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寶寶積食?先認清這5個問題再看!

寶寶積食?先認清這5個問題再看!

點擊下方白色按鈕收聽

音樂/美好事物

美好事物

 美好事物

房東的貓 

00:00/03:18

作者: DrG科學育兒

ID:imingbailema

睡不好,積食

厭食,積食

肚子疼,積食

發熱,積食

舌苔厚,積食

口臭,積食

咳嗽,積食

噁心、嘔吐,積食

便秘,積食

……

幾乎沒有寶寶的疾病是不能用「積食」來解釋的,積食真的有那麼強大嗎? 下面歡迎我們漂亮的美女醫師@林萍萍 來給大家講講是不是真有那麼多【積食】

積食是什麼概念?

我翻遍了西醫書籍,沒有找到相似的說法。中醫的定義也是含糊的。

大意就是孩子吃多了東西,超過了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的最大限度,導致脾胃功能減弱,引起孩子各種問題。

因為受限於時代科學技術水平,古人對疾病沒有正確認識,有限的認知造成錯誤的認識,人們根據自己的猜測,以為脾和胃是相鄰的,所以脾是輔助消化的,也就有了「健脾健胃」這一說。

但其實脾臟只有造血和免疫功能,所以認為寶寶「脾胃虛弱」這種理論完全是古人臆想出來的概念,並揣度出「積食」這麼一個病症,然後將沒有能力解釋的咳嗽、發熱、便秘、口臭等都歸因於這個病症。

我們進入21世紀了,現在提倡科學育兒,別再沉溺於陳舊的理念啦。

01

積食VS咳嗽

脾虛生痰,鬱熱煉液為痰?

您可能因果關係搞錯了。

在經濟衛生條件較好的地區,咳嗽多數是病毒感染引起,病毒感染也會導致食慾暫時下降,但絕大多數病毒感染具有自限性。

此時我們最主要的是照顧好寶寶,改善他生病過程中不適,多數不需太多藥物干預,等待疾病自然康復即可,恢復後寶寶胃口也會隨著改善。

處理:在咳嗽期間寶寶已經很難受,我們保證寶寶基本熱量攝入即可,難以達到營養均衡全面,就不要折騰寶寶「消食」、「化食」啦。

02

積食VS發熱

吃的食物都停滯在中焦,積滯時間長了就會化熱,熱蒸於內,孩子體溫就上去了?

這道理看似符合能量守恆定律,但是人體是個很精細的系統,體溫由下丘腦控制和維持平衡。

正常狀態下,下丘腦設立體溫調定點,多數是36-37℃,並指揮肌肉和肝臟的代謝活動進行產熱,以及皮膚血管、出汗和肺部呼吸進行散熱調節體溫平衡。

發熱常常是寶寶受到感染第一指示事件,感染後引起機體炎症反應,內源致熱細胞因子進入血液並被運送到下丘腦前部,在那裡它們誘導前列腺素合成突然增加,特別是前列腺素E2。

前列腺素E2提高了下丘腦體溫的設定點,因此產熱增多,散熱減少,體溫就升高了。

發熱是人體自我防禦反應之一,適度體溫升高有助於機體清除病原體。所以積食與發熱並無本質上聯繫。「消食」、「化食」及「調理脾胃」對退熱沒有多大幫助。

03

積食VS便秘

寶寶積食消化不良容易便秘?事實沒有想像的這麼簡單。

便秘診斷比較複雜,治療也因病而異,所以,不能單純通過「消食」來解決。

除了少見器質性原因,多數寶寶便秘是功能性原因引起的,我們叫做「功能性便秘」。

嬰兒和兒童容易發生功能性便秘的三個階段:

1、飲食引入固體食物後

2、如廁訓練

3、入學

這3個階段需要家長細心照料和正確引導。

如果問題沒有及時解決,大便在直腸中積累並變硬,導致排便疼痛,寶寶由於疼痛而拒絕排便時,大便更容易在直腸中積累並變硬,導致惡性循環,是慢性便秘的一大誘因。

處理:

對於出生不久就便秘的嬰兒,應仔細評估可能的器質性原因,包括先天性巨結腸症、肛門直腸異常等;而配方奶餵養發生便秘的寶寶還需考慮是否存在牛奶蛋白過敏。

對於開始吃輔食的嬰兒如果發生排便困難,家長應該給予適當水分攝入,並可以給寶寶吃一份富含山梨糖醇的果泥,比如桃泥、西梅泥、梨子泥;如果直腸內有非常硬的糞便,偶爾可以使用開塞露,但應避免長期使用。

對於如廁訓練中發生便秘的寶寶,需暫時停止廁所訓練。等待兩到三個月再重新開始如廁訓練。

孩子在飯後更有可能發生排便,特別是早餐後,這時可以鼓勵寶寶在坐便器上坐大約10分鐘,每天一次或兩次;或者一旦覺得寶寶有排便的意願,儘可能鼓勵寶寶坐在馬桶上,並且試圖給予積極的鼓勵,無論孩子是否成功,避免懲罰或強迫寶寶。

入學後,有些寶寶有些不願意在學校使用公共廁所,因為它不熟悉或者太「公開」,寶寶會抑制自己排便意願。

父母定期詢問孩子的排便情況。家長應該詢問是否寶寶覺得使用學校公共廁所有尷尬寶寶排便的時間可以安排在早餐後在家裡進行。

另外學校活動量大,消耗水分多,補充水分和膳食纖維對於緩解便秘也是有所幫助的。

04

積食VS腹瀉

很多家長認為腹瀉與積食也有關,有時給寶寶吃的葯也是「通肚子」的,這往往讓疾病雪上加霜。

腹瀉主要原理是腸腔內存在過量的液體,這是由於分泌到腸腔中的液體增加,或者腸道吸收水分減少。

急性腹瀉多見於感染、腸腔內有不可吸收物質(如吃了比較多含有山梨糖醇食物、乳糖不耐受等)、腸蠕動過快導致液體吸收時間縮短;慢性腹瀉多見於感染、過敏性腸病、炎症性腸病。

腹瀉是人體的自我保護反應,目的是為了把腸道內病原體、有害物質等沖刷出去,排出後,腸道黏膜會自我修復,腹瀉自然就好了。

但腹瀉不能靠額外藥物來「通肚子」來促進恢復,這樣做可能對寶寶腸道黏膜損害更大,並且更容易造成脫水和電解質進一步流失。

05

積食VS夜驚

《素問·逆調論》中說:「胃不和則卧不安」。我非常同意這個觀點。大人腸胃不適也睡眠不好,而寶寶腸胃不舒服也容易頻繁夜醒。

但是頻繁夜醒需要考慮的因素很多:

是不是睡眠環境不好,如蓋得太多太熱、氣溫過低、空氣過於潮濕或乾燥、衣物粗糙刺激、皮膚濕疹不適等,年齡大一點的孩子還可能因為白天玩得太興奮導致夜間做夢。

另外還需考慮一點常見的因素——腸痙攣。

腸痙攣通常發生在晚上6點至半夜12點之間,常常安撫無法奏效。

腸痙攣可能只是寶寶對刺激異常敏感,比如母乳的媽媽喝很多奶製品、喂得過飽、餵養姿勢不當吸入過多空氣;或者是寶寶難以「自控」,寶寶抑制神經元還沒發育成熟,有時情緒爆發,他往往不能調節自己神經系統。

隨著身體發育成熟這種腸痙攣的現象,會逐漸改善。

對於母乳餵養的孩子,腸痙攣有時是寶寶對媽媽所吃的某種事物過於敏感,對於配方奶餵養的寶寶,長期無法緩解的腸痙攣則需要排除是否牛奶蛋白過敏。

所以,寶寶有任何不適,找對原因最重要,不要什麼都往積食上去想,而忽略了疾病本身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寶寶 的精彩文章:

寶寶輔食要不要加鹽,這三點或許能解答你的疑問
巨蟹寶寶們4月9日運勢來咯!

TAG:寶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