找字元串。

3.命令模式下的命令:

yy複製行

p粘帖

i或a游標前插入,游標後插入

n1表示從第n1行開始,表示一個具體的數字,比如:1

n2表示從第n2行結束,表示一個具體的數字,比如:20

參數:1、g表示所有找出所有目標字元都替換,並沒有確認。

2、c表示目標範圍所有行的首個目標字元替換,並每一次都確認。

3、i表示忽略大小寫,但是i需要跟c或是g一起使用,g、c也可以一起使用。i:ignore忽略

4、沒有參數時,默認目標範圍所有行的首個目標字元替換,並沒有確認。

5、g c表示找出所有目標字元都替換,並每一次都確認。

(n為數字,若n為點好(即.),表示從當前行開始到最後一行)

:n, $s/is/IS #替換第n行開始到最後一行中每一行的第一個is為IS

:1,5s/is/IS/ #替換第1行開始到第5行中每一行的第一個is為IS

:n,$s/is/IS/g #替換第n行開始到最後一行中每一行的所有is為IS

:1,$s/is/IS/g #替換第1行開始到最後一行中每一行的所有is為IS

重點:替換包含特殊字元的內容,如,把字元串li"n/u"x置換為Linux,此時需要用到置換符

:1,$s/li"n/u"x/Linux/g #把特殊字元用置換成普通字普通字元

11、>覆蓋導入cat A > B把A的內容覆蓋導入到B(把原來的內容覆蓋)

>>追加導入cat A >> B把A內容追加導入B ; cat A B >>C把A、B內容追加導入C

PS:文件若不存在,則會被創建。

echo "" > f101 #清空文件f101中的內容,但仍然有一空行(>是定向輸出符,即將內容輸出到指定位置;>>是追加符號)

cat /dev/null > f101 #清空文件f101中的內容,不會有空行

PS:echo針對字元串,cat針對文件內容。

12、對文件內容篩選查找,用"管道:|"和grep命令,查找包含目標字元串的該行所有內容

如:查找系統中80埠的監聽信息:netstat -an| grep「80」

cat ./linux.txt | grep "more"

13、find路徑參數參數值(查詢文件)

參數:-name後面跟文件名#表示根據文件名進行查詢

-size後面跟文件大小#表示根據大小進行查詢

查找home下文件名為leke.txt的文件。

find /home/ -name leke.txt

查找home下大小為100M以上的文件。(+100k,-100M)

find /home/ -size +100M

14、wc -l文件名(line)統計當前文件的行數wc -l ./T01/tt.txt

-m文件名統計當前文件的字元數wc -m ./T01/tt.txt

-c文件名統計當前文件的的位元組數wc -c ./T01/tt.txt

對於中文字元1W=2B,對於英文字元1W=1B。(W:word單詞,字元)

3.3壓縮管理

壓縮管理:包(.tar)、壓縮文件(.gz)、壓縮包(.tar.gz或.tgz)

1 tar命令打包:

tar參數目標文件路徑/包名被打包的文件名稱

tar -cvf t101.tar f101 #將目錄f101和文件打到當前目錄下的t101.tar包中

tar -cvf /opt/t101.tar ./d101 #將當前目錄d01打到/opt/t101.tar包中

tar -tvf t101.tar #查看t101.tar包中的內容

tar -xvf t101.tar #將t101.tar包中的內容釋放到當前目錄中

tar -xvf t101.tar -C /opt/d102/ #將t101.tar包中的內容釋放到/opt/d102/目錄中

2壓縮:

gzip只能壓縮單個文件,不能壓縮目錄(文件夾)。(壓縮後,源文件不存在了)

壓縮比:1表示壓縮比最小;9表示壓縮比最大

2G --> 1G(壓縮比小,壓縮速度快)

2G --> 500M(壓縮比大,壓縮速度慢)

gzip -1 f101.txt #將f101壓縮,形成壓縮文件f101.txt.gz

gzip f101.txt

gzip -9 f101.txt #將f101壓縮,形成壓縮文件f101.txt.gz

查看壓縮包:

gzip -l f101.txt.gz #查看壓縮文件f101.txt.gz的壓縮信息,小寫字母l

解壓:

gzip -d f101.txt.gz或gunzip f101.txt.gz #解壓f101.txt.gz文件

對包進行壓縮:

tar -cvf t101.tar f101 #首先打包操作

gzip -9 t101.tar #然後將包壓縮,最終形成壓縮包t101.tar.gz

tar命令只有打包功能,沒有壓縮功能,它是藉助gzip進行壓縮

3打包並壓縮:(一鍵打包並壓縮)

tar參數目標文件路徑和包名被打包的文件名稱

tar -zcvf t101.tar.gz T101 #將目錄和文件打到當前目錄下的t101.tar.gz壓縮包中

(vf必須放後面,不然會報錯)

tar -zcvf /opt/t101.tar.gz T101 #將目錄和文件打到/opt/t101.tgz壓縮包中

tar -ztvf ./t101.tar.gz #查看t101.tar.gz壓縮包中的內容

tar -zxvf t101.tar.gz #將t101.tar.gz壓縮包中的內容釋放到當前目錄中

tar -zxvf t101.tar.gz -C /opt/d102/ #將t101.tar.gz壓縮包中的內容解壓到/opt/d102/目錄中

#針對windows平台下的zip壓縮包在linux系統裡面的解壓

unzip -d d101/ f101.zip #將f101.zip解壓到d101目錄下

3.4網路配置

ifconfig -a#查ip信息

ping#測試網路是否連通

service network restart(startstop) #重啟網卡服務

虛擬網卡橋接連接方式

hostname #輸出主機名

3.5&用戶&許可權

在linux中的每個用戶必須屬於一個組,不能獨立於組外。在linux中每個文件有所有者、所在組、其它組的概念。

所有者:一般指文件的創建者

文件所在組:當某個用戶創建了一個文件後,這個文件的所在組就是該用戶所在的組

其他組:除開文件的所有者和所在組的用戶外,系統的其它用戶都是文件的其它組

組管理:( cat /etc/group,查看當前系統存在的組)

groupadd g1015 #組必需要有組id,如果沒有指定組id,則系統自動分配唯一的組id

groupadd -g 168 g1016 #指定了組id,則系統不會自動組id

groupdel g1066#刪除組g1066,若組中有用戶,若組中包含用戶,則不能刪除組(必須確保組是空的才能刪除組)

groupmod - n g1066 g1016 #將g1016更名成g1066

groupmod -g 500 g1066 #將組g1066的id更改成498

用戶管理:(cat /etc/passwd存儲用戶基本信息;cat /etc/shadow存儲用戶密碼信息)

一個用戶可以擁有多個組:主組(有且只能有一個主組)和附屬組(0到多個附屬組)

用戶的密碼若是以*號或!開頭,則表示該用戶不能登錄Linux操作系統

useradd u101 #u101用戶登錄後,默認進入到/home/u01目錄下

userdel -r u101 #徹底刪除用戶

passwd u101 #passwd默認給當前用戶設置密碼,建議密碼為123456設置密碼時,不會顯示出來

su u101 #切換用戶(*)

改變用戶所在的組:

usermod -g組名用戶名

許可權:Linux中通過控制每一類用戶(有3類用戶)對文件/文件夾的讀、寫、執行來實現許可權控制

rw_rw_r__:前三個字元表示擁有者的許可權,中間三個字元是組許可權,後面三個字元其他人。

r: read可讀

w: write可寫

x:execute可執行

r用數字4表示,w用數字2表示,x用數字1表示。

drwxr-xr-x 2 root root 4.0K 11-06 18:30 Desktop

d:表示該文件為文件夾

第一個rwx,表示該文件所屬的用戶對其所擁有的操作許可權

第二個rwx,表示與該文件所屬用戶在同組內的用戶對其所擁有的操作許可權

第三個rwx,表示不與該文件所屬用戶在同組內的用戶對其所擁有的操作許可權

第一個root:表示該文件夾屬於哪個用戶

第二個root:表示該文件夾屬於哪個組

u:所屬用戶user(默認三種許可權都有,僅限於文件夾)

g:所屬用戶所在組的用戶group(默認僅沒有寫的許可權,僅限於文件夾)

o:組以外的用戶other(默認僅沒有寫的許可權,僅限於文件夾)

#修改許可權:

格式:

chmod許可權文件名(change,modify)

chmod u-w,g+w,o=r /home/linux.txt#執行完後變成dr-xrwxr--

chmod u-r文件名

drwxr-xr-x(一個組中可以包含到多個用戶)

d表示是個普通文件夾,-表示普通文件

rwx:文件擁有者具備的許可權(u),7

r-x:文件所屬組中的其他用戶所具備的許可權(g),5

r-x:其他用戶所具備的許可權(o),5

#r=4;w=2;x=1,755

chmod -R 574 /home/qq等同於chmod -R u-w,g+w,o=r Desktop/ (-R針對文件夾,-R表示文件夾及其所有子內

容都會發生更改)

最大是777(drwxrwxrwx),最小是000(d---------)

chmod 777 Desktop/等同於chmod a=rwx Desktop/ #a代表所有用戶

總結:

1更改文件的許可權:chmod u-w,g+w,o=r文件名

2更改文件夾的許可權:chmod -R u-w,g+w,o=r文件名

3擁有者默認許可權rwx,組內用戶默認r-x,組外用戶默認沒有任何許可權。

---------------------------------------------------------------------------------------------------------------------------------------------------------

1、更改單個文件的屬主:

語法:chown用戶名文件名

chown u102 echo.sh

2、更改文件夾的屬主:

語法:chown -R用戶名文件名

chown -R u101/home/qq#單獨更改文件夾的擁有者(-R表示文件夾的所有子內容全部更改)

3.6擴展命令

cal #查看日曆calendar

date #查看日期

who #查看有哪些用戶登錄了系統

whoami #查看當前是哪個用戶登錄了系統

history #查看歷史命令

grep 」zpp」 /etc/passwd #到/etc/passwd文件中查找zpp字元串(字元串可省略雙引號)

grep -n "root" /etc/group #查看/etc/group文件中包含root的行並顯示行號

du -h文件名#查文件或目錄的大小

#查看文件夾大小du -h T01

#查看文件大小du -h tt.txt

ps -ef #查看系統正在運行的進程(process)

ps -ef | grep 「bash」 #查看系統正在運行的進程名包含bash的進程(即查看指定用戶的進程)

vmstat #查看cpuio內存等信息,m:memory。

kill -9

#強制終止(pid表示進程號,可以用ps命令查看到進程號)

top #查看當前系統的資源使用率(默認是5秒刷新一次,相當於windows的資源管理器)

強制踢出已登錄用戶:

方式一:

ps -ef | grep用戶名#查到用戶登陸的進程號對應的pid

kill -9登陸進程號

方式二:根據用戶名來踢

killall -9 -u用戶名

d:disk磁碟,f:free剩餘的

du -h文件名#查文件或目錄的大小

df -h #查磁碟信息/空間(*)

free -m #查內存

vmstat #查看CPUIO虛擬內存

top #查看當前系統的資源使用率

3.7遠程連接&安裝軟體

客戶端工具(遠程連接Linux伺服器):SecureCRT、SecureFXP、xshell、ssh、putty,通過SSH2(埠是22)協議遠程連接到Linux伺服器(SSH2協議是在安裝Linux操作系統時自帶的協議),前2個最常用,支持中文,後2個不支持中文

ssh:secure shell安全殼

安裝程序命令:

1.安裝ssh遠程連接服務:(我們選擇本地安裝方式)

先把ssh文件夾拖拉複製到/home/lktest/目錄下。

執行本地安裝命令:sudo dpkg -i /home/lktest/ssh/*;

測試ssh服務端有沒有安裝成功:ssh localhost;

如果出現如下的Welcome to Ubuntu .....的信息,代表安裝成功了。

(注意!!!ssh localhost命令前後要敲兩次)

(在線安裝:sudo apt-get install openssh-server)

然後在tools文件夾裡面找到SecureCRT.rar。打開SecureCRT(無需解壓,直接點擊),遠程連接linux:

PS:sudo:以超級管理員的許可權來運行。

(sudo dpkg -i /home/lktest/ssh/*;這句話的意思是安裝ssh目錄下的所有安裝包,*代表所有內容。pkg:package包,d:debin(軟體的一種格式), i:install安裝,sudo:以超級管理員的許可權運行,do:運行,su:super user

2.安裝vim編輯器(vi編輯器的高級版本):

2.1通過secureFXP遠程連接linux,把vim文件夾拖拉上傳到/home/lktest目錄下面。

2.2執行安裝命令:sudo dpkg -i /home/lktest/vim/*;

安裝完就可以使用vim命令來打開文件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聚創吧 的精彩文章:

CIUX中國文創價值千億 上海站

TAG:聚創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