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無用的古詩詞

無用的古詩詞

最近一直在讀葉嘉瑩老師的《北宋名家詞選講》,年少時的某種悸動忽然又湧上心頭,當然與戀愛無關。或許曾經不理解這樣的心情,現在在葉嘉瑩老師的講解下,或又因為隨著年齡增長心境的變化,開始明白了喜歡古詩詞的初衷。

「老師,這古典詩詞我們聽著也覺得很好,可是學了它到底有什麼用處啊?」他們認為學什麼經濟呀,貿易呀,電腦呀,外語呀,都有用處,只有這古詩詞最沒有用處。我當時講了一個用處,我說學古典詩詞可以使你的人心不死。

辛棄疾說,「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鳥山花好弟兄」。人不僅對人要有愛心,對物也要有愛心,這樣宇宙之間就充滿了祥和之氣,你就有了一顆活潑的、銳敏的、善感的心靈。古人說「哀莫大於心死,而身死次之」,使人心不死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但是現在我還要講我個人所體會到的另外一個作用,那就是當你看到古人在詩詞中所流露出來的修養、性情、胸襟、懷抱時,當你看到他們在憂患苦難之中怎樣生活過來時,這些也都會對你有所幫助,使你在憂患苦難之中也能夠生活過來。

歐陽修一生中屢次遭到貶謫,最早是在慶曆變法的時候,後來為了濮議又受到攻擊。而且攻擊的人對他的私人生活造謠,說了些很不堪的話。面對這樣的侮辱和打擊你將何以自處?不同的人處理方法不同。歐陽修的處理方法是保持一種遣玩的意興。如果說,晏殊是用他的反省、他的節制,用他理性的思索從憂患苦難中掙扎出來,那麼歐陽修就是通過一種排遣與觀賞的態度使自己從憂患中掙扎出來。

對此,葉嘉瑩老師給出了很好的回答。

高中的時候,學習很差,壓力特別大的時候試過抄《心經》,「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這樣的句子抄過無數遍,也背過很多次,不過於我並無多少用處。倒是有一天,無意中發現抄王維的詩十分靜心。

無論是…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或者…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這樣的句子似乎才真正把把禪意從自然景物中發散出來,我此刻才明白為什麼抄《心經》無法使我靜心,因為那抽象的經文實非我所能領悟其妙處的。

而王維被稱「詩佛」,他的詩也好,畫也好,總是有一種禪意在裡頭。

蘇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我便想到,我豈是在抄詩讀詩,我也難道不是隨著詩人一同在幽篁在松間嗎?

彼時也曾迷戀過某些詩詞賞析一類的暢銷書作者,但也許只能算詩詞美文。像白落梅、安意如等,常常喜歡寫納蘭容若、倉央嘉措、李煜、晏小山,寫他們如何如何多情,世事如何如何無常,遣詞造句極盡華麗燦爛,情感渲染也是要多矯情有多矯情。

可惜,只是披了一件古詩詞外衣賣情懷,所謂暢銷,大多矯情,所以說人只要臉皮足夠厚,哪裡愁賺不到錢呢?

所幸後來讀了一本某教授(實在忘記名字了)講解《古詩十九首》的,講得真好,很客觀,也很有感情。對比前面提到的作家,高下立判,這就是內行與外行的區別。外行永遠只能看到一層華麗的皮,對外便誇耀這皮相多好。但皮相容易,整容都大同小異,可風骨卻素來難得。

最近因為節目《經典詠流傳》火了一首小詩:

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

袁枚的這首小詩,淺顯易懂,簡潔明了,既沒有華麗的辭藻,也沒有哀婉動人的愛情。

作者顯然是善感之人,能以細膩的心思感知身邊微小的生命,這種感情如此純真動人,以至於我一筆一划在本子上寫下來的時候,失意的情緒也不由一分分消減,內心的彷徨又重新化作堅定。

白天照不到太陽的青苔,照樣散發著自己的青春,儘管苔花開放時像米粒一樣小,也學著牡丹一樣盡情綻放自己。可是牡丹有人精心栽培,青苔卻從不被人注意。

我不禁想到,世間很多人都是平凡的青苔,或許被踐踏,或許被無視,卻依然有自己的風采。

袁枚的另一首《詠苔》我也很喜歡:

各有心情在,隨渠愛暖涼。

青苔問紅葉,何物是斜陽。

讀來不禁覺得這幽暗處的青苔,也多了幾分可愛。

很慶幸自己能夠愛上這些詩詞,雖然我確實背不了唐詩三百首,也背不了多少宋詞,但那又有什麼關係?

也許過不了多久,我還會忘記葉嘉瑩老師這本我花了十幾個小時才看完的《北宋名詞講選》,但那又有什麼關係?

每當我感到生活的疲憊,感到人生之不幸之苦惱,或許也會想起晏殊的剋制,歐陽修的遣懷,蘇東坡的通古而觀今,以及角落裡自在芳華的數點苔花。

我會覺得生活依然有其可愛之處。

GIF

我的書會看貓哦 (= ̄ω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東狸 的精彩文章:

TAG:東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