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寧光:應對中國糖尿病挑戰的戰略性思考

寧光:應對中國糖尿病挑戰的戰略性思考

在2018年5月5日召開的北大糖尿病論壇上,來自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瑞金醫院的寧光教授發表了題為「應對中國糖尿病挑戰的戰略性思考」的演講。

寧光院士

首先,寧光院士指出中國成人糖尿病逐年增加,形勢嚴峻。中國成人心血管健康狀態堪憂,達標率僅有13.5%.生活方式改變、老齡化和肥胖是中國糖尿病流行的三大主因。他介紹了「複雜疾病分段化」的糖尿病防治策略:全程分段管理。包括上游:病因中游:危險因素 下游:治療心血管疾病。以及「複雜疾病簡單化」的糖尿病研究策略:胰島素抵抗和分泌為核心的血糖穩態調控網路。胰島β細胞功能缺陷和靶器官胰島素抵抗雙重缺陷互為因果。

其次,寧光院士列舉了如「複雜疾病簡單化」的肥胖研究策略:極端表型策略隊列-基因-功能證實三步法。中國青少年極端肥胖隊列GOCY隊列,此隊列外顯子測序發現NPC1基因失活突變與肥胖相關,揭示IRX3低頻失活變異增加人類肥胖風險,GOCY隊列測序LGR4變異增加肥胖風險2.33倍,白色脂肪致肥胖,棕色脂肪減重,白色脂肪棕色化為減重新方向。中國健康成人棕色脂肪出現率為2.7%,棕色脂肪含量與人體脂肪面積、糖脂水平呈負相關。在嗜鉻細胞瘤成人內臟脂肪出現「白色脂肪棕色化」。脂肪和肝臟是糖尿病發病機制研究的重要靶器官,NAFLD是新發糖尿病的重要危險因素 轉錄因子-輔因子調控網路 在肝臟脂肪沉積和纖維化中的作用。肝臟微環境學說--NAFLD進展之肝臟纖維化的重要病理生理環節:幹細胞-肝星狀細胞-細胞外基質對話。他指出胰島β細胞功能在2型糖尿病病生中作用重要,GWAS薈萃結果證實:2型糖尿病發生相關基因主要與胰島β細胞功能相關。並對「nTORC1/2調控環路」在功能性β細胞容量維持中起重要作用的展望。代謝性疾病的「腸道起源」的研究策略。「腸道-下丘腦-胰腺」調節環路新概念,探討2型糖尿病和肥胖等代謝性疾病新治療方法,腸道菌群BT、AKK菌調節代謝產物從而參與肥胖形成。

寧光院士介紹了糖尿病防治策略:全程管理的組織者。需要疾病基礎數據採集-代謝疾病臨床診治研究-代謝疾病適宜技術試驗區-全國地區尤農村地區推廣-卓越複合型代謝疾病人才。他介紹了國家標準化代謝性疾病管理中心,是將智慧醫療與創新技術相結合,創新慢病管理模式,實現院內全程高效診療院外患者全方位管理。代謝中心愿景:實現大數據下的糖尿病的智慧醫療。

最後寧光院士倡議:代謝解析計劃(MAP):利用多組學及分子生物學方法從細胞到組織器官到整個生命體,縱向串聯和橫向並聯全景解析代謝活動,此生命基本活動,從而更清晰理解代謝在生命中的最基本作用,並尋求疾病防治之策。例如線粒體:細胞和生物體能量代謝最重要的細胞器。他指出在糖尿病防治和研究路上,欣慰的是,有你的陪伴,我的同事,中國內分泌代謝學界的各位同仁。

本站記者來自現場報道,轉載請註明出處。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還不錯,轉發分享給你的小夥伴兒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糖尿病 的精彩文章:

糖尿病檢測方法一覽
世界上最甜的四種水果,中國全部有產,但也是糖尿病患者的天敵!

TAG:糖尿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