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地球上的那點破事

地球上的那點破事

乾渴 | 黃土路 攝影

地球上的那點破事

地球人滿為患,科學家發現它越來越偏離原來的軌道了,想到它正帶著我們向著宇宙深處一個不為人知的地方飄去,也許有一天會墜毀,地球人都恐慌了。通過閉門磋商,聯合國安理會達成一項決議:將地球上多餘的東西運往太空銷毀。聯合國秘書長在決議上簽字,回想起閉門磋商的艱難,他忍不住悲慟,傷心的哭了起來:一些大國不願將他們擁有的世界上最沉重的東西,如核武器、航空母艦、巡邏艦、坦克、戰鬥機、遠程導彈等等運住太空,減負的任務不得不落在每個地球平民身上——從今天起,每個地球人除了吃穿,只能留下一個物件,其餘的都要運往太空。

彼時,夜已深了,我坐在窗前,窗外的城市燈光黯淡。經過運輸車連日的搬運,城市已變得空空蕩蕩。它們搬走了多餘的樓群,立交橋也被搬走了不少,小汽車和輪船已無蹤影了,樹已被砍光……我知道地球上許許多多的人跟我一樣,彼時正守著堆在身邊的物什徹夜不眠。大家為留下一件什麼東西絞盡了腦汁,因為很多東西都是值得留下的,一家人為此陷入了喋喋不休的爭吵。我的妻子彼時年事已高了,春天到來的時候,她總是陷在自己的睡眠里。她的睡眠質量出奇的好,微微的鼾聲穿過卧室的門板輕輕飄來,反而使夜晚顯得更加靜謐。而我們的兒子,他遠在他鄉,從事著一項神秘而有趣的工作。只有我還在盤點著身邊的物什,它們是我們幾十年生活的積攢:電視機、冰箱、洗衣機、空調機、一套組合傢具、電腦、幾個大書櫃……我幾乎記得每個物件的來歷,它們曾經多麼新鮮嶄亮,如今都變得黯淡了,它們串成了我平淡的人生:戀愛、結婚、生子、工作、寫作……我一一清點著它們;我從來也沒有想過我與它們也有著生離死別——在我以踉蹌的腳步步入中年的時候,它們就要離我而去了,去到遙遠的太空。

最令我痛心的是那數汗牛充棟般的書籍和數幾千張影碟了,它們是我從無數次的書店,和城市不同角落裡的很多音像店裡淘來的。它們是我活在這個人世里的快樂。撫摸著那不同的紙質,我覺得地球上所有的美好的歲月就要遠去了,心裡不免有些傷感。然而,就連艾菲爾鐵塔、金字塔和萬里長城也將消失在遙遠的太空,那麼,這堆無用的書籍和影碟又算得了什麼呢?

臨近黎明,大地震顫了一下。我想像不出這是地震還是某個地區的核彈在爆炸。全球「減負」已引起了一些地區衝突,一些城市也陷入失控之中。望著窗外,我想像不出將來人類的生活:打開家門,外面還有著燦爛的陽光嗎?原野上是不是還開著向日葵?大地上的鐘聲響起,空谷里是否還傳來遙遠的回聲?我想,這也許在這個星球上,最沉重倒不是那無用的物什了,而是人類沉重的肉身本身。這樣想著,不禁有些絕望。

我掏出一把手槍,我不記得自己是何時擁有這把手槍的了……但我掏槍的動作的嫻熟得令自己驚訝?難道很久以來我就醞釀著這個動作?槍口在微暗的空氣中劃開一條弧線,抵住了我的太陽穴。我知道,只要我勾響板機,明天早上,當天剛蒙蒙亮的時候,我將和滿屋的物什一起被運輸車拉走,通過宇宙飛船運往太空。我想像不出自己在太空漂游的樣子。我是否也會變成一顆星星?

那時,蔚藍的地球對我來說,已是一顆遙遠的星球了。

北京郊區的落日 | 黃土路 攝影

前往22世紀的西郊動物園

我的經紀人李見在排了10多年的隊後終於回來了,他向我描述動物園門票購買的艱難:買票的隊伍連起來可以繞地球兩匝,動物園的門票已賣到2115年,對此他已無能為力。聽到這一消息,我為自己在有生之年不能再走進動物園感到遺憾。這時,動物保護者協會卻給我送上了一張門票。他們稱,送這張門票,主要是向我在2001年寫的一個小說致敬,因為我在小說里寫到一群因吃野生動物而導致味覺失靈的人。我喜極而泣,急匆匆地收拾行李奔出家門。但動物園的守門人卻把我攔住了,因為在這張濃縮了上千種仿偽技術的門票上,赫然寫著的日期卻是在100年之後,即2110年。

等待似乎是漫長的,沒想到100年很快就過去了。100年里發生了太多的事情,廣大的農村消失了,一個個原先相距遙遠的城市連在了一起,成為一個偉大的城市。當無動力汽車無聲地穿過無盡的城市,行駛在A1500區西鄉塘大道上時,街道兩邊掠過的仿20世紀的建築使我感慨萬千。在令人景仰的22世紀,懷舊依然是都市人類生活的主題。

動物園的大門還是20世紀建成的那個大門,門的上方有一個長著長脖子的動物的雕塑,講解員向孩子們介紹說那是「前長頸鹿」,現在的長頸鹿的脖子已非常的短了,因為他們(在動物保護者協會的努力下,國際語言學會已於21世紀最後一年將動植物的「它」改成「他」,以示對動植物的尊敬,下同。)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樣伸長脖子就能吃到食物。

走進動物園,眼前建築宏偉,佔地面積最大的場館就是動物紀念館。館裡的一切使人黯然神傷。我按著時間順序,一一參觀了那些記錄著所有已消亡的動物的檔案。最令人震驚的記載是2006年的那起動物集體自殺事件。在那次動物反抗人類暴吃野生動物的集體自殺事件中,上萬種動物徹底地從地球上消失了,他們(註解同上)的消失,使地球上的動物園及動物園裡的場館變得變得空蕩蕩的,不少最後竟荒廢了。從那年開始,動物保護者開始為動物的地位四處奔走,他們奔走的結果是使近10種動物得以心甘情願地生存下來。

走出紀念館東門,一個模擬太陽掛在樹梢,使眼前山坡上的獸園顯得「春光」明媚。走入獸園我大吃一驚,獸園裡的老虎、獅子、野豹並不是關在籠子里,而是在短脖子的長頸鹿的帶領下,正悠閑地散著步。只見他們(註解同上)神態優雅,面帶微笑,並不時地向遊人點頭致意。原來,經過近百年的改良,老虎、獅子和野豹已由食肉動物進化為食草動物了,據講解員介紹,這也許是虎、獅、豹們得以繼續生存的原因。

我在獸園裡走走停停,細細地體會著獸人同居的美麗的境界,這時一陣鑼鼓的喧鬧聲打斷了我的思路。只見遊人們紛紛向鑼鼓聲響處奔去,原來虎、獅、豹的表演開始了。老虎表演的節目是踢足球,只見一聲哨響,20隻老虎圍著一個足球追逐奔跑起來。只有在老虎奔跑的時候,我們才隱約地看見老虎從前嘯居山林的雄姿。接著是獅子按摩,只見十餘只獅子一字排開,為十多個遊人按摩。獅子們一邊面帶媚笑給客人們按摩,一邊用探詢的目光不斷地詢問客人的感受,而被按摩的遊客們只顧著快樂哼哼,陶醉在一種難以言說的快感中。接下來的野豹開車卻使人感到失望,只見兩隻肥胖臃腫的野豹正悠閑地踩著自行車繞著山坡走著,一路走一路不斷地打著哈欠。野豹的哈欠傳染給了遊人,使人們在22世紀的一個下午顯得昏昏欲睡。

看過虎獅豹的表演,人們湧進蠅館。挾在擁擠的人群中,我被眼前的兩隻巨大的蒼蠅嚇了一跳。但走近一看,兩隻蒼蠅是經過無數塊玻璃的放大後才變成那麼大的。講解員介紹說,這是世界上的最後兩隻蒼蠅,它們正瀕臨滅絕。講解員動情的講解使許多人為之落淚。當講解員說到,這種美麗的昆蟲在20世紀竟然被人類稱為「四害」之一時,人們發出了不可思議的驚呼。現在,為了搶救這種瀕臨滅絕的物種,許許多多的昆蟲學家正夜以繼日地工作著,他們得出結論:要使這一物種存活下去,惟一辦法就是給蒼蠅喂以肉食,最好是人肉。然而,在人類已發展到素食的高度文明的時代,肉食已是人類最不道德的行為了,更何況用人肉餵養蒼蠅?因此科學家們的研究成果等於是一堆廢紙。

令人驚訝的是蠅館的外面就是模擬人館,裡面展覽著一群20世紀的模擬人。他們彎腰勞動,砍樹,拚命地追逐著,腳步快如閃電。四處里傳來大樹倒地的聲音。令人奇怪的是那些大樹倒地後,又沐浴著「陽光」拚命地生長著,原來那也是一些仿生的樹。而許多新世紀人帶著他們的克隆的孩子們悠閑地在館外散步,他們隔著玻璃,指著20世紀模擬人告訴孩子們說,這就是勞動。勞動成了22世紀人的最嚮往的休閑方式。

附錄:

1。從西郊動物園出來,已是22世紀的一個黃昏了,回到我生活的F332區,我先是到幻想商店買了一打陽光和半打清水,洗了個陽光清水浴。然而回到家裡,我還是感到身心疲憊。也許我年事太高,精力已大不如前,但在我有生之年,我願將這次22世紀之旅寫成文章,謹將它獻給國家自然科學學會,作為一份研究22世紀的文獻資料。

2。遺囑:我死後,我願將肉體捐獻給動物園蒼蠅館。願我的肉體,能為換救蒼蠅這一瀕臨滅絕的物種盡一份綿薄之力。

閑花野草 | 黃土路 攝影

逃跑的榕樹

這個城市的樹在冬天幾乎不落葉,除了小區旁邊幾棵長得奇怪的樹之外。每年春天,我期待著這幾棵落葉的樹發芽,開花,它的花是一片燦爛的紅霞。但今年,直到天氣轉熱,它依然是光禿禿的,沒有一點生氣。而旁邊的榕樹,當我的目光移向它時,不禁大吃一驚,它竟然不見了。

夏天的時候,我和六歲的兒子還曾在榕樹下遊玩。碩大的榕樹綠陰匝地,在草地上顯得多麼孤獨無朋。也許是它也上了年紀吧,給人的感覺總是有點蒼桑。近幾年,這個城市移植了許許多多這樣的樹,它們把城市裝扮得像一座森林,令生活在城裡的人們,感到越來越滿足和驕傲。那麼,這棵榕樹從何而來?我們是不得而知的了。在我胡思亂想的時候,兒子總是纏住我,讓我講我小時候的故事。我小時候是一個爬樹大王,曾爬上村邊數十米高的楓樹。站在楓樹的頂上,整個村莊就在我的腳底。看著村裡的人們在我的腳下忙忙碌碌,我感覺自己就像一隻棲息在藍天上的小鳥……我的故事激起了兒子的興趣,他嚷道,我也要爬樹,我也要爬樹。我惴惴不安,畢竟城裡的樹是不允許攀爬的,在城裡出生和長大的孩子,他們的童年堆滿玩具車,動畫片,卻不允許有爬樹和掏鳥窩的經歷。但看著旁邊的這棵枝葉茂盛的榕樹,我還是決定讓兒子嘗試一下。在我的目光的注視下,兒子手腳並用,終於爬到榕樹上分杈的地方,向我做了一個V的手勢。我為兒子感到驕傲,一個沒爬過樹的童年是多麼不幸啊,而我的兒子,他已站在樹上了。

發現那棵榕樹不見了,我急忙下樓,來到它原來站立的地方。沒有挖開過的泥坑,沒有砍伐過的痕迹,甚至沒有任何證據可以證明,這裡曾生活過一棵枝繁葉茂的榕樹。但我心裡明白,一定是夜裡,它在風中站得寂寞了,就拔腿從城裡悄悄地遛走。

那棵從山裡移植而來的榕樹,為什麼選擇在那些不為人知的時刻,從城裡悄悄逃走?看來這是一個無人知曉的秘密了。也許,它就像那些從鄉下進城的人們一樣,儘管過上了錦衣玉食、榮華富貴的生活,但骨子裡,濃濃的鄉愁卻揮之不去。或者它就像一輩子生活在鄉村,老了才被子女接進城裡來照顧子孫的鄉下老人,它們不習慣於來來往往的陌生人,不習慣於汽車的尾氣,不習慣鄰居家緊閉的門,總之它逃走了,在我們還做著美夢的時刻。

城裡還有其他樹和它結伴出逃嗎?它們是否還認得回家的路呢?它們會避開車來車往的大道,走在原野上一條不為人知的鄉路上嗎?如果遇到行人,它們是不是就往路邊一站,讓人們以為它們一直生活在那裡?它們行走的速度是多少?需要多長的時間,它們才能回到泉水淙淙、群鳥飛翔的故鄉,回到它的親人和愛人的目光里?

這時,我真有點想念那棵榕樹了,那個在原野的路上一路奔走的親戚。

這是潿洲島19時10分的海 | 黃土路 攝影

致所有成為碎片的記憶或者夢

所有的人都準備好了嗎?執導筒的女人環顧了一下四周。突然有個人說,稍等,他奔向旁邊的棚子,慢慢剃掉那曾令他引以為榮的小鬍子,出來的時候他的眼睛裡有著一點點的亮光,但他的眼睛隨即暗淡下去,因為在鏡子里,他看到自己微笑時露出地魚尾紋,還有那件純藍的牛仔服掩飾不住的挺出來的小肚子。他以為刮掉鬍子他就像一位詩人了,但現在所有的人看到他的新形象都笑了起來。

如果你不寫詩,你的身體可能會好一些。醫生把聚光燈從病人的臉上移去,然後安慰地說,這樣至少你的眼睛裡沒有這麼多的黑暗,還有憤怒。醫生是一個五十多歲的老男人,他有一張圓乎乎的紅潤的臉。你看我,他拉起詩人的手,無恥的摸了一下自己的臉。他說,關鍵還是要保養自己的心臟,不要讓它受到傷害和污染。現實生活中有那麼多令人憤怒的事情,你憤怒得過來嗎?現在即使聽到一個人貪污幾十個億,我一點都不會憤怒。如果你有一顆與世隔絕的心,你是會永遠年輕的。醫生自信地說。

可是護士還是偷偷地瞥了一眼詩人,她一眼認出那是十年前一次酒後開著摩托車送她回家的男孩。他用一隻腳撐地,盡量讓車傾斜,好讓她從摩托車后座下來。然後他看著她拎著一個廉價的仿革包一晃一晃地走進了樓前的黑暗裡。你沒事吧?他的聲音從明亮里追到黑暗。沒事呢,你放心,她在黑暗裡揚揚手,然後開始上樓。要是當年我說一聲我害怕,那現在會是什麼情況呢?護士托著自己腮坐在窗前痴痴地想,她目光望著的窗外的那棵樹,十年的時光里它長高了不少。

有時候我想,一個人年輕時候的夢想就像一隻八爪魚……修自行車的人沒頭沒腦地說。詩人剛在他的面前蹲下來,他的話就扯開了。你看過這樣的電影嗎?七八個學生,這個愛那個,那個愛另一個,還有一個被別人愛著竟然渾然不知的,你猜現在她怎麼樣?詩人還沒有回答,修自行車的人說,前幾天我就碰上她了,那時候我就想,以前我怎麼會喜歡上這樣的一個女孩呢,身上掛滿了金銀銅鐵,全身能閃光的地方都閃著光……哦,你等一下。修自行車的人抬起頭,看了一眼叫著他的中學生,然後放下盤在膝蓋上的一個車輪,去旁邊的那棵樹下推出一個自行車,讓那個中學生試那輛自行車。詩人轉過臉去,看到一個容光煥發地從醫院裡走出來,從他面前走過的女人。詩人從她回過來的臉上,看到了眼睛裡的一點點的亮光。這是青春期的迴光返照嗎?詩人心裡想。其實他早就認出了是那個護士。

這裡停,那個手執導筒的女人現在正坐在屏幕前,對旁邊一個染了頭髮的男孩說,這段全剪掉。剪掉?男生不解。你幹嗎不讓那個修車人不停地說下去?我覺得他說得挺好的。女人說,他是說得挺好的。青春就像那他所說的,是一輛自行車,拆散了重裝回去,就不可能會完好如初,可是這道理誰都懂。男生說,我喜歡他說的,一個人年輕時候的夢想就像一隻八爪魚,但現實卻讓它的爪子一個個地碰掉,最後只剩下兩條腿。女人說,我先接個電話。

他鬍子拉渣,在電話里還有一股酒氣。他說,導演,因為拍這部電影,我寫了平生的第一首詩,我可以念給你聽嗎?女人說,念。男人說:青春就像你手裡的那把牌,越打越少。女人說:少說帶這種感慨的,挑最重要的那句念。男人呆愣了一下,說,哦,那就沒有了。再見。

一個和八個 | 黃土路工作室

這是一部電影的名字。其實與這部電影又是無關的。它只是一個人的狀態:生活,讀書,思考,寫作,攝影。有時候也是一種行動,比如寫作教育,圖書與雜誌編輯出版,影視策劃。更多的時候,它是他和他的朋友們,關於文學、攝影、電影的關聯……

聯繫:

黃土路,著有小說集《醉客旅館》,散文集《誰都不出聲》《翻出來晒晒》及詩集《慢了零點一秒的春天》等。現供職《南方文學》雜誌,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關聯公眾號

將進酒 |飲者的故事

凹地|感知生命里看不見的幽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個和八個 的精彩文章:

讓馬拉一會 兒,讓馬拉一會 兒,或奇蹟發明家

TAG:一個和八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