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2018年第五屆中國機器人峰會碩博成果展大眾投票開啟

2018年第五屆中國機器人峰會碩博成果展大眾投票開啟

為進一步拓寬碩博士生的學術視野,激發科研熱情,營造碩博士生教育創新氛圍,著力培養高層次拔尖創新人才,由北京立德融創智能機器人技術研究院、《機器人技術與應用》雜誌社承辦的第五屆中國機器人峰會特為全國高校、科研機構的碩博士生提供一個高起點、多領域的學術交流平台———全國碩博士生成果及創意展,現發起大眾投票,作為評定名次的依據之一。

請大家為喜歡的一個碩博成果投上寶貴的一票,投票截止日期為5月9號24點整。

1、北方工業大學---「北方毓秀」團隊

EOW綠色消毒機器人

「北方毓秀」團隊是一支由多名教授領銜指導,30餘名博士、碩士生及本科生組成的創新團隊。團隊先後成功研製了EOW綠色消毒機器人、大尺寸並聯臂3D印表機、雙工業機器人協同裝配平台、航天器蒙皮變形檢測平台等系列化的樣機和工業應用產品。擁有國家專利和軟體著作權20餘項,編著出版《機電產品創新應用開發技術》,形成了良好的原創成果知識產權支撐體系。先後榮獲全國大學生機器人大賽、中國工程機器人大賽等創新競賽獎勵40多項。團隊成員累計完成國家自然基金等各類科研項目30多項,建設有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北京市高等學校創新示範中心。

產品簡介:

EOW綠色消毒機器人融合了酸性氧化電位水(EOW)淋霧沉降的綠色消毒技術、萬向隨動緩衝減振裝置、機器人室內自主定位導航技術,適用於對傳染病隔離屋、病房等高危交叉感染區,以及教室、會議室、報告廳等人員密集場的定期消毒過程中,可實現WiFi控制、指定路線移動、自主避障移動三種移動模式。

2、南京中醫藥大學---數字經絡雲針灸機器人團隊

Acubots-數字經絡雲針灸機器人

基於傳統經絡腧穴學,引入混沌理論與分形幾何學,繪製數字經絡作為機器人自動取穴的理論基礎;研究進針速度與患者痛覺的定量關係,開發針灸機器人快速無痛進針的特色功能;建經穴-主治相關複雜網路,為利用人工智慧模擬中醫思維提供數學模型;同步設計互動式無線控制平台AcuCloud,賦予機器人科研和臨床的雙重角色;推動建立針刺定量研究和針灸精準治療的國際標準,以科技傳承中醫。

3、天津大學---大然科技團隊

變胞機器人

變胞機器人採用變胞原理,能夠根據環境變化及任務需求進行自我重組與重構,達到一機多能,可謂真正的變形金剛。它們集趣味性、實用性於一體,在教育娛樂、航空航天、地質勘探以及搶險救災等領域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變胞機器人能夠根據環境變化及任務需求進行自我重組與重構,達到一機多能,可謂真正的變形金剛。

4、 武漢科技大學---Ballbot機器人團隊

球上自平衡全向移動機器人

球上自平衡機器人是一種新型的全向移動機器人,其運動依靠三個互成120度夾角或四個90度夾角的全向輪與底下支撐球體摩擦產生驅動力,來控制自身的平衡、自旋以及全方位的移動。相比傳統的輪式、腿式、履帶式等驅動方式,由於球上自平衡機器人本身結構的特殊性,依靠支撐球體作為驅動體,因此更適合在空間受限的條件下進行運動,因而其在狹窄及障礙眾多的環境下可以發揮重要的作用。

5、 西北工業大學---基於全局室內定位的多移動機器人編隊平台

基於全局室內定位的多移動機器人編隊平台

多移動機器人編隊平台是一種基於新型全局室內定位技術、能夠為多移動機器人的自主成形、隊形保持、主動避障、隊形變換和目標跟蹤等提供測試、實驗、驗證平台。該成果可為多機協作、多機編隊、聯合察打、合作搬運、無線感測網等領域提供技術方案支持,並在教育、培訓、科研等機構具有一定的推廣與應用價值。

6、西北工業大學---集群機器人柔性自主成型方法

集群機器人柔性自主成型方法

集群機器人自主成型是指對於大量具有一定感知、計算和運動能力的機器人個體,通過個體之間的局部感知和交互協作,整個集群自主湧現出預期的複雜幾何構形,即:通過「軟編程」操控一群機器人柔性、自主、有序地完成任意目標構型圖案的個性化、柔性化定製。這種「一套粒子、多種構型」的新成型方法在教育、廣告、宣傳、娛樂等領域具有潛在應用價值。

7、燕山大學---足式消防機器人團隊

成果1

成果2

成果3

這三款機器人各具特點,在消防作業中可以協同作業,以充分發揮其各自的特點。其中,成果1的主要作用:代替消防隊員靠近或者進入易燃易爆、有毒、缺氧、濃煙等危險災害事故現場實施有效的滅火救援、化學檢測和火場偵察;成果2的主要作用:在事故外圍或短暫的靠近或進入事故現場執行消防任務中的運輸和補給任務;成果3的主要作用:在火災內外圍快速移動,協助成果1和成果2所述的機器人快速、高效的作業。

8、燕山大學---五自由度混聯機器人團隊

運動冗餘五自由度混聯機器人

具有兩條連續轉軸的五自由度混聯機器人

具有順次連續轉軸的五自由度混聯機器人

成果1:

該五自由度混聯機器人的動平台和中間連桿鎖定時,該機構屬於驅動冗餘並聯機構,當平台和中間連桿未鎖定時,該機構屬於運動冗餘並聯機構;與普通平面並聯機構相比,該機構的變胞性增加了機器人的可研究性及實用性,且有效降低了機器人的加工製造成本。

成果2:

並聯機構部分為三自由度的2R1T機構2RPU/UPR,串聯部分分別為單自由度的擺頭和單自由度移動平台,由於機器人所有轉動均存在連續轉軸,所以該機器人具有運動學模型簡單的特點。

成果3:

並聯機構部分為三自由度的2R1T機構2UPU/SP,串聯部分為具有兩個自由度的調姿頭,該混聯機器人具有結構緊湊,模塊化程度高、靈活性好、工作空間大的特點。

9、燕山大學---上下料機械手團隊

混聯構型衝壓上下料機械手

成果1

成果2

成果一:混聯構型衝壓上下料機械手,該機械手大臂基於雙平行四邊形並聯機構,採用布置在機架位置的直線驅動器驅動,沒有複雜的虎克角、球鉸、工藝性好、製造成本低、承載能力大、適應性強、剛度大。

成果二:混聯構型衝壓上下料機械手,基於2SPS+U和雙菱形並聯機構,P為驅動副,該機械手具有工作空間大、運動靈活、承載能力大、可調整能力強的優點。

10、中科院自動化所---外骨骼上肢康復機器人團隊

外骨骼式上肢康復機器人

針對中風等導致的肢體偏癱,設計了一款多自由度的外骨骼式上肢康復機器人系統,可以幫助患者完成複雜的上肢康復訓練運動。該機器人具有5個主動自由度和4個被動自由度,能同時為患者提供肩關節的外展/內收、伸展/屈曲、旋內/旋外,肘關節的伸展/屈曲以及腕關節的旋前/旋後運動。具有主被動訓練模式,自適應調節機器人的輔助控制,提高患者主動訓練的參與度,從而促進神經可塑性和運動功能的恢復。並結合虛擬現實技術,提高患者訓練的積極性。

11、中科院自動化所---力反饋上肢康復機器人團隊

力反饋上肢康復機器人

該成果用於輔助腦卒中等神經損傷患者康復訓練,具有結構優化、安全柔順、智能精準等特點,初步臨床實驗證明其康復效果優於傳統人工訓練。採用五連桿並聯結構設計,具有上肢平面運動和手腕旋轉三個自由度,用於訓練肩關節、肘關節、腕關節協同運動能力。基於力反饋技術,實現主被動康復訓練模式,並結合虛擬現實技術,提高患者訓練的積極性,結合自主研發的表面肌電信號採集設備,可以實現生理信息採集和生物信息反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機器人大講堂 的精彩文章:

麻省理工學院發布2018全球大學人工智慧排名
悅·科技 智·未來!2018香港春電展即將開幕

TAG:機器人大講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