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解開DNA之結: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化工學家們找到了解開 DNA 分子扭結的小竅門

解開DNA之結: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化工學家們找到了解開 DNA 分子扭結的小竅門

生活常識告訴我們,一切足夠長且細的東西往往都有自我打結的「衝動」。DNA 作為自然界經典的多聚長鏈分子顯然也不例外。如今,藉助特別的 DNA 分子伸展技術以及對 DNA 扭結進行成像觀察,麻省理工學院(MIT)的研究者們首次發現了一種生物機制,能決定 DNA 扭結在核酸鏈上的移動或靜止狀態。

主要研究者、MIT 化工專業教授 Patrick Doyle 表示:「高分子物理學家們曾推測這些扭結可以固定住,卻並沒有足夠好的模型系統來驗證這一點。而這一次,我們證明了同一個 DNA 分子上的扭結可以從靜止轉變為移動狀態。一旦你改變環境,扭結就停下來;同理也可以讓靜止的扭結重新動起來。」

這一發現提供了解開 DNA 扭結的希望,不僅可以幫助研究者們提高某些基因測序技術的精確性,還能促進 DNA 扭結的形成,減慢 DNA 分子通過測序系統時的速度,從而提升測序技術的能力。

移動中的「繩結」

多年來 Doyle 與其學生一直致力於高分子扭結的物理學研究。而擁有較大分子量的 DNA 在顯微鏡下相對容易觀察,再加上其本來就很容易「打結」的特性,自然成了完美的研究對象之一。

「我們有一種辦法讓 DNA 縮成一個『小球』,之後將其拉伸開,便會形成許多大結,」Klotz 說道,「就像把耳機線塞進口袋裡再扯出來,上面保證打滿了結。」

「繩結」形成後,研究者們利用自行設計的特殊微流體系統對其展開研究。T 形的液體通在分叉兩端加上了不同方向的電場,因此處於交叉口的的 DNA 被均勻的力量拉向「T」形兩臂,使其停留在原地。

圖丨在 DNA 分子長鏈末端的扭結被拉向盡頭並解開

MIT 團隊發現,改變電場強度可以操作被電場「釘住」的 DNA 分子上的扭結:當電場較弱時,扭結會沿著核酸鏈向末段移動,最後被拉開。

「當拉力並不強時,這些扭結看似在隨機運動;但如果你觀察得足夠久,就會發現它們是在向分子近端處移動。」Klotz 說道。

而當電場更強時,DNA 被迫完全伸展開來,這些扭結便僵在原地。這一現象好比生活中打結的串珠項鏈,而當項鏈放鬆時,上面的結可以隨意移動;而當它被緊緊拉住時,結上的串珠擠在一起,鏈結只能動彈不得。

Klotz 向人們解釋:「當你拉緊 DNA 分子時,核苷酸鏈間的距離縮小,因此增大了摩擦力,其作用蓋過了電場對 DNA 長鏈的拉力。」

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的化學系教授 Dmitrii Makarov 表示:「這是一項優雅的實驗論證,證明了 DNA 扭結就像日常中宏觀的繩結一樣能在張力下被固定。此實驗也為分子水平的摩擦力提供了重要啟發,因為我們至今仍對該現象缺乏足夠了解。」

「解結還需繫結人」

DNA 扭結同樣存在於活細胞中,而細胞也自帶特異性的拓撲酶專治這種打結。該 MIT 團隊由此提出了一種消除胞外 DNA 扭結的簡易方法,對 DNA 分子施加電場,直至扭結自行移至長鏈端頭被解開。

一種名為納米通道圖譜(nanochannel mapping)的 DNA 測序也許能從中受益。該測序技術需要將 DNA 沿著狹窄的管道伸展以測量兩段序列間的距離,可以顯示大規模的基因組改變,如基因拷貝重複、染色體間基因移位等等,然而 DNA 扭結影響了數據的準確性。

另一種 DNA 測序方法——納米孔測序(nanopore sequencing)則更偏愛 DNA 上的「繩結」,因為這可以減慢 DNA 通過測序儀時的速度,反而提高了測序信息的準確性。

當然,這一方法也能應用到其他類型高分子的「解結」中,比如塑料高分子,因為扭結會顯著降低材料強度。

現在研究團隊正在探究與扭結相關的其他現象,包括如何解開更加複雜的打結,以及同一分子中兩個結之間的相互作用等。也許等到研究對象足夠複雜時,我們就有希望去對付那些讓人崩潰的耳機線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DeepTech深科技 的精彩文章:

中國腦計劃重大進展:首度解碼人腦「中央處理器」,腦細胞圖譜領先美國
2億美元被鎖死在區塊鏈中?以太坊智能合約被爆有巨大漏洞,新技術落地恐怕要「遲到」

TAG:DeepTech深科技 |