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仡佬族婦女烹制油茶為男人醒腦提神,嫁妝是百年老糧囤!

仡佬族婦女烹制油茶為男人醒腦提神,嫁妝是百年老糧囤!

仡家人喜食油茶,飲油茶是仡佬民族傳統的飲食習俗,同時也是仡佬族「三幺台」飲食文化的組成部分。「幺台」,其意乃「結束」的意思。男人們下地幹活,或者參加完祭祀活動,到了吃飯時間,第一個端上來的,就是一碗香噴噴的油茶。三幺台中的第一台茶席,主食即為油茶,以喝茶為主,並伴以果品糕點等佐食飲用,這是民族上千年來一直傳承的飲食文化。圖為重慶市武隆縣山區的仡佬族婦女在烹制油茶,加入了土雞蛋,令人胃口大開。

上千年前,仡佬先民們開荒辟草求生存,常忍飢挨餓,飢餓難忍之下採下茶尖在口中嚼細咽下,不僅無毒,並具有先苦、後甜、再香的滋味兒,而且尚能暫時充饑。隨著時代的推移,仡佬人逐步將這種野生茶變為家茶,將生食茶變為熟食茶,將泡茶變為油茶,並稱「仡佬油茶」。圖為仡佬族婦女站在他的嫁妝前,她介紹,陪嫁最重要的就是糧囤,寓意嫁過去就帶過去五穀豐登。這是她媽媽傳給她的,至於傳了多少代,她也搞不清。

圖為仡佬族婦女先熬制好湯,茶膏在缸子里放著備用。熬制茶羹時,首先將豬油放在鐵鍋內熱到100度,放入茶葉急速炒至焦黃,立即倒入適量的開水燜煮半小時左右,再用芳香味的木瓢背反覆使勁揉磨、攪壓、揉擠,將茶葉搗爛如泥成羹狀,鏟起來盛在碗里。在這道程序中,要使茶葉回潤,然後再放入鍋里炒,炒時將特別要把握好茶葉與油的火候是關鍵。熬制茶羹的油用臘豬油,松制木瓢,因松質木瓢中有松油,松脂也滲入茶里,效果更佳。

圖為仡佬族婦女把茶膏放入湯中。用豬油或菜油,將熬制好的茶姜放入鍋里回炒數秒鐘,然後根據茶羹的多少,酌量放開水或冷水煮沸,並按其需要適度加鹽,香蔥、椒面、芝麻一類佐料後即可食用。講究一點的人家或招待客人還伴入雞蛋、油渣、炒豆、板粟、核桃、花生米等,其味更香醇。茶羹除做油茶外,另在一些食品內拌入適量的茶羹,味道也格外鮮美,地域里常見的有油茶麵、油茶粉、油茶湯圓、油茶稀飯等等。

男人們去祭樹去了,仡佬族婦女在廚房裡忙上忙下,做著美味的菜肴。油茶是其中必不可少的,男人們回來的第一件事,就是喝油茶。

仡佬族婦女在烹制好的油茶上面,撒上芫荽調味。

一大盆油茶做好了,仡佬族婦女在油茶上創造性的撒上了商店裡買的、塑料袋包裝好的脆豌豆,喝起來濃香可口,豌豆脆香。油茶不僅味美,且風味獨特,同時有著提神醒腦、健身的功效,因其綠茶經過高溫油煎、搓揉、煮沸,能充分分解或化合綠茶與油的成分,使有益健康的維生素得以充分消化利用,常喝油茶的人,只要適當調配濃度,喝後頓感清爽怡神,渾身有力,故又稱油茶為「幹勁湯」或「醒腦湯」。

各種菜肴做好了,都放在爐子上保溫。仡佬族婦女很著急,跑出去看看,丈夫回來沒有。在清末民初鴉片肆行時,人們為了戒除鴉片、解除毒癮,煙民以熬得濃濃的油茶來戒煙,頗為有效。油茶除提神醒腦和健身的功效外,還有防便秘和消化不良的作用,並具充饑和解渴的實用價值,以及在節慶款待親友和日常迎接貴客的社會價值。

男人們祭樹回來了,婦女們趕緊端出去熱氣騰騰的油茶,男人們邊喝邊聊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西楚朗雨 的精彩文章:

母親街頭舉牌「代孕救女」只得15元,失聲痛哭……
農民變市民:43歲奶奶每天帶孫子回廢墟中老家,尋找過去的記憶

TAG:西楚朗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